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11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30萬有隱憂,合資嶄露鋒芒

2023-12-08     My車軲轆

12月初,乘聯會正式發布主力廠商的11月新能源批發銷量。2023年11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批發銷量依舊遙遙領先,吉利則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在自主品牌掌握絕對優勢的環境下,合資品牌奮起直追,不容小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主力廠商在2023年11月都交出了怎樣的新能源成績單。

加速智能化,比亞迪未來保持領先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作為新能源市場的霸主,比亞迪在電動化這塊無疑是積極的,它也因此深受市場認可,交出了別人難以企及的新能源成績單。2023年11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批發銷量超過30萬輛,遠超第二和第三名

比亞迪的新能源銷量值得我們肯定,但是電動化跟智能化不同,後者跟智能駕駛掛鉤,投入大,且要求拔尖。在華為的推動下,汽車智能化正不斷深入,高階智能駕駛得到了快速普及。問界新M7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它上市兩個半月,累計大定已超10萬輛,其中智駕版占比高達60%。很顯然,問界新M7的到來,進一步推動了智能駕駛的發展。

目前,華為的高階智能駕駛提升了問界的銷量,也給智界帶來了極高的關注度,這顯然不利於比亞迪的發展。加速智能化,是比亞迪未來保持領先的關鍵。至於自研還是尋求合作,那就要看比亞迪的決策了。比亞迪贏得了電動化,那還能在智能化賽道中脫穎而出嗎?我們拭目以待。

吉利的奮力追趕初見成效

當傳統車企開始發力,造車新勢力就難以招架,其中吉利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2023年11月,吉利的新能源批發銷量突破6.5萬輛,實現了環比增長。伴隨著吉利新能源車型的不斷增多,吉利或許能力壓特斯拉一頭,成為僅次於比亞迪的新能源巨頭。

吉利新能源銷量之所以能穩步提升,主要是因為各品牌均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型。吉利官方數據顯示,吉利銀河系列11月銷售13770輛,幾何純電系列11月售出20329輛。另外,領克08 EM-P在11月實現銷量破萬,極氪品牌則交付13104輛新車。多個品牌均有建樹,吉利自然能輕鬆實現環比增長。

吉利在努力提升新能源銷量的同時,還不斷布局高階智能駕駛。極越品牌是吉利控股旗下的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其首款車型極越01已經上市。極越01搭載純視覺高階智駕「ROBO Drive Max」,涵蓋代客泊車、點到點領航輔助PPA功能。有了極越品牌,吉利在面對華為的時候,自然就有了更足的底氣。

合資品牌打低價牌,不可小覷

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處於劣勢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合資品牌並沒有躺平,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追趕,以謀得更多立足之地。2023年11月,上汽大眾的新能源批發銷量接近2萬輛,已經超過蔚來汽車、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造車新勢力,潛力十足。另外,上汽通用的11月新能源批發銷量也不低,接近1.5萬輛。

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的新能源銷量能趕超一些新勢力,得益於低價策略。上汽大眾的官方數據顯示,ID.3在11月交付1.2萬輛,已然成為上汽大眾的新能源銷量支柱。從今年7月份開始,ID.3推出12.59萬起的優惠價,訂單量因此連月攀升。至於上汽通用,別克微藍6在11月交付超過萬輛,而這款純電家轎最低價是十萬出頭。更誇張的是,別克E5定位純電中大型SUV,它的先鋒版僅需16.99萬元。

實際表現證明,合資品牌放棄燃油時代的定價策略,直接與自主品牌進行價格戰,是可以俘獲不少消費者的心的。不過,新能源時代已進入下半場,要是合資品牌不能在智能化賽道中嶄露頭角,最終還是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新能源時代的下半場,競爭尤為激烈。

2023年11月,比亞迪依舊遙遙領先,但是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的存在感不斷增強,推動了賽力斯銷量增長。如果比亞迪繼續無動於衷,市場份額很可能會被快速蠶食,最終跌落神壇。也許有人會說言過其實,但是新能源市場的變化快到難以置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誰能保證,比亞迪就不會被超越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e57e713ae50ec0025e51eb202f2de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