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的《再見愛人》是因為有傅首爾,我才一直追著看。
跟思文在《脫口秀大會》開始的路數一樣,傅首爾前期在《奇葩說》也是靠說老公的段子一戰成名。
客觀地講,傅首爾的成功,劉毅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奇葩說)
一晃數年過去,思文和她睡在上鋪的兄弟程璐已經離婚多時,傅首爾和劉毅眼看也要步他們的後塵。
可這是為什麼呢?一對看上去十分登對互補的夫妻,為什麼也會走到離婚這一步?相信這是許多人對傅首爾離婚最大的疑惑。
傅首爾和劉毅的婚姻,早就過了磨合期,生活中的細節肉眼可見的嚴絲合縫。她自己也說,過也能過,可還是想離婚。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既然傅首爾說不出(又或是不方便說)想離婚的理由,那我就代入一下角色,替她說兩句吧:
1、錢給了女方離婚的底氣
原生家庭的不幸,讓傅首爾童年生活的不易,「被拋棄」成了她人生的軟肋,而劉毅給她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永遠不會離開你」,這使得傅首爾早早地抓住了婚姻這根救命稻草。
(圖片來源@網絡)
但童年遭遇也迫使她養成了積極要強,凡事努力爭取的性格,只要讓她抓住一個機會,她就不會輕易錯過,《奇葩說》就是她這樣的機會。
早期傅首爾在輸出婚姻段子的時候,說歸說鬧歸鬧至少表面上她和劉毅的婚姻,一個負責賺錢養家,一個替她歲月靜好,還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前兩年,他們夫妻還跟吳尊以及另外兩對明星夫妻一同參加了一個名叫《婚前21天》的婚戀真人秀綜藝。在節目裡,他們重新談了場戀愛,舉行了一次婚禮。
(圖片來源@婚前21天)
那時候老劉臉上的笑容還比較多,是什麼時候發生了轉變呢?《再見愛人3》里他們自己說是從搬家到上海的時候開始的。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從合肥到上海,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傅首爾和劉毅的物質生活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
有錢能讓人機會變多,選擇變多,心思也跟著變多,最起碼傅首爾不用再為兩個人離婚後的生活擔心,這才有底氣說出那句「我不需要婚姻」的豪言壯語。
2、男方沒有吃軟飯的心態和實力
其實傅首爾不是真的不需要婚姻,是不需要現在這種無法提供情緒價值的婚姻。
老婆賺得多,老公閒在家,不管別人說不說,自己不自覺地就會有「吃軟飯」的壓力。劉毅最大的問題在於,他既沒有和傅首爾齊頭並進的動力,又沒有軟飯硬吃的能力。
我向來認為,婚姻成功的本質在於家庭中一個人無條件地獻祭。所以兩個人共同生活,吃軟飯也好被包養也罷,都不是羞恥的事。
這裡不得不提那個日本32歲的小哥,他堪稱軟飯屆的「天花板」,戰績是被7任女友連續包養13年,每次分手都是因為對方迫切地想要跟他結婚。
(圖片來源@網絡)
從小哥的樣貌可以看出,小哥吃軟飯完全不靠色相,是靠著自己絕對的實力優勢。淺淺舉兩個例子吧,
小哥每天都會早起為女友準備早飯和便當,為的是女友起來時看到滿桌豐富的食物,不但心情愉悅還能節省出門的時間。
小哥不僅會做各種料理,而且還會探究女友的口味,並根據歷任女友的喜好設計健康食譜。為了不讓同事嘲笑女友包養男人,他還會貼心地在便當里準備一些速凍食物,為女友打造既會做飯又勤奮努力的好形象。
(圖片來源@網絡)
每天早上,他會風雨無阻地手拉手送女友到地鐵站。晚上女友下班回家,他會為女友準備洗漱用品,並親自為女友洗澡按摩,順便充當樹洞,聽她抱怨工作上的事,給予安慰。
至於平日裡的打掃、身材管理、哄睡、用自己打工的錢為女友買小禮物……我就不再一一敘述了。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是小哥做這些事從不感覺羞恥,他認為相比於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和自己一輩子都毫無連結的人身上,他更想去珍惜女友、家人和朋友。他的理念是「我的餘生,只想與那些與我兼容的人生活。」這樣業務全面,心理素質過硬的男友,試問哪個女生不想擁有呢?
