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經歷過背叛的婚姻,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對於正在經歷背叛的人來說,會是比較關心的問題。
千人千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局,但大致而言,無非就是三種情況:
一種是背叛一方回歸婚姻和家庭,兩個人之間重修舊好,感情相當於經歷了一個大的波折,但波折之後,又回歸正軌;
第二種是基於某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背叛者,比如堅決要離婚,認為第三者才是真愛;也可能是遭遇背叛的人,無法忍受對方破壞底線,堅決斷舍離——然後雙方的感情確實已經破裂,沒有任何修復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雙方最後的結局,就是分手;
第三種是基於各種原因,兩個人沒有離婚,但是,感情也回不到以前,甚至兩個人貌合神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不掉,又過不好」,這種結局也是很常見的。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什麼樣的夫妻,最終會走向什麼樣的結局呢?我們按照剛才所列的三種結局,分三篇文章,為大家解讀分析這些問題。對應的,身處其中的人,也可以對照自己,然後預判自己可能會是什麼樣的結局;或者,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婚姻,最終的結局是某種模式,將要具備一些什麼條件和要求,自己將會面臨哪些功課。
我們先說第一種,重修舊好的——這也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甚至,幾乎是所有遭遇過背叛的人,最初一致的選擇。
能夠重修舊好,固然是一種理想化的結果,但是,能夠重修舊好的夫妻,確實少之又少,不僅需要具備「前置條件」——比如夫妻之間原先的感情基礎;更需要具備「後置條件」——比如雙方的情緒控制力,各自完成功課的能力等等。
重修舊好的前置條件,大概至少需要幾條:
第一,夫妻感情基礎比較好。
能否重修舊好,根本上還是一種感情的博弈結果,背叛是對感情的一種破壞——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消耗,那麼,是否消耗得起,取決於之前兩個人的感情「積蓄」,如果「積蓄」比較多,消耗少,重修舊好的機率就高;相反,如果兩個人之間感情基礎本來就不好,沒有什麼「積蓄」,基本上修復的可能性為零。
正是因為兩個人原本的感情基礎較好、較深,所以,當面臨選擇的時候,背叛者才會最終捨棄婚外關係,回歸婚姻家庭;而遭遇了背叛的人,也才會選擇去原諒對方,承受這些原本不該承受的痛苦和傷害。
第二、背叛的性質較輕,結果不嚴重。
背叛的性質和已經造成的結果,也是考量能否修復的一個重要指標。背叛的時間不長,頻次較低,背叛者和第三者之間只是一種「及時行樂」的關係,而沒有真正的感情,沒有什麼未來的規劃,等等,這些情況相對回頭的機率高。
相反,如果背叛者認為第三者才是自己的真愛,兩個人之間關係已經維持了很多年,「感情」很深,黏度很高,甚至一起「規划過」未來;在很多方面都有更深的勾連,那麼,這樣的情況,想要回頭,基本是不可能的,比如,雙方有大量的經濟往來和投入,深度資產混同;或是,都已經有了孩子之類的情況。
第三、雙方原先對各自都有「價值」,且這種「價值」也能得到對方的正視。
背叛當然是一種自私的行為,也是涉及三觀人品的事情,這點毋庸置疑。選擇了婚姻家庭,就需要對方婚姻家庭負起責任,這是做人起碼的底線——但是,現在很多人已經沒有這樣的底線意識了,也沒有這樣的責任心和自律。
從背叛者的角度看,當婚姻與背叛二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就是ta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那麼,反向思維一下,為什麼ta最終會選擇回頭呢——基本上,那麼背叛過的人,最終能夠選擇回頭,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們經過衡量,認為婚姻和原配的「價值」更高。
如果在背叛者看來,自己的原配一無是處,而婚外的人處處完美,ta自然就會覺得婚姻對自己不僅不是一種幸福,不僅不能「得利」,反而是一種負累,是在耽誤自己的幸福和前程。
所以,這裡有兩個問題很重要,第一是「價值」,第二是對「價值」的正視——很多時候,遭遇了感情背叛的人,其實「價值」並不低,但是,被背叛者忽視、無視、漠視了,對於這種情況,你想要「教育」ta,讓ta能夠正視你的好,懂得你的「價值」,往往都是徒勞的。
為什麼全職媽媽遭遇背叛的機率會高,且背叛者背叛之後,幾乎很難回頭,就是因為對方認為,全職媽媽是「我」養著的,且無視了全職媽媽為這個家庭付出的所有和一切。
從遭遇背叛一方的角度看,其實也是同樣的問題,那個背叛你的人在你心中的「價值」,也在決定著你最後的選擇,如果這個人在你看了,原本就一無是處,也沒什麼可取之處,平時對你也談不上多好,那麼,你是很難說法自己,卻原諒對方,去承受對方背叛的「苦」,你覺得根本不值得,一旦對方背叛了你,你只會選擇離婚,或者困於婚姻;但絕不會去嘗試修復,去諒解等等,因為,你覺得「ta不配」,而你也不會「作踐自己」。
下一篇,我們談談,感情和婚姻重修舊好的後置條件,相較前置條件而言,後置條件其實更重要,在婚姻發生了背叛之後,雙個人都需要基本哪些能力,完成哪些功課,才有可能得到那萬分之一的「和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