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A-50被烏克蘭擊落?真相尚未明朗,西方世界早有圖謀

2024-01-16     看航空

原標題:俄羅斯A-50被烏克蘭擊落?真相尚未明朗,西方世界早有圖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瓦萊里·扎盧日尼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們在烏克蘭東南部的亞速地區「精心策劃並實施了一次行動」,於1月14日在亞速海上空成功摧毀了一架俄羅斯空天軍的A-50空中預警機以及一架伊爾-22空中指揮機。

A-50預警機

伊爾-22M空中指揮機

隨後烏軍發布了更多的內容,包括至少1段視頻和1段音頻。視頻中2架飛機的航跡在雷達視野中消失。音頻的內容則為被偵聽到的伊爾-22與地面通話——伊爾-22表示自己被擊中,需要緊急迫降,並要求地面提供消防和醫療等支援。

烏軍展示的雷達航跡視頻截圖,圖片中最下方的飛機飛行軌跡已經出現劇烈變化,應該已被擊中,處於墜毀過程中。

飛機從雷達監控視野中消失。通常來說,這可能代表墜毀,也可能代表飛機下降高度實施超低空飛行,藉助雷達探測盲區擺脫監視。

針對相關情況,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表示,沒有相關信息可以提供。

來自俄羅斯網絡媒體的疑似伊爾-22被擊傷的不同角度照片(圖源:微博)

但很快,從俄羅斯網絡媒體上流出了多張疑似伊爾-22被擊傷的照片。不少俄羅斯媒體表示,照片中受傷的飛機就是在亞速海上空被擊傷的伊爾-22,該機已經安全降落。這張照片後來得到了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納特的回應,他表示這架飛機的損傷已經無法修復,而且A-50才是襲擊行動中的優先目標。

相較於伊爾-22,據傳被擊落的A-50目前沒有任何直接相關證據。一些海外社交媒體帳號宣稱其拍攝到了A-50機組乘員遺體,但視頻非常模糊,無法辨別。還有一些消息聲稱,飛機上有俄羅斯空軍遠程航空副司令奧列格·弗拉基米羅維奇·普切拉(Oleg Vladimirovich Pchela)。

面對A-50可能墜毀的原因,目前海外媒體上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聲音。

烏克蘭政府聲稱,烏軍主動策劃並發起了此次襲擊,並擊落了俄軍A-50。但此外並沒有透露更詳細的信息:究竟是空中戰鬥機發起的突襲,還是使用地對空飛彈系統發起了超出公認射程的伏擊?細節的缺少使得這一說法顯得不那麼確鑿。

另一些源自俄羅斯媒體的觀點則認為,A-50的墜毀可能是因為俄軍防空系統出現失誤,打下了其最昂貴的核心空中資產之一。

針對以上各種可能性,本文將做逐一分析。

俄軍誤擊假說

在持續近兩年的俄烏軍事衝突中,俄方確實多次出現地面防空部隊誤擊俄軍飛行器的情況。

這說明俄軍的通訊指揮體系在硬軟體建設和實際維護使用上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從技術層面來說,誤擊說確實有可能成立。

俄軍S-400系統

但A-50預警機與伊爾-22指揮機,不只是價值極高又缺乏自保能力的戰場核心節點,飛行區域通常被規劃在遠離一線的較安全區域;而且也都是俄軍實現戰場態勢的遠程偵測、協調調度俄軍力量的中心環節,需要極為頻繁地與地面保持聯絡溝通。

這一戰略地位,必然削弱了誤擊說這種假設的可能性。

此外,從2023年開始,俄軍的一個緊急重點項目就是提升A-50預警機與地面防空系統的協同作戰能力——實現A-50對S-400防空飛彈的中繼引導功能,擴大S-400的探測和攻擊範圍。

在這種背景下,地面防空單位不清楚亞速海空域中非隱蔽狀態持續飛行的飛機身份,下達錯誤的射擊指令,可能性實在是比較低。

當然,在所有的假設中,這是對俄軍戰鬥力評價最低的一種。雖然它看起來是否定了烏克蘭軍隊攻擊俄軍後方高價值空中節點的能力,但顯然假設了一種對俄羅斯來說更糟糕的可能性:俄軍負責指揮協調的核心節點或許根本沒有指揮協調俄軍防空力量的能力,連自己在低威脅區域友軍火力的安全性都無法保障。

F-16偷襲假說

海外媒體上一些消息表示,此次A-50被擊落的原因,是歐洲援助烏克蘭的F-16所發射的AIM-120飛彈;而伊爾-22之所以僅被擊傷而未被擊落,也是由於戰鬥機搭載的空空飛彈戰鬥部威力較小。

支持這一派說法的人認為,此前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武器,比如「暴風陰影」等,多次出現了先投入戰場獲得戰績,隨後才獲得公開承認的情況。此次襲擊也可能是類似的情況。

發射AIM-120的F-16

相對來說,這種可能性也不是很高。

一個關鍵原因是F-16和巡航飛彈等武器不一樣:一旦它被交付烏克蘭,只要停留在機場、起降飛行,就不可避免會被目擊、甚至留下影音證據。

「愛國者」伏擊假說

綜合目前的信息,如果A-50確實被擊落,「愛國者」系統飛彈擊中的可能性相對更高一些。

A-50和伊爾-22都是缺乏機動能力的目標,為了保持探測能力和聯絡通信,都需要保持較大的飛行高度和相對固定的航路;這意味著地面防空系統會有更高機率在飛彈的射程極限區域將其命中。

「愛國者」-2GEM-T防空系統

部署在烏克蘭控制區域內的「愛國者」飛彈,其已知射程極限確實能夠貼近A-50與伊爾-22被擊中的地方。

一方面,美國對飛彈武器系統的指標宣傳一向較為保守;比如其宣稱「標準」-3I飛彈的射高為150千米,但其在2008年曾擊落軌道高度超過200千米的衛星——因此,俄軍情報系統此前獲得的「愛國者」飛彈射程數據未必就是該武器系統真正的性能極限。

目前一些較為權威的智囊機構,比如英國的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就認為是「愛國者」飛彈擊落了A-50。

此外,可以確認的一點是,烏克蘭軍隊乃至西方國家至少在幾個月以前就在認真籌備和探討擊落俄羅斯A-50的可能性。

2023年下半年,英國情報機構曾公開表態,隨著烏克蘭不斷摧毀俄軍在一線區域的防空系統以及西方戰鬥機交付烏克蘭的可能性增加,俄羅斯必須冒險在前線附近使用A-50預警機,以強化其戰場偵測能力,並提升S-400防空系統的作戰性能。

特別是在2023年11至12月份,烏克蘭方面的軍事專家已經公開表態,俄軍要麼忍受其S-300/400系統不斷損失後帶來的防空能力下降,任由地面設施和裝備人員暴露在空中打擊的威脅下;要麼就必須承擔核心資產的損失風險,將A-50等特種飛機部署得更接近高威脅區域——而那正是烏克蘭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排版:陳奕煊

文案 | 策劃 :候知健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烏克蘭列出最新軍事需求清單,美歐等西方國家的軍援如何影響俄烏衝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d2a9805b3e237a6d202cc60ab34c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