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中國周邊的有些小國,為何總對我們「充滿敵意」?

2023-09-06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網友提問:中國周邊的有些小國,為何總對我們「充滿敵意」?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近日,我們就所謂的「巴基斯坦邀請美軍入駐」的謠言進行了闢謠。雖然謠言是不堪一擊,但是不少網友卻在文後抱怨,說我們國家周邊,怎麼儘是這種看起來跟我們不太對付的國家,舉目望去似乎大家都對我們懷有敵意?很快,又有「華生」發現了盲點,俄羅斯不就是一個典型的、和幾乎所有周邊國家都關係緊張的大國嗎?怎麼這樣的大國,周邊沒有幾個朋友,反而很容易找到一群敵人、或者一群對自己充滿疑慮的鄰居呢?難道是我們的問題?

當然不是我們的問題,其實大伊萬一直想談談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與周邊鄰國存在土地接壤的陸權強國,與鄰國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齟齬,這種齟齬既有歷史的因素,又有現實的因素。

我們說地緣政治是基於地理學的,在歷史基礎上形成的,綜合考慮了政治、經濟、軍事、資源等多元稟賦的學科。在這其中,歷史因素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一個陸權大國從最初的國家,成長為一個在某塊大陸占據主導地位的大國。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和周邊民族和勢力發生頻繁的衝突,這就是我們的那句俗話——「你以為我們的國土是充話費送的嗎?」而這種歷史上的衝突,必然會映射到現實之中,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國家形成後,帶來的必然會是陸權大國和周邊國家的「歷史遺留問題」。

而從現實因素來說,一個陸權大國作為區域主導型力量,其體量必然會遠遠超過周邊的國家。從地緣政治力量極和現實主義政治的角度來看,這種區域主導型力量在周邊國家看來,無論如何都是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在陸權大國往往還占據了某塊大陸最有利的關口要隘,國土鎖鑰的情況下。比如俄羅斯在喬治亞方向就毫不客氣地占據著高加索山脈的要隘,甚至還在高加索山脈的另一側支持南奧塞梯獨立,讓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幾乎就在俄軍的兵鋒面前。這種情況之下,陸權大國周邊的小國對於大國的不安全感簡直是與生俱來的,畢竟一個300斤的MMA選手在你旁邊虎視眈眈地盯著你,而你又不知道他打算幹嘛,誰都會覺得不自在。

而陸權大國和周邊國家往往會存在的緊張關係,在現實中很容易就會被海權國家所利用。也就是我們提到的,海權國家會利用域外平衡的手段,通過扶持陸權國家周邊的小國,來試圖對陸權國家進行制衡。比如最典型的大英帝國,就是典型的域外平衡的地緣政治操縱手段,當年歐洲大陸誰最強,英國就扶持它的對手來和它對抗;又比如目前的美國,美國搞的印太戰略和烏克蘭保守計劃,其實都是試圖扶持一個或者一批陸權大國周邊的小國來制衡陸權大國,這些都是地緣政治中最典型的戰略了。

那麼,陸權國家有什麼破局的辦法呢?其實還是有的,比如俄羅斯目前就是典型的,兩個手法,扶持一個制衡另一個。比如在喬治亞方向扶持南奧塞梯牽制整個喬治亞,之前扶持亞美尼亞戰翻亞塞拜然等等;還有就是逮著出頭鳥一通狠揍,比如目前對付烏克蘭就是如此,陸權大國周邊的小國跳的太高,就會成為出頭鳥,出頭鳥一通狠揍就完事兒了。

當然,能夠舉一反三的讀者,應該能從中咂摸出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在這裡,大伊萬要強調,咱們國家能夠通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還有持續的睦鄰友好,基本上維持著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周邊國家隨著我國國力的提高,不僅沒有倒向美國,反而和我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密,這是真正的地緣政治上的大智慧。

最後,陸權國家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兩個陸權大國毗鄰,這種情況之下,陸權大國之間的對抗成本極高,因此往往會選擇友好均衡。比如歐洲方向的德法兩個陸權大國,在經過了數百年的爭鬥後,目前總算是選擇了友好均衡;而中俄之間目前也選擇了友好均衡,這是兩個實力相當的力量極,在發現任何一方都無法吃下另一方的情況下,所能選擇的最好、也是最為理性的地緣政治戰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58db8cc127b3fd63ac277881197e5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