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楊紫瓊不想做表面文章,拍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她第一次讀《瞬息全宇宙》劇本,驚詫「天哪」,然後她哭了。
這是她期待已久的角色。電影里伊芙琳的人生,讓楊紫瓊感同身受——一個非常努力的移民,盡全力想讓家人過得好。
馬來西亞人楊紫瓊早年留學英國,當選「馬來西亞小姐」後有機會與成龍、周潤發拍廣告,隨後與香港電影公司簽約拍戲,為多爭取機會楊紫瓊出演動作片,一路打成一姐,因為太能打被好萊塢選中......楊紫瓊一方面努力「打」拼,一方面積極尋求突破。
電影《瞬息全宇宙》自歐美上映以來,幾乎零差評、票房高,甚至被預測明年奧斯卡將榜上有名,以及,暫時國內上映不了的現實,也為這部電影外掛一層神秘紗。
這部電影原本想找成龍出演,結果沒請到成龍,和楊紫瓊達成合作,於是就把劇本改成了女主視角。
劇中伊芙琳丈夫的扮演者很像成龍,連動作都在致敬成龍電影
楊紫瓊在《瞬息全宇宙》里飾演的女主伊芙琳,一位喪極了的大媽,美漂多年,苦心經營一家洗衣店,身邊有年邁的父親、沒本事的丈夫和既不好看又沒出息還要出櫃的女兒……生活的酸甜苦辣、雞毛蒜皮,即將壓垮這位大媽時,劇情突然反轉,伊芙琳發現通過穿越宇宙,可以挽回發瘋的女兒。
當電影里伊芙琳回望自己的經歷,扮演她的楊紫瓊也在重看自己的人生。
「從我的人生經歷來想,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不一定是完美的。錯誤能讓你更明智、更聰明。別再犯同樣的錯誤,否則你就太蠢了。伊芙琳慢慢理解到,她永遠不會放棄,這正好是我這個人的特點。因為我拒絕放棄。當你放棄或讓步,你就已經輸了。如果你能跟角色產生共鳴,你就像角色一樣,過自己的人生。」楊紫瓊接受採訪時曾說。
一個演員的成功,最重要的是運氣,不知多少演員都努力,就是碰不到好劇本、好導演。
楊紫瓊從未想過要當電影明星。演戲,純屬無心插柳。
楊紫瓊小時候不愛說話,老師曾評價她,只要不讓她開口講話,其他都可以。
楊紫瓊1962年生於馬來西亞怡寶小鎮。她爸是律師,家境不錯。媽媽對楊紫瓊的培養,一開始是衝著「淑女」去的,練鋼琴、學芭蕾舞。她媽說,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以後嫁個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就會很幸福了。
楊紫瓊很喜歡芭蕾,她小時候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上最好的舞蹈學院,畢業後開設自己的芭蕾學校,然後按照媽媽的心愿,繼續朝前走。
15歲,楊紫瓊如願到了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專業學習芭蕾舞。
還沒畢業,一次意外導致她脊椎受傷,想成為頂級芭蕾舞演員的夢,碎了。楊紫瓊曾回憶,說當時因為熱身不夠,鍛鍊不夠,才釀成遺憾。後來,她一直堅持鍛鍊健身。
1983年,當她回到馬來西亞,觀念新潮的媽媽為其報名了馬來西亞選美比賽。
抱著試試的心態參賽,楊紫瓊竟然過關斬將、一舉奪魁。
一夜之間,搖身一變。跳不了芭蕾舞的楊紫瓊成了馬來西亞最美的人。
還是那一年,香港富商潘迪生,要為自己公司一款名表拍攝廣告。潘老闆請來了成龍、周潤發,但一直沒定女主人選。一位朋友為其推薦了剛剛成為「馬來西亞小姐」的楊紫瓊……
有趣的是,成龍在馬來西亞被稱「Jackie Chan」,楊紫瓊並不知道自己將要合作的是國際大腕兒,直到進入拍攝現場,才知道成龍就是「Jackie Chan」。楊紫瓊意外驚喜。
更讓人意外的是,楊紫瓊憑藉跟成龍、周潤發的合作,順利踏入影視圈。這則廣告之後,楊紫瓊與香港電影公司「德寶電影」簽約成為旗下演員,老闆之一是洪金寶。
起初公司對她的定位特簡單,美麗的淑女。跟她媽媽最初設想一樣。也符合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
楊紫瓊的第一部戲,飾演需要被救的弱女子。
當時最賣座的香港電影要麼動作片,要麼喜劇片。馬來西亞人楊紫瓊自認中文不好,能讓自己更有機會的只有動作片。
有一次,楊紫瓊問公司,自己能不能試試武打?當時武術指導袁和平,直搖頭,一個女孩子,打得了嗎?
