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後幾天,北方依舊會維持乾燥少雨高溫的格局,東北、華北累計升溫幅度將達到10到15度,30日,31日的最高氣溫河南、河北、山東一些地方將會突破25度,而東北也會突破20度。尤其是隨後幾天,東北的升溫最為突出。
從整個北方冬麥區來看,最低氣溫在東北,也有4度以上。這對冬小麥的順利返青和拔節相當有利。應該根據當地苗情以及土壤費力情況,科學施肥澆水,及時轉化冬小麥苗情,為拔節生長打好基礎。
不過,在河北的中南部,像邢台、邯鄲、保定、廊坊、衡水等地,麥田普遍墒情偏差,對冬小麥的拔節不利。前期降水持續偏少,應及時的澆水追肥,促進小麥苗情轉化。同時,做好冬小麥病蟲害的監測。
同時,還要控制好接下來大範圍降溫以及大範圍降水,對冬小麥的影響。從4月1日開始,未來的10天到14天時間內,尤其是4月1日到清明節期間,北方將會有一次明顯的氣溫下降過程。大部分地區降溫在6度到10度之間,部分地區降溫將會達到12度以上。尤其是黃淮西部、華北西部地區,將會出現大雨甚至暴雨,在新疆北部和內蒙古東部還會有中雪或者大雪。
氣溫驟降12度,對剛剛返青,正值拔節期的冬小麥來說,無疑是一次「倒春寒」的打擊。我們都知道,這個時期的小麥,營養和生長正值旺盛期,氣溫的回升對拔節期的順利很有影響。可春季就是這樣,春暖乍寒,天氣很不穩定,最少6度,最高12度的倒春寒,拔節期的冬小麥應該如何加強應對呢?
首先,通常情況下,小麥拔節期的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0度,氣溫過低能影響到麥穗發育,延長麥穗的分化時間,這樣會讓分化的小穗和小花增加,不利於大穗的形成。
其次,最適宜的拔節期溫度在12到16度之間,此次降溫幅度之大,讓我國主麥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偏低1到3度。加上帶來的長期陰雨天氣,都不利於大穗的形成。
再次,這次降溫幅度大,範圍廣,但除了東北等局部地區,大部分地區降溫後的平均氣溫,依舊在10度上下,但長期的降雨,會讓正處於生長狀態的小麥植株受到凍害,輕則葉片受傷,重則新返青拔節部分受損,待降水過後,很可能會整體打蔫或者枯萎,這類小麥植株如果不能及時補救,會讓冬小麥的抗病抗蟲害能力大打折扣,進而引發紋枯病等病症。
最後,要說的就是預防倒春寒的措施了。在倒春寒來前,及時澆水。冬小麥田的澆水可以調節地面空氣的溫度,增加土壤水分,讓土壤提前儲備熱量,提升地溫,有效減輕倒春寒影響。另外,對土壤板結的土地,及時補充有機肥,提高抗凍能力。如果時間來不及,也可以用海藻類或者胺基酸類葉面肥,對冬小麥進行頁面噴肥,增強冬小麥的整體抗寒性。對降溫後低於10度三天以上的地區,可以採取熏煙防凍的方式,減輕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