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爆炸後,馬斯剋星艦「三飛」靜態測試完成,如再失敗,影響大

2023-12-21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兩次爆炸後,馬斯剋星艦「三飛」靜態測試完成,如再失敗,影響大

在兩次爆炸之後,星艦第三次飛行又在準備了!這真的是太強了,速度有點快。

根據外媒指出,第 3 次飛行的星艦用所有六個猛禽發動機完成了全程靜態點火,這意味著馬斯克的星艦即將再次飛行,準備差不多了。

不得不說,在不斷失敗之中,還在不斷地成長之中,的確馬斯克還是有點「耐性」,這一點還是值得敬佩的。

不過話說回來,馬斯克也必須讓星艦走這樣的進度,因為是別無選擇的辦法,再不成功,那影響就更大了,為什麼這樣說?下面就詳細來看看。

兩次爆炸後,星艦第三次飛行準備中

上面我也說了,馬斯克的星艦真的就是「炸出來」的,當然也還有錢來「炸」,這一點也是了不起的,基本沒有幾個企業敢這樣做。

只是在兩次爆炸後,不是白炸了,還實現了一些技術突破,這還是不錯,也算是有所成就。

第一次爆炸——是在2023年4月進行的發射,SpaceX「星艦」發射升空,並未按原計劃與第一級火箭助推器分離,並在約4分鐘後爆炸解體,Spacex的「煙花」第一次在空中綻放。

第二次爆炸——還是有成就,實現了一次大突破,在成功發射之後,33台猛禽發動機全部工作,但上升到距離地球90英里時,助推器與火箭失去聯繫,被迫觸發其自毀系統,「星艦」的煙花又一次在空中綻放。

所以,第二次還是相當不錯,33台發動機全部點火了,並且還進行了熱分離等關鍵技術驗證。

這一項技術最初也是不被看好的,但成功了,當然,此前蘇聯也進行了「發動機並聯技術」的驗證,也是成功了,只是前蘇聯的項目沒有進行到底,跟馬斯克的發展方案幾乎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馬斯克的星艦成功了,那必然會創造歷史性的一幕。

而且就單獨從火箭來說,的確也是人類最強的「火箭」,星艦系統全長約120米,起飛質量為5000噸,起飛推力7400噸,兩級均可重複使用,它採用船箭一體化設計,包括超重火箭級和星艦飛船級。

運載能力為100噸,能將100人送往月球、火星或其它遙遠目的地,或是繞地球飛行,一旦成功,必然是世界航天歷史重要的一幕。

這不,第三次飛行準備之中了,並且已經完成了「全程靜態點火」,這意味著其準備項目也差不多了。當然,具體的發射時間點還沒有說明。

因為SpaceX 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發射許可證。美國聯邦航空局正在監督對 第二次所發射任務之下的事件進行調查,在調查完成並且 SpaceX 實施糾正措施(如果需要)之前,它不會授予許可證。

所以,其實這一次靜態點火,相當於是在發射台上的一個小測試,做好一切準備,後面在批准之後,就可以直接飛行。

一旦繼續失敗,影響會很大,為什麼?

大家都知道,馬斯剋星艦的問題已經關係到了「美國登月」,如果第三次飛行再不成功的話,那對美國登月是「重大打擊」。

在2023年8月的時候,美國宇航局(NASA)就表示,如果關鍵系統研發進度跟不上,「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劃最終可能不包括航天員登陸月球這一環節。

美國宇航局(NASA)探索系統開發任務部官員吉姆·弗里指出,如果SpaceX公司開發的載人月球著陸系統(即登月版「星艦」)等關鍵裝備沒有及時到位的話,「美國可能最終執行一次(與計劃)不同的任務」。

所以,在「阿耳忒彌斯」新登月計劃中,登月版「星艦」將載著航天員離開「門戶」月球空間站,執行登月任務,它是登月計劃——SLS火箭+「獵戶座」飛船+登月版「星艦」最關鍵的三個部分之一。

所以,星艦如果繼續失敗的話,那的確美國新一輪登月都面臨重大影響。

當然,建立在該問題上,其實對美國新一輪登月的問題,也不是大家說的不看好那麼簡單,連美國人自己都不看好了,GAO(美國國家審計署)就在11月公開指出,對美國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審計表明,該任務不可能在2025年前完成,多項工作已經嚴重滯後,特別是月球著陸系統以及太空衣上的進度難以確定。

所以,美國新一輪登月是各個方面在影響,並不是單純的美國星艦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所有的登月項目計劃——出現了「連鎖效應」,那豈不後面登月會受到重創,這可能連美國阿波羅計劃的成果都難以達到了,而且GAO還指出了,在2027年都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所以,美國登月的確是「難上難」了。

說不定,中國真的可能在美國前登月

的確是這樣的,除了美國載人登月計劃在執行之外,中國的載人登月計劃也在執行,雖然從時間上來說,我國計劃是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登月。

但是從美國的進度,變化等情況來看,問題多多,這還真的有可能與中國出現同期登月的情況,如果這些問題一直持續下去,那中國不說徹底在美國前登月,至少時間上還是比較接近的。

最為關鍵是,就看我國新一代載人登月火箭,登月船等研究的進度,如果較快的話,肯定首飛的時間也就快了,我國的計劃是在2027年執行首飛。

所以,加速一下,有可能會出現提前。

不過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我國並不是說與美國就形成了載人登月競爭,我國是各自干各自的,按照計劃執行的,只要在7年內送中國航天員到空間站就行。

這裡只是說,有機率在美國前完成載人登月,只是打心底來說,也期待中國能夠更快地實施載人登月,畢竟這又是中國航天發展歷史之中罕見一幕,也將名留青史,越快越好。

也讓大家看看中國航天員在月球上是否真的與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狀態一樣,那也解除了不少網友的「爭議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0d9e3d9b9e05b511f292edffb1bc8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