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對普通家庭來說,生二胎三胎都要慎重考慮,畢竟現在養孩子需要投入的金錢和精力太大了。我身邊有個生了雙胞胎兒子的,十分想要個閨女,但是不敢再懷,怕再來個兒子承受不住。
但有的家庭,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想生幾個就生幾個。
有位網友曬出自己家的6個孩子,從老大到老六,每個寶寶都顏值很高,穿著適合自己風格的衣服,十分可愛。從視頻中也可以看出,居住環境也是相當精緻。
還令人羨慕的是,他們夫妻兩個簡直是想生男就生男,想生女就生女,每一胎心想事成,中彩票都沒有這麼准過:
第一胎想要兒子,生了個男孩;
第二胎想湊成好字,於是生了個女兒;
第三次想再要個女兒,結果真的生了個女兒;
他們想著,乾脆生四個,湊成兩個好字吧,老四出生,竟然真是個兒子。
看視頻的時候,以為都四個寶寶了,到這裡就夠了吧?
結果人家覺得,孩子都這麼可愛,再生個女兒吧,於是女兒又來了;
最後他們又想,既然都5個了,那乾脆再生個兒子吧,這次依然想啥來啥,老六出生了,是個男寶寶……
於是,他們有了三男三女,組成了三「好」學生家庭。
好多喜歡寶寶的網友很羨慕他們,6個寶寶都很可愛,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多好呀,要不是條件不允許,很多人也想多生幾個寶寶的。
還有網友評論說:
「乾脆再生一個吧,差一個就能召喚神龍了!」
「這是礦里有家啊?」
「國家應該獎勵你們……」
說到這裡,最近2021年新增人口數據出來後,大家都在討論生育率的事情。
根據統計,2021年我國凈增人口48萬,創60年來歷史新低,而且跌破了三位數。
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在參訪宏觀經濟學家劉元春的時候還說,「首先樂觀地講,這個數字還不是負數。」
但恐怕也不容樂觀,這個數字2019年是467萬,2020年是204萬,如果按照過去幾年的平均降低幅度來看,負增長馬上就要到了。
在新出生人口當中,有百分之四十多的比例是二孩,這也就意味著,去年育齡夫妻生第一個孩子的人數更少。
雖然說,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新增人口下降是一個必然現象,但是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那麼,為啥現在大家都不想生孩子了呢?
對於出生人口的下降,國家衛健委表示,有四個因素是造成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一,育齡婦女規模下降,當前新增人口的下降,是過去人口政策代際影響的一個結果;
第二,婚育觀念發生變化,男性和女性都開始更多的思考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孩子這個問題,很多人在沒有想明白之前是不願意結婚的,想明白了之後,又有很多人不想生孩子;
第三,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年輕人生活壓力比較大,對養孩子的投入預期也比較高,孩子的養育、教育、醫療等成本偏高,導致很多人想生不敢生;
第四,新冠疫情的影響,特殊時期的環境,影響了一部分人的生育計劃;
於此同時,還有一個話題登上熱搜:如何讓年輕人想生孩子。
經濟學家劉元春說:「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結婚率低,生育率低,尤其是女性,對生孩子後的生活信心較低,所以普遍晚婚晚育。 」
女性因素對生育率數據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我經常聽到身邊未婚的女性談她們對婚姻和生孩子的顧慮,當然我是一個職場媽媽,所以接觸的職場女性比較多。
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中國女性花在照顧家庭等無報酬工作上的時間,占總勞動時間的44.6%,而男性這一數字,僅為18.9%,也就是說,女性平均花費再無償家務和護理工作上的時間,是男性的三倍。
對於部分結婚生娃之後希望做職場媽媽的女性來說,事業家庭兼顧這個挑戰,對她們來說是有難度的,時間是一個稀缺資源,而目前這個社會,大家普遍還是認為媽媽應該照顧孩子多一點,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一點,所以這對女性來說,就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要麼放棄事業回歸家庭,要麼向其他女性求援,比如她的母親,婆婆,去擠占她們的時間。
讓老人犧牲自己的時間再來幫我們帶孩子,其實也是不公平的,而且容易發生矛盾。
在這樣一個思想觀念碰撞的時代,很多矛盾開始變得十分尖銳,包括婚前的房產、彩禮這些話題,大家總是爭論不休。
這麼看來,開頭那個想生就生的家庭怎麼能不讓人羨慕呢,擁有車厘子自由算什麼,擁有生孩子自由才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