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這個酒店因魯迅火了100多年,遊客紛紛打卡:來一盤茴香豆

2022-09-16     蘇丹卿

原標題:紹興的這個酒店因魯迅火了100多年,遊客紛紛打卡:來一盤茴香豆

因一個人物、一部小說而名揚四方的酒店,位於浙江省紹興市的咸亨酒店不得不提。

在清光緒年間,咸亨酒店還是一間很普通的小酒店,是魯迅的堂叔周仲翔等人創辦,店主從「含弘廣大,品物咸亨」句中取「咸亨」兩字為店名,寓意酒店生意興隆,萬事亨通。

這是今天紹興最負盛名的百年老店,也因魯迅先生的小說《孔乙己》《風波》和《明天》而聞名中外。

但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孔乙己》,許多人來咸亨酒店「溫一碗醇香的黃酒,來一碟入味的茴香豆」大都是為尋找書中的人情風貌。

這個被魯迅多次提及的酒店,也早已成為紹興旅遊的一張名片。

今天的咸亨酒店內還掛著這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三月六日,孔乙己欠十九錢」。這短短十幾字頓時令人回憶無窮,也教人回味無窮。

當我來到酒店門前,看見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檯前擺著幾張簡單桌椅時,腦海里頓時蹦出了書中所描述的樣子:「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

臨街的店堂內擺放著幾張桌子,牆上掛著幾幅名人字畫。

其中一幅「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寫得頗為風趣,這是著名作家李准酒酣之際留下的,如此說來咸亨酒店的太雕酒果然不錯呢。

門前的銅人雕像大概就是孔乙己了。可惜我沒有給他拍一張特寫照。

據了解,咸亨酒店在當年創建後沒過多久就結業了。今天所見的咸亨酒店是「老店新開」,是1981年為紀念魯迅一百周年誕辰而重新修建的。它坐落在魯迅路中段,和魯迅紀念館同在一條街上。

酒店重新開業後,便吸引了無數名人大家、國際政要,他們在此品味紹興黃酒的醇香,還借著酒勁為咸亨酒店寫了對聯、詩詞以及畫作等。其中有不少作品被咸亨酒店收藏。顯然,咸亨酒店不僅僅是酒店,也是文學、藝術的殿堂,更是歷史的一種縮影。

當然,咸亨酒店的風味也是值得一品的。魯迅筆下的人情風貌於地道風物中可窺見一二。「紹興十碗頭」是今天咸亨酒店的招牌之一。

清嘉慶年間,紹興民間喜慶筵席以十碗大菜為盛,俗稱「十碗頭」,取其「十全齊美」之意,圓圓滿滿之祥兆,廣泛沿傳並盛行至今。

這一道菜在紹興的大大小小的酒樓都能吃到,但於咸亨酒店更地道、正宗。 它被認定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菜烹飪技藝」傳承保護基地。

「紹興十碗頭」則是有十道菜。在過去,這十道菜因宴客目的之不同,則有不同的內容、規格和類別,且需結合時令節氣,安排時令菜肴,可謂「百家百宴」。現如今的各個酒樓的十碗頭也並不完全一樣。

較為常見的菜品有紹什錦、扣肉、醋溜魚頭、金鉤白菜、 紹式小炒 、炒八寶菜、 紅燒慈姑等。這些美味中,大多離不開黃酒的滋養,比如魯迅筆下的咸香可口的扣肉。

除了「十碗頭」,糟雞、糟魚乾、醉蟹、醉腰花、醬鴨等這些糟醉風味的紹興菜也是咸亨酒店的招牌。但最經典的「過酒坯」還是茴香豆、咸煮花生和油炸臭豆腐。

而那深入人心的茴香豆實際上就是蠶豆,這在紹興市的大大小小的紹興菜酒樓中都會見到。它就像是書中的」孔乙己「一樣,有著」靈魂人物「般的角色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開胃菜。

臨近中午,咸亨酒店坐滿了客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三五成群地圍坐一起,慢飲細品,談天說地,讓人既陌生又親切,再現了魯迅筆下的古越風情。

有些食客即便不進入內堂吃飯,也要在臨街的店堂坐下,點一壺黃酒,上一盤茴香豆,足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6873c758bbac3d551dd1e50f0cf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