楊紫瓊覺得自己有多年舞蹈功底,武打和舞蹈在動作上有相似處,她想試試。女明星並非只能做淑女。
起初,男武術演員與她對戲,招招式式動作緩慢。袁和平讓楊紫瓊用力還手,讓別人見識下她的力量。
就這樣,這個屬虎、獅子座的馬來西亞選美冠軍,慢慢進入「打女」狀態。別人,也慢慢接受她的「打女」形象。
袁和平曾評價楊紫瓊:她打得很好,很拼,現在能跟得上去的人,不多了。
楊紫瓊有多拼?
1992年,楊紫瓊出演《警察故事3》時,從飛馳的跑車上掉落。成龍當時瘋了一樣要求停止拍攝,但是楊紫瓊說她找到感覺知道如何拍了,如果等到第二天,感覺忘了,還會失敗,於是她摔過之後要求立即重拍,成功了。
比這次受傷更狠的,是3年後,楊紫瓊出演《阿金的故事》,扮演一個女替身。其中一場戲,楊紫瓊需要從30多米高的橋上跳到剛好經過橋下的貨車。拍攝時,洪金寶推了她一下,她像跳水一樣,頭朝下,直接扎進貨車上的安全墊。這一跳,三根肋骨折斷,差點癱瘓。正在拍攝的許鞍華見狀嘩嘩流眼淚。
楊紫瓊出演《阿金的故事》身受重傷
1997年,楊紫瓊被007導演選中,成為第一個與邦德並肩作戰的亞洲女演員,導演選中她,理由——她太能打。
憑藉邦女郎,楊紫瓊正式踏入好萊塢。這部戲雖然讓她擁有了國際光環,但「打女」形象,更深入人心了。
直到2000年,她出演《臥虎藏龍》中俞秀蓮一角。
李安憑藉《臥虎藏龍》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也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這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楊紫瓊在國際影壇的地位。
楊紫瓊在《臥虎藏龍》中飾演俞秀蓮
李安曾說,《臥虎藏龍》中的俞秀蓮就是楊紫瓊。
因原小說里玉嬌龍戲份不足以撐起一部電影,李安加入俞秀蓮的戲。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外陰內陽」,楊紫瓊飾演的俞秀蓮「外陽內陰」。陰和陽是中國文化里的精髓。西方觀眾通過《臥虎藏龍》見識了東方女性的魅力。
俞秀蓮視信義為生命,背負著道德和禮教的沉重枷鎖,行走江湖小心謹慎。
楊紫瓊對《臥虎藏龍》俞秀蓮的愛情觀,不認同。她曾說「李慕白等了那麼多年才對俞秀蓮表白,如果是我喜歡誰,一定會大大方方說出來。」
《臥虎藏龍》後,楊紫瓊還接拍了諸多文藝片,如《藝伎回憶錄》《翁山蘇姬》《摘金奇緣》等。
楊紫瓊一直在尋求變化,但完全沒有武打的文戲,儘管也收穫了好評,但水花依然不及《臥虎藏龍》。
楊紫瓊《劍雨》劇照
《臥虎藏龍》十年後,楊紫瓊拍攝吳宇森監製的電影《劍雨》。《劍雨》的故事框架很像吳宇森當年轉戰好萊塢拍攝的經典作品《變臉》。
《劍雨》中女殺手一角與楊紫瓊以往的女俠角色,完全不同。
以往,楊紫瓊的角色或大俠,或警察,都是好人。
《劍雨》中,楊紫瓊飾演的女殺手「細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真愛,才知道自己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於是想要重新開始。
楊紫瓊在這個角色上找到了共鳴。
「可以看到人生另外一部分。『細雨』後來覺得人生越簡單越好,我也是這麼認為,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名利,找一個愛你的人,兩個人可以平平淡淡過生活,這是最開心的。但是找不找得到這樣的人呢,找到的時間對不対?你的過去會不會來找你?你的愛人會不會接受你的過去……哎,好複雜,演起來真的是個挑戰。」楊紫瓊曾說。
這個複雜的角色,是導演蘇照彬特意為楊紫瓊所寫。
這一次,楊紫瓊愛情觀與劇中角色極為相像。她曾說「現在的我,追求的是一種平淡的家庭生活,享受愛情。如果我要結婚,我也不會要一個盛大的婚禮。」
很多人拿《臥虎藏龍》與《劍雨》比較,兩部都是武俠電影。
楊紫瓊看重「武俠片」內在精神,「打戲不在多少,而在於你打得夠不夠精彩。故事可以一般,但細節很重要。把每個角色連到一起的肯定是愛情,這是最重要的。任何電影,如果裡面愛情故事,觀眾的享受會更深入一點。如果只有打,你看了5分鐘後就覺得0K打得很好,但你不會理解那個角色,她為什麼要打。如果有了情感在裡面,觀眾也許也經歷過同樣的愛情,他們會被感動,會流淚,會跟主人公一起開心,一起痛苦。」
