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一定要專業對口才好嗎?太多學生家長忽視這幾點

2019-09-05     升學無憂

這段時間在頭條或者其它平台上收到最多的私信和評論就是:「高考填志願的這段時間,父母一直給我計劃著將來好找工作的專業,不顧我是否感興趣,難道找工作就一定得專業對口嗎?」諸如此類。

找工作一定得專業對口嗎?不對口的專業就真沒法在工作裡面發揮價值嗎?什麼又是好找工作的專業?這都是問題。

在大部分實際工作里,大學的專業知識,只占工作的20%。我問過一些工作好幾年的同事,在他們眼裡,工作後,專業知識能夠用到多少?他們給到我的回答是——不到20%。

其實大部分情況,所謂的專業對口,不過是我們自己陷入了思維困局。

在這個困局裡,我們以為付出了多少年的精力,但實際的學習成本只不過是數百天罷了,甚至更少。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人,雖然是跨界轉行,但其實非常優秀。 比如營銷大師小馬宋,原來是燒鍋爐的,後來搞營銷照樣不差。 黎萬強以前是搞設計的,後來轉去小米做營銷,還是做得風生水起。 為什麼那些厲害的人,往往跨界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究其本質,我認為這並不是專業知識的原因,而是思維方式造成的。

發現自己這個專業似乎不太行的時候,有的人選擇堅守,讓自己麻木,假裝看不到未來擇業時的痛苦;有的人早早想清楚,提前學習新的知識,為未來擇業做準備。

我們並不討論誰好誰壞,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你認為大學幾年,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你的專業知識嗎?或者只不過是混過去了而已?如果是後者,我們所謂的專業對口,不過是不敢改變的藉口。

沒錯。在應屆生招聘的時候,企業一般都會強調專業。但是如果一個人他不是這個專業,但是卻具備了比這個專業大部分人更強的素質能力,你認為企業可能會把他拒之門外嗎?

顯然不會。

企業招聘的時候,專業門檻不過是保證這個候選人的最低水準,如果其他專業的人能夠超越這個水準,企業一樣會一視同仁。

如果只是看專業能力,企業完全可以依靠成績來選人,按照專業成績的三六九等來劃分候選人的職級,事實上,除了少部分崗位,很少有企業會這樣干。

因為對於應屆生而言,企業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態度和潛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公司211藝術設計畢業的實習生做編輯,文采不要太好,各種妙筆生花; 學生物工程的同事也在公司當程式設計師,沒想到比專業科班出身的還厲害。

為什麼可以做到如此輕鬆的跨界?歸根到底,也就幾點。

1、你的核心競爭力,是與生俱來的可塑性

有聽一位前輩講過:大學裡最核心的能力,不是我們的專業知識,而是強大的可塑造性。

在考試前夕,你狼狽地熬夜複習,一天就能啃下一本幾百頁的書;為了做畢業設計,你一下子學會以前覺得複雜無比的軟體;

瞧見沒,只要你想,你隨時可以快速掌握一門專業知識,這是你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學習能力。有了這一項能力,不會可以學,不會做可以請教別人,遵循刻意練習的準則,你很快就可以把專業能力進行複製。

2、不要過分在意「投入」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專業對口,因為害怕幾年的專業失去用武用處,這就是典型的過分在意自己已經有過的投入和消耗。

而實際上,如果你真的對專業不怎麼感興趣,甚至不想從事本行的工作,如果又選擇堅持,恰恰就掉進了這個坑裡。

事實上,及時止損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3、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提到那些成功跨界,並且在新的領域風生水起的人,想起一句話:很多人努力的程度,還遠達不到拼天賦的時候。

我們遠遠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也高估了自己的專業度。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不是需要長時間技術積累,一個智商正常的人,培訓半年也能夠入門了。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工作幾年,不過是把一年的經驗用了好幾年,甚至趕不上這些培訓了半年的轉行者。也就是說:抱怨自己天賦或者智商不如別人的時候,別人碾壓自己的,完全不是智商和天賦。

所以,為什麼要把自己局限專業對口裡?如果你不是那麼熱愛自己的專業,請給自己一點機會去嘗試。

我們總是被自己過去的經歷、眼界、知識所綁架,在嘗試前就先否定自己,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

不斷去嘗試,然後去接近心目中的那個自己,專業不對口,那又怎麼樣? 60%以上的人,第一份工作也並不專業對口,難道他們就不行嗎?

最後一點,說一說被洗腦的所謂好專業。

從小我們就被父母教育,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好大學,讀個好專業,找份好工作。 於是,很多人順著自己父母的思路,發奮學習,挑燈夜戰,成功地考進了985 211,也選擇了父母眼中所謂好就業的好專業,卻忽略了自己是否接受和喜歡。當然985 211王牌專業的人才照樣是供不應求,只不過在嘈雜的職場社會裡,自身喜歡更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的經驗總是基於他們過往走過的路,但是未來的路誰又能說得清?

人生該走的彎路,每一步都不會少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IpmDG0BJleJMoPMsn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