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簡單的婚禮 ——巴東溪丘灣鄉依託「堂屋議事」機制助推移風易俗速寫

2024-06-25     洞庭湖邊那些事兒

「小劉這場婚禮氛圍好、觀念新,內容非常實在,少了形式上的花里胡哨。」近段時間,巴東縣溪丘灣鄉溪丘灣社區青年劉德坤的一場簡單婚禮,成為當地紅事新辦的「談資熱點」。

群眾口口相稱的「簡單」,可以這樣來描述:婚禮現場沒有婚慶舞台的嘈雜,沒有廚師隊的忙活,也沒有鞭炮的燃放……只有客廳中擺布四張圓桌,二、三十親友圍坐,淡淡煙火氣中熱情不減。

前段時間,劉德坤也引來了個別鄰居的冷嘲熱諷,笑他「太摳門兒」。劉德坤在浙江杭州一家知名電子商務公司上班,屬於高薪白領層,是鄉親們心中的「成功人士」。他們早有心理預期:小劉的婚禮一定高大上。

婚禮吉日將近,劉德坤的父親劉祖輝一頭打理店鋪生意,一頭張羅兒子婚事。「婚慶公司請哪家比較好?」「菜譜怎麼定?」「計劃請多少幫工?」……在堂屋中,劉祖輝主持召開家庭會議,商討婚事安排和計劃。「一切從簡!」兒子劉德坤用四個字接上話茬,會場立刻陷入沉默。

「我可以為大家算一筆明白帳!」劉德坤用舒緩的語氣打破冷場,扳起手指頭一五一十細算:每桌婚宴均價800元,婚車、攝影、司儀等開銷至少也要萬把多,還有紅包派發一大波,一場婚事開支要10萬元往上走,還不如把省下來的錢留著,把日子過滋潤。

「兒子說得有道理,我支持!」劉祖輝第一個表態,稱同意、支持劉德坤的決定。劉祖輝心裡清楚,街坊鄰居每逢婚喪嫁娶辦宴席,還舉辦「搬家酒」「滿月酒」「周歲酒」等名目紛雜的酒席,一家比一家辦得場面大,經濟擔子越壓越重,人情債台越築越高。

坐在堂屋中的方桌四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觀念漸漸聚攏到「辦簡單婚禮」上,最終劉德坤敲定婚事日程:結婚形式採取旅行結婚,在飽覽祖國大美河山中,見證永恆愛情,再舉行家宴,和直系親屬共同分享聯姻的幸福時刻。

「這場婚禮簡單,卻不簡約,它代表了文明鄉風的新風向。」素來被鄉親們稱作「體面人」的劉祖輝談及兒子的婚禮,把自豪感寫在臉上,他坦言:時代在變,思想也要跟著變,紅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鋪張浪費搞不得。

「閒來不整無事酒,無事整酒好醜陋;違規整酒應處罰,食藥安監要來查;整酒斂財不討好,紅白喜事要報告……」在溪丘灣社區,一段70個字組成的「不整無事酒」村規民約,字詞俏皮,朗朗上口,表達了群眾的共同心聲。

這段「紅白事簡辦村規」的原創者是社區居民,在一場場堂屋議事中,反覆打磨、雕琢定稿。

據社區黨支部書記譚志山介紹,土氣十足的村規民約像一把戒尺,存放在群眾心中,讓「不辦無事酒」成為一根不能越界半步的紅線,並形成了「紅白事時間由3天縮短至1天以內,費用開銷下降至3萬元以內「的一致共識,引導群眾騰出更多的金錢、精力,在產業致富路上再跑一程,助力和諧社區向著高幸福指數再沖一把。

一張方桌,幾條長凳,一場場堂屋議事,「議」出滿屋新風、一村文明。"溪丘灣鄉以農家『堂屋』為主陣地,踐行『堂屋議事』基層治理新模式,在大家議、大伙兒定的基礎上,制定紅白事簡辦的專項整治方案,成立紅白事『村花』志願服務隊,讓鄉風文明種子播撒每個角落。」鄉黨委委員、宣統委員王梅芳說。

如今,在革命老區溪丘灣鄉的紅土地上,「文明大樹」向陽花開、沐浴春風。該鄉依託「堂屋議事」機制和實踐陣地,和移風易俗同頻同調,豐富堂屋議事會、紅白簡辦承諾書、村規民約、紅黑榜、道德積分等內容載體,探索「一會、一書、一約、一榜、一積分」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

數據顯示,該鄉已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800餘份,組織「堂屋議事」宣講會120場,覆蓋群眾7000餘人次,修改完善村規民約7個,「紅白事簡辦」從「腦里觀念」變成「腳下行動」。

「我們將繼續做好移風易俗的『移』『易』二字文章,深化和拓展『倡導文明鄉風、力行喜事新辦、破除陳規陋習』內容和形式,將『堂屋議事』打造成移風易俗新基地、新平台,引領廣大群眾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在『口袋鼓、腦子富』的接連嬗變中,全力衝刺鄉村振興新高地。」鄉黨委書記曾凡剛說。

來源:恩施日報知恩記者付瑞勇通訊員徐德亮 楊佳鑫)

輯|劉盟萌

簽發|王 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3fe1c12c8a925e6d019267647316b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