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心理學:五條必知的心理學知識,有效提高思維能力,值得收藏

2020-08-12     世界名著每日讀

原標題:學點心理學:五條必知的心理學知識,有效提高思維能力,值得收藏

來源:修心小談

到底什麼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呢?拋去那些外界條件來說,思維能力的不同決定了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思考的高度和深度,甚至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最終走向。但是,面對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思維,我們又該如何提高呢?今天的學點心理學,我們將通過五個心理學知識和實例分析給大家一個更明確的提高之路。

很多人會將某件事情的結果誤以為是自己已經預料到的,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記憶混亂的結果,他們的預測並不是如此。

心理案例:很多人都會遇到一種情況,我們經常會和朋友或同事在一起討論某件事情,但是,最終這件事情的結果並不如我們想像般成功,這種時候,就會有一些人站出來說,你看:「我早跟你說過,這個方案不行」、」我早提醒過你,這樣是不行的「。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準確的預測,這也是我們俗稱的」馬後炮「的行為。

看似這些人只是貪圖嘴上一時爽,但從心理過程來看,他們十分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會非常堅定地相信自己的選擇;但實際上,他們錯過了一次驗證的機會和經驗的積累,最終就導致了思維能力偏向於單一化和概念化。

這是一種過於看重自我知識而忽略現實錯誤思維方式,他們相信自己所掌握的消息一定是正確的。相信這類人不在少數。

心理案例:小明在某房地產企業營銷部任職幾年,具有豐富的營銷經驗,跳槽進入一家餐廳企業時,小明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的經驗能夠為企業營銷增利;雖然有同事勸小明先了解行業特點之後再做決定,但是小明依然決定一意孤行最終導致了企業受到重大損失。

通常,這類思維錯誤會導致人們過於迷信自己所具有的知識和經驗,盲目地認為事情的發展會按照自己的預期來進行,但是大部分的結果是事與願違的。所以,想要提高思維能力的前提是,你需要具備一個有理有據的現實基礎,否則就是一種盲目自信。

通常,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生活和工作定一個標準或者是數字的起點,而這個標準和數字決定了我們完成任務的難度和調整任務的合理性。

心理案例:小明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每天完成100個伏地挺身以及背50個英語單詞,但是在幾天之後,小明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完成這些任務,所以將伏地挺身減少到了50個,英語單詞減少到了30個;小明雖然完成了每日目標,但是,小明卻沒有絲毫的自豪感,相反,他認為自己從最初的100和50減少到50和30是深受打擊的。

其實,一個是否能夠完成既定目標除了意志力的考驗,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給我們自己最充分的自信和堅持下去的理由。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暫時先不去定量,用現實基礎來給自己做一個增減10%的計劃。

這在心理學上是指人們的記憶受到兩個重要因素的影響,既事件的高潮與結局,事件過程對記憶的影響十分微小。

心理案例:相信對電影感興趣的人都知道,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基礎並非是電影的全部過程,它的高潮以及結局對影迷起到了重要的評價依據。而這種心理定律也可以很好地應用在我們對於自我控制的過程中。例如:小明開始健身學習計劃後,已經進行了20天,這個時候,小明更加深刻地相信自己能夠堅持下去,看到自己的肌肉和英語水平有所增長之後,這種自信程度更高了。

從潛意識來說,人的意志力是有周期的,20天左右就為一個階段,如果能夠達到這就是一個峰值,而這件事情堅持所帶來的好處就為終值,在這兩個時期及時地給予自己獎勵和精神上的鼓勵,將會內在動力有顯著的提高。

人們對於自身的適應能力並沒有明確把握,所以,人們也總是高估或低估某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心理案例:失戀後,你認為自己已經痛苦到無法再次振奮,但很快,你發現自己已經走出這種痛苦,這是負面事件的適應性;你的伴侶對你很好,但是在一天天過去之後,你發現這一切變得理所應當了,這就是正面事件的適應性。

雖然這是人類心理進化的必然結果,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正面和負面的雙重結果。所以,思維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決定我們生活的幸福度。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事件,我們需要對它們有著客觀、清醒的認識,經常提醒和擺正自己的思維觀念,一旦形成習慣,對我們的幫助十分巨大。

也許這五條心理學知識並不能直接幫助你提高,但是,希望能夠給你一個自我思考和提升的指引之路。

來源:修心小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7zf5HMBURTf-Dn5oJ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