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8億杯,三年賺了20億,茶百道的賺錢能力蜜雪冰城看了都羨慕

2023-08-17     快消

原標題:一年賣8億杯,三年賺了20億,茶百道的賺錢能力蜜雪冰城看了都羨慕

文丨李歡歡

蜜雪冰城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茶百道會搶先拿下「茶飲第二股」嗎?

三年增長三倍,IPO先行一步

沸沸揚揚的新茶飲上市潮中,來自四川的茶百道先行一步,於8月15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投書,保薦人為中金公司。

作為中腰部茶飲的代表性品牌,茶百道招股書的批露,讓外界得以窺探該公司及其所在賽道的實際經營情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國共有7117家門店(其中6家是直營店),

覆蓋全國31個省市,其中一二線城市門店占比達60.5%,三四線及以下市場占比達39.4%。2022年,茶百道所有門店的零售總額達到約人民幣133億元,拆解下來,全年銷售杯量7.94億杯,總計4.7億筆訂單,客單價為28.6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茶百道在整個新茶飲市場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到6.6%,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別是蜜雪冰城和古茗。其中,蜜雪冰城2022年的零售額為202億,古茗為139億。

其它財務數據方面,2020-2022年,茶百道的營收分別為10.80億元、36.44億元和42.3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7.9%;凈利潤則分別為2.38億元、7.79億元和9.6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1.3%。今年一季度,茶百道實現營收12.46億元,同比增長53.0%;實現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50.7%。

一定程度上,茶百道的業績能在過去三年實現飛速增長,得益於加盟模式下門店的快速擴張。

茶百道成立於2008年,比喜茶、奈雪的茶都早,算得上是新茶飲界的「前輩」。但成立的前十年,茶百道的發展速度並不快,直到2017年門店才突破180家。2018年放開加盟後,力度逐年加大,疫情期間實現高速增長。從2020年1月1日到2023年8月8日,茶百道的門店數量從531家迅速增至7117家。

其中,加盟店均占當其在營茶百道門店總數的99%以上。根據招股書信息,2020-2022年,茶百道分別有2240家、5070家、6352家和6588家加盟店。截至2023年8月8日,加盟店已達到7111家。

加盟模式支撐之下,茶百道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加盟店銷售貨品及設備。從2020年到今年一季度末,該部分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94.5%、94.6%、95%、95.1%。第二項收入來源是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收入,占比達到4%左右;另外還有少許來自於門店設計服務、外賣平台在線運營、直營店等其他收入。

看得出來,茶百道的收入模式與蜜雪冰城大同小異。對比來看,茶百道目前的營收體量和門店規模與蜜雪冰城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其賺錢能力更勝一籌。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到今年一季度,茶百道的凈利率分別為22%、21.4%、22.8%、22.9%;而從2019-2021年,蜜雪冰城凈利潤率分別為17.2%、13.5%與18.5%。同年份,茶百道的凈利率高出後者至少3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用加盟模式保規模、中高端價位保證利潤率,正是茶百道及一眾中腰部茶飲品牌實現快速、穩健發展的重要原因。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茶百道雖然收入模式與蜜雪冰城相似,但並不能因此來斷定其與後者一樣是供應鏈型公司。蜜雪冰城的主要原材料大多自己生產,茶百道則是向上游採購。

貼身肉搏,能否率先「上岸」

從茶百道前三年的擴張節奏和收入增速來看,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抓住了2021年新茶飲的黃金期。彼時,在疫情管控下,奈雪和喜茶還在堅持高端路線,走低價模式的蜜雪冰城盤踞在三四線及更下沉的市場,茶百道則憑藉差異化的中端路線、小店及外賣模式實現了火箭式增長。

與奈雪、喜茶主打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不同,茶百道的大多數門店面積在30-100平方米,其中,30-49平方米的門店占比44.9%,50-100平方米區間的門店占比40.5%。由於奶茶店對人流量依賴較大,門店租金較高,茶百道主打即買即走的小店模式無疑能節省成本。

茶百道能快速複製小店模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外賣訂單占比高。此前有機構做過調研,在新茶飲領域,茶百道是對外賣平台利用率最高的品牌之一。從2020年到今年一季度,茶百道的外賣門店覆蓋率從86%增長至97.5%,外賣收入占比從47.6%增長至58%。這一方面契合了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另一方面也在疫情特殊時期提升了單店收益。

雖然當前業績可觀,但在愈加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之下,無論是茶飲市場還是資本市場,茶百道再向前一步的阻力都不小。

首先,整個新茶飲的增速都已放緩,市場由增量轉向存量競爭,這點在茶百道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上已有所體現。對此,茶百道也有所警惕,在招股書中提到了海外擴張,並計劃優先拓展東南亞市場。另外,上市融資用途中,茶百道也明確提出部分資金將用於擴充品類,計劃以獨立子品牌的形式開展自營咖啡業務。

另外,其所在的第二梯隊、實力相當的中腰部品牌集中,競爭尤為激烈。與茶百道同期,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霸王茶姬、新時沏等新茶飲公司均傳出了赴港或赴美IPO的消息。其中,古茗和滬上阿姨在收入模式、價格帶、門店體量等方面與茶百道較為相似,且都在衝擊萬店目標。

在前述提及的一眾品牌中,發源於浙江的古茗又經常被拿來與茶百道做比較。二者的體量雖然相差不大,但古茗的規模略勝一籌。根據茶百道的招股書,截至2022年底,古茗的門店數量約6700家(目前已突破8000家),比茶百道多出上百來家;2022年的零售額也比茶百道多出6億。

相較而言,茶百道的優勢在於全國化布局較為均衡。截至2022年底,古茗門店覆蓋的城市數只有180座,且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區域。但茶百道覆蓋的城市數是321座,除了在一線城市布局較低、占比只有10.7%外,在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別為28.7%、21.1%、19.4%及20.0%,分布相對均衡。不過,為了搶奪市場,古茗今年也在大舉進攻長江以北的市場。

也正是因為近年加快了全國化布局,茶百道對供應鏈的要求和投入也更高。今年6月,茶百道獲得了一筆高達9.7億元的大額融資,並聲稱融資金額主要用於供應鏈建設,強化供應鏈體系也是此次IPO募集資金的重要用途之一。

當然,除了來自同梯隊成員的競爭,茶百道及所在的中腰部梯隊還要承受來自高、低兩個價格帶的雙重「擠壓」。價格戰之下,梯隊和品牌之間的價格區間變得越來越模糊,尤其是高端品牌價格的下調,對中腰部品牌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與奈雪、喜茶具有較高的品牌勢能不同,茶百道一直是體量大過聲量,也並無出圈的高辨識度、大單品。這決定了其在當下及未來的市場搶奪戰中,依舊只能比例比拼規模和價格。不過,茶百道方面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今年在品牌建設上做了不少投入,但效果還有待驗證。

無論如何,茶百道遞交招股書算是走出了上市的重要一步,但「懸而未決」依舊是其要面臨的風險。至於未來能否趟過蜜雪冰城和奈雪踩過的坑,就看它的實力和運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2fc36b835fbd0cea323d1e6fbdfad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