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等待第二個颱風來臨的時候,去看某平台的討論區。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天啊,怎麼那麼多人來自外省的IP在顯擺自己喝老白茶的心得:
上海的IP說:茶餅喝三年的,秋茶喝三年的,春茶則要喝五年以上的。
江蘇的IP說:散茶我覺得至少十年才好喝,至於餅茶,七年上以就可以了。
陝西的IP說:我只喝十年以上老白茶,不管散茶還是餅茶。
湖北的IP說:你們都喝老茶嗎,新茶難道就不好喝?
雲南的IP說:新茶沒內質,白茶只能喝五年以上的老茶,還要燜了喝才夠勁。
貴州的IP......
看完這些評論,我默默地打開了一個表格。
那裡面,是村姑陳和李麻花歷年存下來的老茶。
那上面,足足十年陳的老白茶,只有2012年的馬來餅;2013年的棗紅餅、紅藥餅;以及2013年的白毫銀針散茶(極少量)。
十年的老白茶,在村姑陳手上,也只有四款。其中餅茶三款,散茶僅一款。
就這幾樣茶,寶貝得不行,平時輕易不拿出來喝——這樣的稀世珍品,拿出來喝豈會不寫品鑑,而這些年,大家見村姑陳寫過這幾款老白茶的品鑑沒?
然而,就是這般稀缺的十年陳的老白茶,卻在網上,在某些IP的口裡,成為了尋常可得的,日常可見的,毫不稀罕的,口糧茶。
歐買糕。
這可是最頂級的炫富了。
這富炫得,連識茶無數的村姑陳,都禁不住羨慕三分。
《2》
大學的時候,宿舍里喜歡臥談。
熄燈之後,大家躺在床上,敷著面膜,聊著天。
聊的是化妝,美容,穿衣服。
嗯,我們學法律的女生也一樣愛美,雖然跟隔壁川外的妹子比起來,不是一個漂亮級的。
男生宿舍當然也會夜談。
不過談的大多是女生。
比如評論哪個女生長得美,哪個女生長得丑之類。
當然,更重要的是臆造自己之前的「情史」——想像出無數個前女友,每個都貌美如花,又溫柔善良,還小意溫存....
總之就是一朵解語花。
並且,每個前女友都是一朵解語花。
好像全世界的解語花,全集中到他一人面前,全被他摘了似的。
這人生,拿的簡直就是王炸的劇本。
無法不令同宿舍以及同樓棟的同學們,羨慕嫉妒恨。
《3》
天然美人因為不能量產,故而,為世人所艷羨,所嚮往。
真正老白茶亦是如此。
於是,才會出現拿美人YY的,拿老白茶YY的,各路英豪。
當年我們去福鼎的時候,2015-2016年,便已經收不到2012年之前的老白茶了。
2010的、2011的略有,但當時我們沒看上,就沒收。
再往前一些年份的,當時就已經是白茶巨無霸的龍頭企業裡面有,但人家怎麼肯輕易往外賣呢,龍頭企業財大氣粗,都囤下了。
那些年,我們走遍了福鼎的各大鄉鎮,能收的,看得上的,基本都收了。
沒收的,要麼是看不上,要麼是沒看上我們——覺得兩個小姑娘沒實力,不肯拿出來賣給我們。
那時候還沒這麼多成規模的茶廠,多的是小作坊,自己建房,小廠房,低產量的個體戶式做茶。
像老S那樣子擁有成型倉庫的也少,大多就是廠房裡辟一塊出來堆放成品茶。
有條件的有意識的,墊高十公分,沒條件的,直接放地上。
這些我們都有拍視頻,也有圖片做了記錄,如果要拍紀錄片,紀錄福鼎白茶的發展,倒是有許多原始資料可以貢獻。
說實話,現今的許多廠子,都是2018年之後建起來的,或者是2018年之後擴建的。
改天找找舊電腦,發一些當年各大鄉鎮的舊圖。
哪個廠是新建的,哪個廠早年就有,哪個廠早年是做紅茶的,哪個廠早年是做茉莉花茶的,哪個廠改建之前LOW到爆的,哪個廠是外地人從本地人手裡買的,買了多少錢......哪個品牌有真正老白茶,哪個品牌是新廠沒老茶,嗯,問我的電腦就知道了。
別想來砸我的電腦。
砸了也沒用,還有雲備份呢。
《4》
2016年去山上的時候,2012的馬來餅,還有三十多件。
我們以為來日方長,就沒全拿——當然也是因為囊中羞澀。
後來這茶很快就被茶農出光了——茶農是不囤貨的,他們年年做茶都需要現金流,把茶賣了,才有錢付下一個茶季的採茶工工資,以及收茶青的費用。
這是茶圈裡約定俗成的經營理念,六大茶類都差不多。
茶農的心思很簡單,巴不得自己家倉庫里空空的,那說明茶做得好,客源也廣,年年的新茶一做出來,便能銷個乾淨,賺得大把現金在手上。
這樣,下一季的成本有了,接下來便能多做些,再多賺一些錢,以改善生活——蓋屋,建廠,築倉,請工人擴大產量....這些,哪一項不需要錢呢。
SO,那些說自己家祖傳做白茶,倉庫里有十幾年老白茶的,這故事編得明顯就脫離了實際——祖傳做白茶的,請問「綠改紅」的時代,你家在做什麼茶?
說囤茶的更是荒謬。
很明顯小茶農不會這樣想,再有實力的茶農都不會有這種思維。
這明顯是茶商思維。
而當年,2015的時候,看好福鼎白茶還能有實力囤下貨的茶商,手指頭也能數得過來。
到今天,都是圈內有名有姓的大掌柜了。
才不是那起子近些年才註冊的小廠、在網上發貼賣茶的小販們可以冒認的。
《5》
早十幾年就有遠見,有眼光,並且還有實力能囤下大量白茶,只為留到十幾年之後再來賣個低價的茶掌柜,這簡直就是神一般存在啊。
以他今天的囤茶量(從2002年開始,每個年份都囤了茶,每個年份都囤了散茶與餅茶無數,還分為春季無數與秋季無數,還分為銀針無數牡丹無數壽眉無數).....這實力,這倉庫的容量,大約都可以跟幾大龍頭企業去別苗頭了吧。
他是穿越的吧。
他還是帶著金山穿越的吧。
他還是下凡來歷劫的吧,否則幹嘛不為賺錢,只做善事,十幾年辛苦囤下來的茶賣那麼便宜....
這樣的人如果遇上了,請果斷繞道吧。
否則你的腸胃就會成為他的試驗田,測試這種做舊方法會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測試這種做舊方式能騙過多少自詡精明的老茶客....
醫院裡有一種試藥員,專門為新研發出來的藥品做測試,測試臨床的反應,這是一種工作,是付費的。
但我們廣大的活躍在網際網路上以及線下茶葉店裡的試茶員,專門買做舊老白茶,還喜歡燜著喝煮紅了喝的人兒們,身體力行地用自己的腸胃在測試著各家各路的做舊老白茶,天長日久地遭受著嚯嚯不說,還要花錢!
大筆銀子砸下去,只為了喝到無數悶紅的,漚紅的,咖啡色老白茶。
請問,試藥員,試茶員,只差一字,為何境遇,卻差了這麼多呢?
嘆老天,真是不公啊。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