極速降溫!今年樓市讓人眼花繚亂,專家大膽暴露下半年房價

2019-07-21     窺影視點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進入2019年第7個月了。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剛剛過去的這幾個月並不平靜,從年初返鄉置業的降溫到部分城市出現房企重新拿地的熱情,從龍頭房企打折促銷到樓市「小陽春」的爭議,樓市微妙的變化不僅觸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也不禁讓樓市的看客們眼花繚亂起來。但筆者認為,個別城市或者個別樓盤的表現難以代表目前整體的樓市行情,最終影響市場變動和房價預期的因素還是政策的變化。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政策會出現變化嗎?房價是繼續下行還是有所回暖呢?

總結2018年的房地產行業,可以用"急速降溫"四字形容,特別是二手房市場在經歷多次降價,尤其是二手房業主為了及早成交,大幅調低價格,中介為了成交也只能敦促業主主動調價,但購房者依然不準備買單,,買賣雙方進入博弈狀態。最近,安居客掛牌的房源逐月增多,實際成交卻大減,是不是也在預兆樓市的危機呢?

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表示,我們既不願看到房價過快上漲,也不願意看到樓市一蹶不振,毫無生氣。由於各地房地產市場差異較大,在一城一策的調控基礎上,應更加重視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努力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加大住房供給,平衡長期存在的供需矛盾,這一直都是引起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加大供給,不僅僅包括商品房市場,也包括住房租賃市場的供給,供給充足了,房價也會逐步平穩。

高房價的弊端正在日益突出,房地產短暫繁榮不是長久之計,雖然過去證明了它對中國經濟有巨大的拉動作用,但是更多的論據指向房地產一家獨大發展帶來的弊端更加嚴重,它踐踏了剛需購房者的切身利益,吸食了實體經濟,擠壓了消費,更滋生了大量投機炒作思想,這種犧牲大體成全「小我」的做法不值得鼓勵,更算不上是好的發展模式。因為最後賺錢獲利的都是投資客、開發商、房產中介和銀行等金融部門,真正創造價值輸出勞動的實體在苟延殘喘,利潤微薄,搖搖欲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OyLFWwBmyVoG_1ZAc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