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第一美食的阿飛,關注阿飛,有更多的家常美食供大家參考。
鍋貼是一種漢族小吃,起源於河南開封,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稻香居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在北方也稱水煎包,又稱為煎餃。鍋貼跟煎餃不能混淆。兩者並不一樣。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做法,喜歡的朋友趕緊學習一下吧。
【家常鍋貼】
1.首先,我們在盆中加入麵粉300克,把麵粉分成兩半,一半用80毫升的開水和面,另一半用80毫升的涼水和面,邊倒邊攪拌,把面絮揉成麵糰,靜置餳面20分鐘。
2.餳面的時間我們準備餡料,碗中打入兩個雞蛋,加入芝麻香油5克,食鹽1克入底味,攪拌均勻。
3.打開電餅鐺,均勻刷上植物油,油燒熱以後,把蛋液倒入鍋中,翻炒至蛋液全部定型,把雞蛋從鍋中盛出切成雞蛋碎。
4.韭菜洗乾淨以後,切成末提前泡軟的粉條切碎,和雞蛋放在一起,加入少許色拉油,胡椒粉1克,食鹽2克,十三香1克,雞粉2克,芝麻香油10克,香油能在韭菜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韭菜大量出水,攪拌均勻,餡料就調好了。
5.這個時候,麵糰也餳好了,我們案板上撒上底面,把麵糰取出來,輕輕的揉幾下,把它揉光滑,搓成長條,下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
6.在面劑子上撒上乾麵粉,防止粘連,把面劑子逐個摁扁,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餃子皮,這樣包的時候不會露餡。
7.麵皮全部擀好以後,我們開始包鍋貼,在麵皮上放上調好的韭菜餡,把麵皮對摺一下,像這樣 向前移動著捏合開口,捏出一個月牙狀的鍋貼。
8.鍋貼全部包好以後,我們調一些麵糊,盆中放入一小把玉米面,一小把麵粉,倒入適量的清水,調成很稀的麵糊,用來做冰花,再加入植物油10克,使冰花更加酥脆。
9.電餅鐺燒熱,均勻刷上油,油溫五成熱時,把包好的鍋貼生坯放入鍋中,倒入調好的麵糊,輕輕轉動鍋,讓麵糊均勻鋪在鍋底,麵糊的量要稍微沒過鍋貼底部,蓋上鍋蓋,烙2分鐘左右,讓鍋貼內部更快成熟。
10.2分鐘以後,在鍋貼表面淋上植物油,保留餅皮內部的水分,使餅皮更加柔軟,然後蓋上鍋蓋再烙3分鐘,把鍋貼烙熟烙透。
11.3分鐘以後,鍋內麵糊已經燒乾,底部出現了一層很漂亮的冰花,金黃酥脆,表面仍然是柔軟筋道的口感。
技術要點:
1.給餡料調味的時候要多放一些植物油,以免韭菜大量出水;
2.麵糊的量要稍微沒過鍋貼底部,能夠產生足夠多的蒸汽,更容易烙熟
我是阿飛,感謝大家對第一美食的支持,我們每天都有幾道家常菜供大家參考,喜歡做飯的朋友別忘記點關注,阿飛謝謝大家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