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啥意思?說的啥講究?

2019-06-24     遙望的歷史

農村俗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啥意思?說的啥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在時間的洗禮之中,總結出很多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語句,這些語句積少成多,最終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俗語體系,大部分的俗語都和農業沾邊,有的幫助人們如何高產,也有一些幫助人們如何減少病蟲災害。

今天我們分享一句有關於農業採摘的俗語,作物的採摘並沒有想的簡單,這裡面也有很深的學問,值得我們去認真的學習,俗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這句俗語包含著很深的講究,也體現出我們的先輩們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

俗語的意思很簡單,在有露水的時候不要去採摘冬葵,在中午的時候不要去剪韭菜,俗語的意思一目了然,但是透過事物的現象來觀察其本質,我們就會知道先輩們的智慧,我們的先輩們為何要這樣說,我們來了解一下。

俗語的前半句,冬葵葉片上如果有露水時進行採摘,採摘之後的冬葵葉上殘留了大量的水分,時間一長之後,有露水的地方就會變成黑乎乎的一片,嚴重的甚至還會發霉,不能進行食用,產生極大的浪費,另外的一個原因則是採摘時,由於人工的原因,露水會滑落在冬葵莖與葉的斷裂處,就像是人的傷口一樣沾上水之後就會感染,會使整株植株的生長減緩,嚴重的影響產量,嚴重一些會使植株死亡。

先輩們常常在中午時分進行冬葵的採摘,這個時候的露水都被蒸發掉,葉上沒有殘留,極大的保證了植株的正常生長,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除了冬葵很多的植物也是一樣的,在有露水時進行採摘會對植株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俗語的後半句說的是韭菜這種植物,韭菜主要食用部位就是葉子,韭菜的葉片很長但是比較狹窄,採摘之後很容易失水,水分很難保存,在合適的時間採摘韭菜很重要。

中午時分,太陽光強烈,照在大地上,這時候空氣和地面的溫度很高,採摘下來的韭菜會很快萎蔫,失去活力,這樣的韭菜沒有水分,品相也不好,很少會有人們買單,就韭菜本身來說,割掉葉的韭菜,將自己的莖直接暴露在驕陽之下,不能及時適應這樣劇烈的溫度變化,很有可能被直接曬傷,慢慢的死亡。

和冬葵這樣的植物不同,農民們通常在清晨時分進行韭菜的採摘,這個時候割下來的韭菜上面沾著露水,看起來青翠欲滴,賣相很好,拿到集市上面,會引起人們的搶購。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在採摘的時候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可以聯繫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上面,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就像俗語說的這樣,在中午的時候強行割韭菜,這不但會損害韭菜,還沒有經濟效應,不值得去做,錯過清晨就只能等待下一天,即使採用人工方法創造一些陰涼的環境,也會造成損耗。

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很努力但是沒有任何價值,就像是在清晨採摘冬葵,滿是露水的冬葵很有可能一文不值,白白浪費人們的精力,很多的人們也是這樣,一直在錯誤的時間做著錯誤的事情,沒有任何價值。

努力也是需要方向的,一味的努力卻沒有方向就像是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最後是不會成功的,沒有任何的效果,應該經常反省總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P_vLGwBmyVoG_1ZwL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