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保護珍稀植物,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檢察院和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檢察院近日專門召開視頻連線會議,共商興安杜鵑遭人為採伐後的環境修復工作。
近幾年,一種俗稱干枝杜鵑的植物在鮮花市場上時有所見。其實它的學名叫「興安杜鵑」,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這種植物看上去是一叢干枝,但買回家插在水裡,沒幾天就能抽出嫩葉,並逐漸開出鮮艷的花朵。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興安杜鵑的大好市場,便非法採伐野生興安杜鵑樹,銷售牟利。
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劉某明知興安杜鵑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仍雇用他人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非法採伐野生興安杜鵑樹枝近100萬枝,出售給李某,銷售金額14萬餘元。而李某在明知興安杜鵑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情況下,採取接單後讓劉某代發貨的方式,轉手銷售從中賺取差價,銷售金額達15萬餘元。花卉市場經營戶薛某等5人在明知興安杜鵑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情況下,仍從李某處購入,再通過線上網店、線下實體店鋪等渠道對外零售。他們之間由此形成了盜伐、倒賣、銷售一條龍黑色產業鏈。
2023年7月,涉案人員被查處。在審查起訴期間,雨花台區檢察院實地查看興安杜鵑被採伐後的案發現場,通過訊問涉案人、詢問守林人、諮詢林業專家等方式對案件進行詳細調查,決定對劉某、李某等人非法採伐興安杜鵑的犯罪行為以涉嫌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提出懲罰性賠償16萬餘元生態環境損害費用等主張。
2023年10月,一審法院採納了檢察機關的全部量刑建議,以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判處7名被告人一年六個月至拘役三個月不等的刑期,適用緩刑;同時判處7人共同支付生態環境損害費用16萬餘元。判決生效後,第一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共計9萬元已到帳,將用於大興安嶺興安杜鵑生長地區環境的保護和修復。
為了把保護修復資金用准用好,兩地檢察機關專門邀請了當地的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和林草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召開了此次視頻連線會議。新林區檢察院檢察長李春生說:「這是第一次和省外檢察同仁共商興安杜鵑的生態保護問題,我們有信心讓興安杜鵑再現生機,長得更盛、開得更艷。」
編輯手記
追求美麗不能以傷害為代價
在冬日裡開花的植物本就罕見,興安杜鵑能「枯枝開花」更是令人稱奇,加之其有「枯木逢春」的好意頭,因此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賣家給它起了很多名字,如干枝杜鵑、干枝梅花等,卻唯獨不敢提它的真名字——興安杜鵑,他們十分清楚盜採、售賣興安杜鵑是違法的,但卻因獲利豐厚而欲罷不能。「有買賣就會有傷害」。令人擔憂的是,很多消費者卻不知道「因為自己的買賣造成了傷害」,這讓興安杜鵑的處境雪上加霜。因此,在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我們應兼顧知識普及和法治宣傳,讓全社會都參與到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中來,人人都是野生動植物的「守護者」。(石佳)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作者:雒呈瑞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