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昨天跟孩子讀報時,孩子問什麼是看報?她回答,就是吃瓜。
這幾天我還真的吃了一個瓜,刷視頻看到一個標題3.2萬億科學家正在為老美服務。刷到一個就會推送其他類似的視頻。不刷不知道一刷嚇一跳。3.2僅僅是個開始,後來看到一個32萬億。然後我又找找自己證件包,看看有沒有綠卡,萬一發現一本。也跟丁胖子把咱的庚子賠款吃回來。
也不知道這樣消息的源頭在何處,類似的數字錯誤我總犯。兩年前,介紹俄式軍艦時。人家排水一萬噸,我多打了一個零,秒變十萬噸。還有就是介紹Mig-29產量時,好像是多加了個一還是一個零,數量變成七、八千架。
題外話:對岸不足百年的時間,曾經居住過幾十萬的同胞,而現在,找不到他們任何痕跡。從街道到建築沒有任何痕跡,仿佛他們從未來過,估計連墓地也沒有。
今天我們要講述位於海參崴【俄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岸炮兵第319號炮台,它也被稱為「無名炮台」,位於炮台山上,如今已經成為紀念館。
由於博物館的展覽相當龐大且種類繁多,我們決定將文章分為幾部分。在第一部分,我們將介紹海參崴要塞的第319號炮台位置,在接下來的部分中,我們會漫步於戶外展區,參觀其他炮台以及飛彈武器。
這座炮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當時在謝苗諾夫灣旁邊的山上,駐紮的山地炮兵連在這裡安∂裝了第一批滑膛炮。
1880年,在軍事工程師建築師瓦西里·帕夫洛維奇·希羅科夫的領導下,開始在炮台陣地上建造強大的海岸炮兵炮台,使用木結構和土製炮台坑。
到1883年,炮台安裝了第一批9英寸主炮和四門9英寸迫擊炮。與此同時,新炮台陣地的建設仍在繼續,並在1885年接裝了另外兩門11英寸海岸炮。
1920年該炮台的照片,來自《要塞》雜誌檔案。
十年後,炮台的加強改造提上議程,並決定將其重新改建為混凝土結構。因此,1896年,在軍用工程師建築師雅庫博夫斯基上尉的領導下,開始建造新的混凝土炮台陣地。工程預算為195,581盧布29戈比。
1923年炮台的照片
1901年,新的混凝土炮台建成,裝備了九門1867年式9英寸海岸炮和四門57毫米諾登菲爾特速射炮。
新的炮台陣地是一塊由胸牆和九個炮台坑組成的整體混凝土結構,九英寸炮安裝在這些炮台上,設有彈藥存儲的地下堡壘。此外,還在兩側配有兩個獨立的炮台,每個安裝兩門57毫米炮,另有一座測距儀陣地。
在不同時間裡,炮台的編號發生了變化,分別使用過XXXV/4、XI、319號,以及「無名炮台」的名稱。
老照片顯示了一座解除武裝的炮台陣地。
但在革命和隨後的內戰之後,炮台失去了其作用,實際上被廢棄,1923年炮台被解除武裝。
在二戰前夕,該陣地稍作改造,戰爭期間,太平洋艦隊的防空炮台部署在此。
根據俄羅斯國家軍事歷史檔案館資料繪製的現存炮台陣地布局圖。
20世紀70年代,太平洋漁業和海洋學研究所實驗大樓開始在附近建設,施工期間摧毀了一個位於兩翼的炮台和測距儀陣地。主要陣地也受到了破壞,兩座帶有地下堡壘的炮台被毀。
1988年,俄羅斯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濱海邊疆區分會開始修復倖存的炮台,為建設「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博物館做準備。博物館於1996年開放,並一直運營至今,不斷豐富其展品收藏。不過,現在炮台坑內安裝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火炮,炮台的胸牆也被從地下挖掘出來。博物館展覽中彙集了許多關於海參崴要塞及濱海邊疆區海岸防禦的軍事歷史資料,涵蓋了從沙俄時期到晚期蘇聯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該炮台被認定為歷史遺蹟,並在目錄中登記編號為2510023003,同時也是建築遺產,編號為2500002001。
現在我們來參觀炮台坑內的火炮。
我們先從左翼的炮台開始。
這裡曾經安裝的是57毫米諾登菲爾特炮。
現已在其混凝土基座上安裝了1941年式85毫米90-K通用艦炮。
在樓梯下方設有一個小型倉庫,裝有一扇船用門。
彈藥地下庫的入口處安裝了新的仿製門。
接著,我們來到炮台的主要陣地,炮台的胸牆已經從土中挖出,現在它高出地面。
像海參崴要塞的其他建築一樣,這座炮台也掛有信息牌。
這是第一個炮台陣地。照片中會出現很多與其他展品無關的內容,我們將在其他文章中詳細介紹那些內容,而這篇文章將重點放在炮台本身。
通過博物館內部展覽中的模型,可以看到這個炮台陣地的最初樣貌。
現在這裡安裝的是1935年式130毫米艦炮B-13-3С,取代了原本的1867年式9英寸海岸炮。
炮台的胸牆鋪設了防水的屋頂油氈,因為內部的地下庫已被改造成博物館。
前往彈藥地下庫的入口也配有新製作的門。
通過舊地下庫的入口可以進入博物館。
第二個炮台陣地已經被改建。
現在這裡是博物館的一個展廳。
曾經在這裡安裝過火炮。
彈藥庫的通道也被改建。
第三個炮台陣地同樣進行了改造。
第三和第四炮台陣地之間是博物館的主入口,入口右側有一個供奉聖像的聖龕。
聖龕內供奉的是喀山聖母像。革命前,炮台和要塞常常設有供奉聖像的聖龕。
第四個炮台陣地安裝了一門B-13-3С炮。
通向彈藥地下庫的通道沒有改建,但我們未被允許進入內部。
第五個炮台陣地同樣安裝了一門B-13-3С炮。
彈藥地下庫的入口上方可以看到建於1900年的標記。
第六個炮台陣地。
這裡安裝了一門1940年式100毫米通用炮B-34。
另一個地下庫的通道。
入口堆滿雜物,已被封閉。
第七個炮台陣地同樣安裝了一門B-34炮。
這是第七個地下庫。
具有這樣的壁龕。
再往前曾有兩個炮台陣地,但它們已經被拆除。
這是彈藥庫最初安裝的門。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參觀曾作為彈藥庫的地下室內組織的博物館展覽。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