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3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與國防展覽會(簡稱首爾ADEX)正式拉開帷幕,韓國自主研發的KF-21戰鬥機首次公開亮相。
本屆首爾ADEX共設有2320個展位,韓華集團、現代Rotem、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LIG Nex1和Poongsan等韓國防務公司占據了大部分展位,展出了近年來重點研發的產品。在展示自身工業力量之外,韓國政府也希望以展會為舞台,繼續促進該國裝備的出口。
隨著韓國全球軍貿市場份額的擴大,本屆首爾ADEX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
據報道,本次展會吸引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550家公司參與,也是自1999年首次舉辦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屆。展會還迎來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代表團,有50多個國家的數十位國防部長、武器採購機構和軍隊負責人出席。韓國媒體這樣報道:「本屆ADEX將為韓國成為世界軍火市場第四大強國鋪平道路。」
在2022年,韓國總統尹錫悅曾宣布到2027年時,韓國將成為世界第四大軍火出口國。為了在全球軍火市場中占據至少5%的份額,韓國政府承諾將投資至少1萬億韓元(約7億美元)作為研發費用。
2010~2020年,韓國年平均裝備出口額為30億美元;在2021年躍升到72.5億美元,2022年達170億美元……對韓國政府來說,裝備出口已經成為一項創匯產業。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韓國占全球武器出口總額的2.4%,排名第9,落後於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西班牙。
到2022年,韓國的武器出口量同比躍升74%,位列前茅,而俄羅斯、中國、英國和西班牙的武器出口則同比下降了4%至35%不等。
2018年至2022年全球10大武器出口國占比。
為了擴大在全球軍貿市場的份額,韓國把市場多樣化作為其開拓市場的戰略重點。根據SIPRI的報告,從2018年到2022年,韓國63%的軍火銷售給了亞洲和大洋洲的國家,包括菲律賓、印度和泰國。
此外,韓國工業經濟貿易研究所(KIET)在報告《韓國成為世界第四大國防出口國的經濟效應和任務》中,將開發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新興市場列為其軍貿產業的首要任務。從2018年到2022年,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在全球裝備進口國家榜單中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
此外,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洲的軍火市場需求也在逐步增長。烏克蘭的鄰國波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正在增加國防開支,並加緊實現武器升級。但歐洲主要的裝備出口國德國和法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縮減裝備產量。此外,歐洲最重要的裝備來源地美國也因對烏軍事援助,致使自身庫存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企業紛紛瞄準了以波蘭為代表的東歐市場——由於韓國製造的武器交付快、性能較高、價格合理,波蘭目前已經和韓國達成了多項裝備交易,包括K9自行榴彈炮和FA-50輕型戰鬥機等。
此外,韓國還提供增值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競爭優勢,例如進行技術轉讓,幫助客戶實現本土化生產等。
2022年7月,韓華集團的戰車產品「紅背蜘蛛」(Redback)成功參與澳大利亞下一代步兵戰車(IFV)項目的競標。該產品是韓華集團根據澳大利亞陸軍要求的性能要求,在K-21步兵戰車的基礎上專門設計和開發的,韓國承諾如果「紅背蜘蛛」中標,將在澳大利亞建設產品工廠。
此外,KAI還計劃在波蘭明斯克空軍基地開設辦事處,並將波蘭作為歐洲市場的營銷基地,向需要更換老化戰鬥機的歐洲潛在客戶宣傳韓國戰鬥機。據報道,除了FA-50之外,該公司還計劃出口KF-21。
波蘭空軍FA-50
「天舞」多管火箭炮
波蘭K9自行榴彈炮
而對波蘭成功出口K9自行榴彈炮和「天舞」多管火箭炮的韓華集團也於2023年上半年完成了波蘭子公司的註冊。韓華集團也憑藉K9自行榴彈炮被列入羅馬尼亞新型自行火炮項目的候選名單。
未來,隨著全球政經局勢愈加複雜,局部地區動盪機率增加,韓國在軍貿領域的現有優勢還可能進一步增大。
排版:陳奕煊
文案:侯嘉麒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阿聯計劃參與KF-21項目,韓國為何否認並不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