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空間站航天員仍回不來,果然波音飛船明知有問題,還強行發射

2024-06-25     環球科學貓

果然又被不少人說中了!美國就是故意的,美媒公開指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的管理人員知道「星際航線」飛船搭載的火箭在發射前就存在燃料泄漏問題,仍強行將火箭發射升空,致使兩名太空人滯留至今。

看到沒?這完全是用生命在「飛行」了,這下回不來了。

那這兩位航天員在國際空間站還能夠待上多久?結果會怎麼樣?下面就詳細來看看。

果然波音飛船明知有問題,還強行發射

沒錯,對於波音飛船來說,的確能夠進行首次載人飛船發射,真的太不容易了,最初甚至不少人都認為,這一個項目完全要停擺了。

因為自從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大力發展商業載人航天,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4年從美國航天局獲得載人飛船項目合同,分別建造「星際客機」載人飛船和載人版「龍」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美國太空人。

結果呢?波音研究這一艘飛船拿得錢最多,還沒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先研究出來,這其實也引發了馬斯克的不滿。

在波音飛船進行首次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就公開說了——波音拿了NASA的42億美元,用了10多年時間來研製載人飛船,還沒能成功載人首飛,而SpaceX僅從NASA獲得了26億美元的飛船合同,則提前4年完成了載人龍飛船的研製,所以,波音這「一拖再拖」的毛病,引發了馬斯克的不滿。

當然,沒有辦法,其實從錢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NASA還是看好波音的,結果不給力,而且波音自從進行飛船的無人和載人試飛,因技術問題數次受挫、延宕多年,還蒙受約14億美元的損失,可以看看,這波音與SpaceX的確也不在一個級別上。不過話說回來,這兩艘飛船差別不是很大,實力相當。

「星際客機」——是波音公司研製的新一代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採用串聯雙艙構型,由乘員艙和服務艙構成。

其中乘員艙理論上可以重複使用10次,該飛船高5.03米,乘員艙直徑4.56米,發射質量13.2噸,最大載客7人,也可用於客貨混裝,具備60小時獨立飛行和210天停靠飛行能力。

龍飛船高達8.1米,直徑約4米,上行有效載荷6000公斤,下行有效載荷3000公斤,最多能同時容納7位航天員,是一架有效載荷量遠高於傳統太空飛行器的新型太空飛行器。

龍飛船——是SpaceX研究的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其直徑4米,全長8.1米,起飛質量12055千克,上行運力6600千克,飛船分為兩個艙段,分別為返回艙和貨艙。

它一次最多可以將7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在不對接的情況下可以獨立在太空中飛行一周,按照SPACEX對外公布的信息,載人型龍飛船可重複使用約10次。

所以,其實實力都是相差不大,不過波音研究的時間遠遠高於了SpaceX。

然而,這一次波音好不容易進行了首次載人飛船測試,結果在發射前就是問題不斷,發射後還是如此,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是波音,還是NASA都知道發射前有問題,還強行發射。

真的是令人驚訝,這不是拿航天員的命來玩,是在幹什麼,這的確有點過分了。

那波音飛船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按照美媒指出,在波音飛船發射前,NASA的官員們就知道存在氦氣泄漏問題,但NASA和波音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泄漏問題較小,不會對太空飛行器的安全構成威脅,火箭可以繼續發射。結果呢?

在發射之後,問題是越來越多,在火箭進入軌道後,又發生4次氦氣泄漏,比初期問題可能都要嚴峻很多,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什麼,那就是這一艘飛船的「一台推進器被認定為無法使用」。

這真的是一個「大坑」,推進器都沒有辦法使用,出現故障,還敢飛?真的是膽兒肥,真為這兩位航天員布奇·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士捏一把汗。

的確也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在對接過程之中,也是經歷了更長的時間,才實現成功對接。

好,這一切都是坎坷,結果呢?後續的問題又出大了,原計劃在上面待上8天,就返回,結果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問題,最初預計在6.13時段返回,結果不行,延期到在6.18時段返回,過後延期到6.22時段,然後再次延期到6.26時段,還是不行,繼續延期,所以,直接給了一個至少7月返回。

而部分美媒也說了,波音飛船的延期其實是「不固定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狀態,因為工程師們持續針對氦氣泄漏和推進器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和測試,返程日期仍無法確定。

所以,變得無期限模式了,也就是說,這一艘波音飛船無期限的延期,最終到什麼時候,可能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那波音航天員還能夠待多久?結果會怎麼樣?

從披露的情況來看,這兩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的時候,是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可以總計維持45天。

但是如果在45天這一艘飛船沒有解決問題的話,那只能想其他辦法了,這也就出現所謂的結果,那結果會怎麼樣?

第一、航天員繼續執行任務,跟國際空間站其他航天員共享其他食物,然後生存下去,等待波音飛船修復好,然後再回來。

第二、波音飛船如果修復不好,那只能請求龍飛船,俄聯盟號飛船幫助。不過,這兩家要來幫助送航天員回來,這還不是很好搞定的事情,沒有NASA出面,怕是不太行。

大家也看到了,馬斯克上面都還在抱怨,並且波音也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這個時候要他幫助,那還不費點口舌,這不可能,甚至還可能獲得一筆高額的資金,才願意去接回來,這主要看馬斯克如何想了。

而對於俄聯盟號來說,這比跟馬斯克打交道還困難一點,大家都知道,美俄之間摩擦不斷,雖然國際空間站還在合作。

但是美國斷了俄羅斯的「發動機供應」,俄制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是用在「星際客機」飛船配套的「阿特拉斯5」號運載火箭上,結果美國不買了,這也是此前說他們用一個少一個的原因。你說,你都不跟我合作了,我為何幫你?這就是道理。

所以,最終,最有可能在波音飛船無法徹底解決的情況之下,波音找美國宇航局出面,找馬斯克談一談。如果波音飛船解決了,那還好,直接坐回來,但對這兩位航天員所承受的壓力,我是不敢想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e56e6e49ba006681ed2f5c4c879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