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大王」陳克明辭職!又一位老快消人退隱幕後

2023-10-18     快消

原標題:「麵條大王」陳克明辭職!又一位老快消人退隱幕後

文丨李珂

陳克明退居幕後,會是掛麵時代的結束嗎?

創始人辭職

昨日晚間,陳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克明食品)公告稱,陳克明因年齡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及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同時辭去各子公司的現任職務。辭職後,公司擬聘任陳克明擔任公司的終生名譽董事長。

克明食品還稱,陳克明作為公司創始人,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陳克明辭職後,其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不過,公告也強調,未來陳克明不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其將繼續為公司戰略發展、未來規劃等提供建議。

陳克明的辭職,是否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顯而易見的是,「陳氏家族」對公司的影響仍無可撼動。

快消君留意到,目前,陳克明之子陳宏、女兒陳暉分別擔任總經理和副董事長,其妻子段菊香和胞弟陳克忠也位列董事之位。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陳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湖南克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而後者持股股東有段菊香、陳克明、陳暉、陳克忠、陳源芝、陳燦,均為陳氏家族成員。

在「接班人」方面,2017年,陳宏全權主導收購了五穀道場,在這塊新試驗田裡大展拳腳。該品牌主要面向18-35歲之間的年輕消費群體,主打健康、便捷、美味的方便速食產品。也正是在收購五穀道場之後,陳宏逐漸開啟了陳克明食品的第二增長曲線。

相較之下,陳克明的女兒——陳暉則自2020年開始擔任克明食品副董事長,至今仍任此職。股權方面,陳暉持股17.49萬股,比其父陳克明的196萬股少得多,相較之陳宏的392.7萬股差得更遠。

作為一代「麵條大王」,陳克明在麵條這個行業堅守了近40年。

公開信息顯示,陳克明本是家鄉湖南南縣周邊有名的木匠,不料一次操作失誤,兩根手指被刨床致殘,他不得不放下木工手藝。一次在街頭麵店,陳克明發現外地的掛麵價格高、銷量好,南縣本地的掛麵卻無人問津,原因是本地麵條的質量不高。他發現了這個機會,買來一台手搖掛麵機,開始了自己的掛麵生涯。

當然,克明食品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歷過兩次近乎致命的衝擊。

其中,一次發生在初創期,突如其來的龍捲風掀翻了簡易廠房,設備和生產原料一夜間全部報廢。陳克明左右為難時,一位陌生朋友伸來援手,僅憑對他個人的信任,主動借出萬元幫其度過難關。另一次則是在2008年。陳克明食品的新廠剛建成,就遇上了全球經濟危機;生產線開不滿,企業壓力極大,最終在所有員工的努力下,才得以度過難關。

2012年,克明面業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以掛麵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當年,公司實現營收10.10億元,掛麵銷售量達到21.7萬噸,利潤總額超過1億元。此後6年間,克明食品收入、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速均超過20%,逐漸成為當之無愧的「掛麵大王」。

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最新統計數據,我國掛麵企業產量全國排名前五的有金沙河、克明食品、想念食品、中糧糧谷和金龍魚。其中金沙河市占率為22%;克明食品市占率8%,排名第二;想念食品市占率4%,排名第三;中糧糧谷和金龍魚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市占率均為3%。

從當初沿街叫賣的個體戶,到現在的克明食品。陳克明專注的這30多年,創造了一個屬於他的掛麵帝國。

如何扭轉老態?

伴隨著消費環境的不斷變化,尤其是在疫情結束後的2023年,克明食品業逐漸顯現出「老態」的一面。

對此,克明食品表示(最新財報),2023年,公司收購興疆牧歌,受到生豬養殖行業周期性影響,公司養殖板塊經營業績出現虧損。受行業居家主食消費和速食消費量減少的影響,公司主營產品銷量減少。

財報顯示,2018年-2022年,克明食品實現營收分別為28.56億、30.34億、39.58億、43.27億、50.20億;同期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34億、1.26億、2.62億、2108.24萬、1.28億。不難看出,近五年,公司在營收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扣非凈利潤並未跟上營收步伐。其中,僅有2020年間,克明食品「受益於」疫情囤貨需求的激增,凈利潤出現了倍增的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克明食品實現收入26.7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79%,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

業內觀點認為,從克明食品上市後歷年來的歸母公司凈利潤可以看出,增長相對穩定的克明食品在2020年疫情時業績起飛,疫情時消費者的集中囤貨將掛麵推向「剛需」。然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掛麵仍是一個穩健增長的行業,因疫情產生的囤貨需求,在疫情平穩之後勢必會被「打回原形」。

宏觀來看,掛麵仍是可以看得到規模成長的行業。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麵條產業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作為我國傳統主食產品之一,在面製品中消費量第一。掛麵行業近年來高速擴張,從2011年到2021年,全國掛麵市場規模從約220億元增長到約7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約12%。

遺憾的是,儘管掛麵市場規模巨大且增長迅速,但細數當前的市場參與者,並無一家品牌獨大的情況出現,各個品牌呈現區域割據的情況。

以克明食品為例,其渠道雖然遍布全國,但優勢區域集中在華中、華南、華東以及西南;中糧集團旗下掛麵品牌福臨門、香雪,主要集中在河南鄭州、濮陽及山東、遼寧部分地區;金沙河則重點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

為了「破局」,近幾年,除了掛麵、麵粉外,傳統掛麵企業都在謀求多元化發展,比如布局毛利率更高的產品。

其中,為尋求新的利益點,克明食品將希望放在了養豬行業上。2022年,克明食品完成對興疆牧歌的收購,後者是克明集團培育豬企,年出欄量在40萬頭水平。不過,在2023年半年報中,克明食品不得不坦言,公司收購興疆牧歌,受到生豬養殖行業周期性影響,公司養殖板塊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除了跨界養豬外,近年來,克明食品將經營重心從掛麵這類高性價比產品轉向高端掛麵、方便食品等高毛利產品,其中掛麵、方便食品未來的發展方向包含預製菜的調料包。

不過,各新品類仍面臨不小挑戰。例如陳宏主導的五穀道場無論是從品牌影響力、認知度,還是在市場占比方面一直都不如頭部品牌,和克明食品已有的米麵糧油線下渠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回歸主流方便麵市場的難度並不小。

當下,儘管公司半年利潤下滑八成,但陳克明卻似乎依舊樂觀。

今年7月,陳克明入駐抖音平台,他在視頻中告訴大家,自己和年輕人一樣還有夢想,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再做一家上市公司。一時間引髮網絡熱議。在其抖音資料中,陳克明宣布「跨界」賣米,並創立「明公諾千」品牌,目前旗下有慢糖米、發芽糙米等產品。

在不久前舉辦的活動中,陳克明表示,無論是麵條、包點還是現在研究的健康米,公司始終圍繞著廚房主食在研究和探索。下階段,公司將著力推動健康米走向千家萬戶。業內觀點認為,這或許意味著公司創始人進軍新業務主要為控糖米方向,以及將在預示公司未來後續往此方向進行發展。

創始人的辭職固然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資本市場永遠需要新故事。對於已近不惑之年的克明食品而言,也到了該吐故納新,更新發展路線的階段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a184b52207e5d374693e2cbbb723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