如果劉毅能做到其中幾項,可能傅首爾就不會想要離婚了吧。可惜這種甘願當輔助的生活劉毅沒辦法接受,有一件小事可以非常直觀地體現出,劉毅是一個特別看重自我的人。傅首爾講鹹魚老公的時候說過,劉毅有段時間學著炒潮鞋,可是他進的鞋居然全是自己的碼,最後自然就是不了了之。
所以傅首爾現實的日常就是,忙完工作忙家庭,這才會覺得很累很累,支持不下去了。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這裡並不是說劉毅不好,他有他的優點,只是說他不適合端軟飯的這隻碗。
3、雙方沒有共同生活的目標
傅首爾和劉毅之間,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愛,而是沒有共同生活的理想和目標。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他想做的事,她不想做。她想的,他又不想。短期之內兩個人可以互相遷就,可是遷就了15年,累了。
站在傅首爾的角度,她想讓劉毅也有閃閃發光的體驗,並且她儘自己所能地為劉毅爭取了。比如讓劉毅寫劇本,讓他頂著傅首爾老公的光環,去《脫口秀大會》一輪游,可是效果都不理想。好吧,即便是什麼都不做,當一條自得其樂的鹹魚,搞好自己的小家庭解決傅首爾的後顧之憂,也算是提供了非常厲害的情緒價值。可是劉毅也沒有,連陽台上養的花都不怎麼看。
站在劉毅的角度,他在內心裡是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自我,他並不甘心只做「傅首爾背後的男人」,生活上是衣食無憂了,但一直被對方的明星光環壓著,他完全沒有參與其中的快樂,所以過得也並不開心。
日本軟飯小哥那種,奉獻自我愉悅女友,從而也使自己愉悅的覺悟,至少劉毅目前還達不到。
事實上,就算不像日本小哥那麼極致,現在很多女性自媒體輸出者,家裡都是「女強男弱」的配置,比如作家毛利的老公小陳,是放棄了自己月薪2萬的工作,回家當了全職爸爸。再比如,同為語言輸出者的張踩鈴,她的加拿大老公「大胖媳婦」,是不遠萬里地來到中國,只當個快樂的軟飯男。當著當著,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婚姻本就是一場「團戰」,一個人進攻,一個人防守是最基本的配置。讓適合的人去做適合的事,誰賺錢多誰就去外面打拚,傅首爾和劉毅只是性別互相調換了一下,這本是婚姻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所有的前提在於,婚姻中的兩個人都在往同一個方向使力。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也只有兩個人往同一個方向划船,船才可能向目標前進。如果各劃各的,也就沒有了在一起的必要。
我如此關注傅首爾的婚姻,是覺得她和劉毅的情況跟我和老王很像。女方都是體驗派的急性子,有了新點子馬上就想試一試,男方都是文藝派溫吞吞的性子,好像總對生活缺乏熱情。連孩子我們也一樣,都是只有一個兒子。
老王在別人眼裡也是一個沒什麼「大問題」的「好人」,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一起生活時有多麼無力。我也想盡了辦法想喚起他對生活的熱情,但他頂多也只是短暫地喜歡一下,然後就很快放棄了。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如果真的讓我說個離婚的理由,我可能也會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在約定俗成的認知里,結婚只要兩個人兩情相悅,選個日子,帶上身份證和戶口簿就可以去辦了。可離婚卻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不得不離的理由才能夠說得通。
所以我特別能夠共情傅首爾,要說我跟傅首爾最大的區別,可能就隔了一個「財務自由」的距離吧!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圖片來源@再見愛人3)
等將來有一天,我和老王真的成了「刎頸之交」的關係,我也會衷心地希望他能幸福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過上真正自由豐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