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濁揚清,擦亮「東海明珠」|「建設海上牧場 打造藍色糧倉」特別報道

2024-06-07     大邑檢察

「建設海上牧場 打造藍色糧倉」特別報道

激濁揚清,擦亮「東海明珠」

浙江溫嶺:推動海洋污染防治

做優海洋生態綜合保護

碧海環抱,山海與石屋相映成趣。入夏以來,被譽為「曙光首照地」「東海明珠」的浙江省溫嶺市進入旅遊旺季。「我們這幾年能富起來全靠這片海,儘管現在是禁漁期,但遊客一點都不少。」在溫嶺市石塘鎮金沙灘附近開民宿的莊先生自豪地對記者說。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溫嶺,兼具「漁、港、景」三大海洋資源優勢。廣袤富饒的海洋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與空間,同時也成了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在莊先生看來,溫嶺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海洋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也離不開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各方持續守護。

「近年來,溫嶺市檢察院堅持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持續探索打擊有力度、修復有精度、聯合有廣度、教育有深度的綜合司法保護模式,積極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檢察方案,用心守護這片海,讓『東海好望角』更好看。」全國人大代表、溫嶺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間救助站站長郭文標評價說。

打擊有力度

破壞海洋生態者必須「買單」

「梁某等人明知紅珊瑚系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非法采捕,破壞海洋生物繁衍生息,危害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惡劣。」今年5月31日,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法院開庭審理。梁某等4名被告人除面臨刑事責任外,還被檢察機關訴請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2072萬元。法院經審理後,將擇日宣判。

在該案辦理過程中,溫嶺市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生態檢察」一體化履職優勢,承辦檢察官依法介入,就案件定性、偵查取證、上下游犯罪等方面與相關部門會商,積極引導偵查機關補充大量證據。最終,該院在對梁某等4名被告人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提起公訴的同時,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追究其生態修復責任。

「讓污染環境者買單,讓潛在環境破壞者警醒。這既是貫徹落實『兩高』《關於辦理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重要舉措,也是向社會公眾釋放『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強烈信號。」溫嶺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江偉介紹。

近五年來,溫嶺市檢察院共辦理涉海案件120餘起,追回生態環境修復費用556萬餘元,對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捕撈等損害海洋生態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全環節、全鏈條深度打擊,保障海洋安全、海洋權益和海洋良好生態環境。

「海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檢察機關通過辦案既傳播了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的司法理念,也提升了社會公眾守護海洋、保護生態的意識。」溫嶺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明連說。

治理有精度

「檢海行動」助推清除海漂垃圾

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在松門礁山碼頭向保潔人員了解漁港近岸垃圾清理情況。

5月13日上午9點,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在松門礁山碼頭調查公益訴訟線索。時值退潮,沙灘上遺留著泡沫塊、礦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垃圾。檢察官隨即將發現的問題通過「檢海行動」協同監管平台及時反饋給相關責任單位。不多時,海港保潔員及時趕到,將上述海漂垃圾一一清理完畢。

據了解,該平台是溫嶺市檢察院牽頭研發的一體化涉海監管平台,通過整合人大、環保等部門資源,打通涉海行政處罰、進出港漁船、漁船污染物處理等各類涉海信息,集合漁港監控、船舶查詢、問題上報、信息反饋等內容,實現涉海問題發現、上報、處置一體化監督流程。

溫嶺市境內擁有8000公頃的淺海灘涂,受潮汐、洋流影響,近岸的海面上不時有塑料泡沫、竹竿等漁業廢棄物漂流,嚴重影響了海灣環境。

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在松門鎮一船舶修理廠了解船舶防污染設施配備、污染物處置等情況。

掌握線索後,溫嶺市檢察院聚焦陸海統籌保護,與市人大開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聯合監督行動,針對發現的近岸區海域垃圾問題,依法發出檢察建議督促相關監管部門整改,推動建立長效保潔機制。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部門採取聘用當地群眾擔任岸灘巡查員、港口保潔員等方式,加強入海河口日常清理及近岸垃圾清撈、清運。

「石塘有58.6公里海岸線,我們分組分時段每天巡查一遍,發現海灘垃圾、海水油污等,及時上報解決。」松門鎮岸灘巡查員李大姐告訴記者。

「依託與該市人大常委會聯合出台的《溫嶺市『檢海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截至今年5月底,溫嶺市檢察院聯合人大代表已開展『檢海行動』130餘次,整改反饋涉海問題113個,向相關行政機關及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5件,均已得到整改落實。」江偉介紹。

聯合有廣度

全民護海意識深入人心

「平時不僅要巡護堤壩,還要向村民宣傳環保知識。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了。」林雲方是松門鎮石板殿村的網格員,同時也是石板殿碼頭的協管員。在他看來,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里,源頭在陸地。

如何凝聚力量,讓護海成為全民共識,也是溫嶺市檢察院在辦案之外一直探索的命題。

今年4月6日,一場以「守護海洋」為主題的環保研學活動在溫嶺市檢察院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舉辦。20名學生代表在基地了解溫嶺海域水文知識,聽檢察官講述保護海洋的經歷,同時參與了石板殿堵壩的近岸海洋垃圾清理活動。

據了解,2021年12月,溫嶺市檢察院在石塘海上平安民間救助站以及松門鎮山海之韻文旅景區建成護航「積洛三牛」海洋牧場示範區公益訴訟檢察創新實踐基地。近年來,藉助該基地,該院與職能部門整合本地鄉土資源,開發「研學+普法+志願活動」模式,推進「公益研學」向縱深發展,讓公益訴訟創新實踐基地成為學生法治教育的「第二課堂」。與此同時,該院面向周邊群眾、遊客系統展示涉海檢察工作成果,普法活動惠及2萬餘人次。

「對涉海案件進行以案釋法,加強警示教育,也是我們參與營造全民守護海洋良好氛圍的重要抓手。」溫嶺市檢察院檢察官程勇明說。

近日,溫嶺市檢察院在石塘港區碼頭就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了20餘名人大代表及漁船船東、船員代表到場旁聽。「每年禁漁期,檢察院都會組織庭審直播(旁聽)或者到漁區公開聽證,邀請我們參加。這些發生在身邊的違法犯罪案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違法的事咱堅決不能幹!」參加聽證會的漁民老梁對檢察官說。

「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是『檢護民生』的具體體現,我們將切實擔負好共同守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職責使命,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海案件,以紮實有效的檢察履職護航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更好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海洋的期待。」溫嶺市檢察院檢察長屈亞軍表示。

(檢察日報 范躍紅 陶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9b4b9e15a68f4f6cfbd867100491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