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等待的滋味

2023-10-11     觸樂

原標題:觸樂夜話:等待的滋味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端上來吧(圖/小羅)

昨天,我得知關注很久的《Colony Ship:A Post-Earth Role Playing Game》將於11月9日在Steam平台正式發售。這款遊戲有著和《星空》類似的背景,但它把遊戲尺度限定在了一艘星際飛船之中,非常值得期待。

這家開發商的上一款作品是大名鼎鼎的《頹廢年代》(The Age of Decadence)

我越來越覺得今年是個角色扮演遊戲超「大」年。除去即將發售的新遊戲,前段時間,我十分喜愛的《戰爭傳說》(Wartales)和《咒語力量:征服埃歐大陸》(SpellForce: Conquest of Eo)也迎來了重大更新。

出於工作上的原因,我沒法第一時間玩它們。但這不妨礙我感受到快樂。這是一種等待的快樂,我可以盡情享受等待的滋味,這種滋味想必大部分玩家都不會感到陌生。

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瞬間:出於各種原因,自己無法進入遊戲,只能望梅止渴。對大部分人而言,這種瞬間可能更多地發生在成年之前——因為要考大學,所以玩遊戲受到各種限制,只能偷偷在筆記本上作畫,或者看雜誌攻略來想像。

這種被壓抑的慾望,也常常在進入大學之後的幾個月內發泄一空。之後,一個人到底是喜歡電子遊戲,還是喜歡自由的感覺,就很明了了。

對我而言,我其實一直沒搞懂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電子遊戲。我對大部分純「玩」的遊戲都缺乏長久的興趣,更願意看書或者出去和人聊聊天。我偶爾喜歡玩社交遊戲,真正能讓我著迷的遊戲,常常是角色扮演遊戲或者沙盒類的創造遊戲,我喜歡把握敘事權,在遊戲中享有自由的感覺。

這種「症狀」在大學時就有徵兆。當時,我很迷戀《全面戰爭:戰錘2》,或者說,我很迷戀打開《全面戰爭:戰錘2》。

有那麼一段時間,每當夜深人靜,我就會坐在電腦前,陷入「想要玩一把『全戰戰錘』」跟「不行,下一回合天就亮了」的抉擇里。每當此時,我會先打開遊戲,然後在它加載的10分鐘里,開心地刷牙、洗臉、上廁所,心中滿懷美好希望。

就像錢鍾書說的一樣,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

等我洗漱完畢,再坐回電腦前時,主菜單已經加載出來了。然後,我會點進戰役,看看那些領主的個人動畫,對著背景腦補一會,再選個中意的進入遊戲,開始第二次載入。載入過程中,我靠在床上,閉著眼睛,繼續享受心中滿懷希望的快樂。

等加載完,我會全神貫注地看一遍開場動畫,接著看看錶,告訴自己:「原來已經這麼晚了呀,那還是明天再繼續玩吧。」最後滿懷著對明天的希望與今天的滿意,上床睡覺。

從這個角度上說,電子遊戲和書、影、音給我的意義是類似的,我喜歡的是它們之中能引發我想像的部分。所以我才會問自己:到底算不算喜歡電子遊戲?

起碼我喜歡今年的每個角色扮演大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d97ad29608d69ae2d78fd2d0d70f7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