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4迎來「命運轉機」?俄烏衝突背景下,俄羅斯民機產業期待大發展

2023-12-26     看航空

原標題:圖-214迎來「命運轉機」?俄烏衝突背景下,俄羅斯民機產業期待大發展

12月12日,據簡單飛行(simpleflying)報道,俄羅斯飛機製造商圖波列夫公司正在考慮基於圖-214客機推出多種新改型。改進方向包括發展貨運型、縮短機身、大幅度修改駕駛艙等。

圖-214

圖-214是圖-204家族的發展型號,擁有更大的油箱容量和強化的機體結構,以獲得更大的起飛重量和載荷航程能力。圖-204的基本設計完成於20世紀80年代,布局和性能定位類似波音757。

在對外公開發布的聲明中,圖波列夫董事總經理瓦迪姆科羅廖夫表示,俄羅斯航空公司對於貨機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僅俄羅斯的一家航空公司就訂購了10架貨機。而基於俄羅斯地廣人稀的國情背景,座位設置較少、但具備大航程特性的客機,目前也備受俄羅斯航空公司青睞。

圖-214駕駛艙

此外,圖波列夫公司也計劃更改圖-214的駕駛艙設計。

幾乎整個圖-204家族都延續了「古老」的三人制座艙設計——除了正副駕駛員外還保留有一名飛行工程師。此外還提供一個觀察員座位。在此前的型號中,只有2003年首飛的圖-204-300系列採用了可改為雙人制座艙的設計。

圖波列夫公司聲稱,這些改型最快可以在2026年開始測試。不過鑒於目前俄羅斯航空工業遭遇的各種困難,包括外部的技術封鎖、內部的產能大幅度被軍事需求擠占等,因此相關的時間節點大機率會遭到延誤。

圖-154與伊爾-62。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蘇聯航空工業出現了明顯的觀念變化,在重視民用航空的經濟性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同時,嘗試與西方國家在客機上形成正面競爭能力。

用於取代圖-154、伊爾-62的圖-204,以及在伊爾-86基礎上全面重新設計的伊爾-96,都是蘇聯航空工業在其晚期的努力成果,在安全性、舒適性、維護性、經濟性上都實現了顯著的自我提升。

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自主客機發展迎來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除了圖-204/214等少數型號以外,絕大多數蘇聯客機無法滿足歐洲等西方國家的適航標準,特別是在噪聲和排放等指標上。

即使是圖-204/214等新銳型號,也不足以在開放的競爭中與波音、空客等製造商的成熟機型相匹敵。也因此,波音和空客的機型很快就占據了俄羅斯航空市場的主流地位,極大地壓縮了圖波列夫和伊爾客機的發展空間。

基於圖-214發展的特種偵察飛機

在1992至2022年的30年中,圖-204/214系列飛機一方面作為俄國航空工業勉力保留的「火種」,在俄羅斯經濟形勢較為艱難的背景下依然不斷獲得財政支持,其生產和改進工作得以維持;另一方面,圖-204/214的銷售成績也確實不如人意——截至2019年12月,整個圖-204/214系列僅製造了86架飛機,仍在商業運營的只有14架飛機,但至少衍生了8個大的系列、近30個型號的型號和方案。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技術封鎖和經濟制裁。但當時西方多國和俄羅斯的矛盾並未激化到如俄烏衝突這樣的狀態,而且美國和法德在戰略態度上也存在較大分歧,這使得西方民航產業依然較重視俄羅斯航空市場的利潤,俄國航空運輸業運營波音和空客客機的能力也幾乎沒有受到來自製裁的影響。

12月7日,一架圖-204在飛行過程中發動機起火。

但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形勢變得完全不同。新的制裁下,俄羅斯無法從正常渠道採購新的波音空客客機及其零備件。這意味著俄羅斯民航公司旗下的波音和空客機隊中,由於機體和零備件缺乏維護和補充,符合適航標準的民用飛機必然會越來越少,機隊運力將越來越低——近一年以來,俄羅斯航空事故的急劇上升,已經充分展現了俄羅斯航空運輸業所面臨的形勢嚴峻性。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通過各種政策大力推進航空產品國產化替代,圖-204/214系列的機遇就隨之而來。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其他的產品上,包括整機型號、各個子系統/設備/零部件等。

根據目前公開的消息,俄羅斯計劃從2025年開始將圖-214系列的產量提升到每年至少10架,到2027年翻番達到20架。儘管數量看起來不算太多,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能並不輕鬆。

圖-204早在1989年就完成了首飛,從這一年開始統計,整個圖-204/214家族迄今為止只在2008年的年產量達到過10架,其餘時間年產量均為個位數,並頻繁出現年產量只有1至2架的情況,甚至有2年產量為零。

這意味著圖-214家族的產能擴張缺乏牢固的基礎——大量熟悉該機生產特性並長期適應較高強度生產節奏的管理者和技術骨幹。

產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擴張,必然需要更多的設備和人員投入、更高強度的連續工作、這意味著原有的管理和技術骨幹,不僅在人員比例上要被稀釋,而且每個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都會比原來高得多,這將給生產管理帶來非常大的難度和挑戰。

俄羅斯禮炮集團展示使用的TURBO-BLISK 1306車床,用於加工渦輪葉片——這是全發動機最關鍵、工作條件最嚴酷的部件。該車床由英國利齊蒂製造。

此外,航空製造產業非常依賴於複雜、先進的大型生產設備,也就是製造設備。在這方面,蘇聯/俄羅斯歷史上一直對於泛西方國家有依賴性;比如20世紀80年代AL-31發動機之所以能成功量產,法國數控工具機對鎳基高溫合金的複雜精密加工能力就為其提供了關鍵支持。

而這些製造設備本身也需要頻繁的耗材更換、定期校正、維護和修理,才能維繫其加工性能和使用壽命。但目前俄羅斯遭受的封鎖和制裁力度是前所未見的,哪怕是蘇聯在20世紀70至80年代所遭受的制裁,也不能與今天相比。

在產能需要大幅度擴展、生產設備運轉負荷必然居高不下的惡劣前提下,能夠在多大程度、多久時間內實現對進口先進生產設備的有效維護和國產化替代,這對於俄羅斯其實是難度不亞於、甚至高於圖-214大批量生產的難題。

綜上,俄烏衝突所導致的經濟和技術封鎖制裁,給圖-214家族發展帶來了市場方面的轉機。但封鎖制裁帶來的能力限制,也給圖-214的產能擴張布設了大量的障礙。圖-214在未來能得到何種程度的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排版:陳奕煊

文案:候知健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烏克蘭列出最新軍事需求清單,美歐等西方國家的軍援如何影響俄烏衝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031d0fe34be2ab3a7221e0af30e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