楊紫瓊在電影角色中,一直在尋找讓自己共情的角色。
終於,《臥虎藏龍》22年後,楊紫瓊在洛杉磯見到《瞬息全宇宙》的導演。
她一看到劇本,就哭了。
60歲的楊紫瓊終於等到可以展示她全方位能力的機會,演武打外,演好笑、演真實、演悲傷……終於有人能理解,她全都可以做到。
《瞬息全宇宙》劇照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蠻喜歡《瞬息全宇宙》,「它講述的是一個東方家庭比較普遍的倫理親情的故事,元宇宙、穿越,不過是個噱頭。」
李道新對「文娛春秋」分析,「好萊塢對楊紫瓊的定位就是『打星』,但在《瞬息全宇宙》里,楊紫瓊突破了以往造型和表達方式,有的時候有點兒故意醜化自己。楊紫瓊扮演的這個角色,通過元宇宙概念,似乎把她塑造成了一個所謂的英雄,但她不過是一個媽媽,努力去理解女兒的世界,僅此而已。」
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路鵑,對「文娛春秋」分析,「《瞬息全宇宙》通過『絕望主婦觸底反彈』這樣一種戲劇結構去探討自己的多重可能性,這其實是特別精彩的點。武俠文化帶有東方神秘主義,這是西方樂於看到的,但也限制了更多的可能。其實楊紫瓊很早就開始轉型了。她的每一部打片不是簡簡單單拼肌肉或者秀物理學的奇蹟,有非常深刻的東西在裡面。」
楊紫瓊一直給人感覺,她有頭腦,不僅會拳腳功夫。
「楊紫瓊的發展一直很多元,像加持小成本電影《摘金奇緣》,涉足嚴肅政治題材《翁山蘇姬》。她沒有躺在功夫明星的舒適區里。成龍和李連杰的作品跟時代捆綁得太緊了,當這一茬兒審美需求過去後,他們的機會可能就不多了。」路鵑說。
《瞬息全宇宙》有對楊紫瓊過往的精彩盤點。「她作為明星在各種場景里出現,她說原來自己有那麼多美好的生活。戲裡,她丈夫說如果再來一次,還願意和她一起開洗衣房、一起報稅。這實際上代表心境的轉換,看盡世間繁華,只取無上菩提。這是一種特別成熟,特別圓融的智慧。」路鵑說。
闖蕩好萊塢的女明星很多,陳沖、章子怡、鞏俐,等等,楊紫瓊相比其他女明星,更成功嗎?
影評人韓浩月對「文娛春秋」說:「楊紫瓊在好萊塢的經歷,包括她現在的工作狀態,用『成功』來形容,太單一了,事實上除了成功,忍耐,韌性,等待,安靜等等,有諸多詞彙可以用在她身上。她在好萊塢,不是『隱者』,但卻有隱者的氣度,淡泊名利,卻也會為自己爭取機會,她把演出當成了職業,也有修行的成分在——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個『複雜』的楊紫瓊,才沒法用一個詞來定義她。」
作家韓松落對楊紫瓊之所以能在好萊塢立住腳,「演技和功夫女星形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從個人生活到角色,她都扮演了一個華人女星,很少出現的堅毅女性的形象。好萊塢的華人女性形象,之前是以柔順、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東方女性的形象為主,後來又加上了一點攜帶著東方智慧循循善誘的睿智氣質。但楊紫瓊扮演的這種堅毅女性的角色是獨一無二的。」
卡夫卡說「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對《瞬息全宇宙》中的楊紫瓊來說,是這樣,對電影之外的人來說,也如此。
楊紫瓊滿足了好萊塢對東方的神秘想像,但她不甘願躺平,一直在尋求突破。楊紫瓊始終是楊紫瓊,她活出了自己。
楊紫瓊通過《瞬息全宇宙》一個特別喪的大媽形象,告訴觀眾,野百合也有春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爆炸發光的元宇宙。看上去普通又雞毛蒜皮乾巴巴的人生,在宇宙中,如此渺小,如此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知道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