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可見「志願紅」 人人爭做「活雷鋒」
——寶塔區鳳凰山街道北苑社區不斷增強居民幸福感
傳承雷鋒精神,倡導志願服務。連日來,寶塔區鳳凰山街道北苑社區開展「學習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主題活動,在轄區廣場、學校、小區,隨處可見正在忙碌的「志願紅」。上門照顧老人、宣講健康知識、沿街清潔衛生……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一崗雙助」暖民心
「石老,您最近身體怎麼樣,有沒有按時吃藥?」3月13日上午,北苑社區助老員鄭小紅和志願者來到石歡迎老人家中,一見面就拉起了家常。快到中午飯點,鄭小紅提前準備了餃子餡,擀餃子皮、包餃子、拖地……她一邊與老人聊天,一邊熟練地做著家務。
居住在工行家屬院的石歡迎老人是位退伍老兵,今年82歲,身體還算硬朗。「社區的工作人員經常上門服務,給我們家幫了不少忙。平時有事了打個電話他們就來了,既有生活上的幫助,也有精神上的關懷,這些娃娃就是我們群眾身邊的『活雷鋒』。」石歡迎老人樂呵呵地說道。
近年來,北苑社區打造了「四站一中心」部室,全力為轄區居民提供棋牌、閱讀、用餐、休息等「親情式」服務,努力為轄區居民營造家庭般的和諧氛圍。此外,社區幹部和在職黨員認領群眾的「微心愿」、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傾心傾力服務轄區居民。
北苑社區地處老城區,轄區有32個小區,多為老舊家屬院,老年居民較多。經過走訪,北苑社區為轄區5戶8名群眾聘請了「助老員」,一方面為困難群體提供了便民服務和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也解決了零就業家庭的困難,實現了「一個崗位」幫扶「兩個困難家庭」,落實了「一崗雙助」的公益惠民政策。
「社區在了解到我們屬於零就業家庭後,為我申請了社區助老員工作,解決了我的實際困難,也幫助了轄區家庭困難的老人。在與老人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收穫了很多,感覺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鄭小紅說。
愛心義診送健康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容易出現眼花、眼乾、視物模糊等情況,一定要及時檢查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在北苑社區活動室,延安愛爾眼科醫院醫生馬路遙正在為轄區部分老年人進行眼健康知識講座。在講座結束後,還開展了「愛眼護眼,享健康生活」眼科義診活動。
由於部分老年居民年齡大、體質弱,不方便出門,在社區幹部的帶領下,馬路遙帶著醫療器械,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眼病普查、血壓測量以及老年健康知識宣傳,面對面、零距離的醫療服務,極大地增強了居民群眾的健康保健意識。
「您的眼睛好著了,血壓也在正常範圍,平時要多注意休息,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義診活動現場,馬路遙一邊檢查,一邊耐心叮囑白順英老人及其家屬。像這樣的上門義診活動,馬路遙醫生已經參加過多次。「尤其是針對轄區行動不便的老人,在有需要時上門服務,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及時送去社會的關懷與溫暖。」馬路遙說。
培育文明新風尚
「周邊的環境衛生好了,我們也能住得更加舒心、安心。」居民們紛紛對北苑社區的環境衛生工作豎起大拇指。
連日來,北苑社區網格員、黨員志願者聯合物業深入小區與居民「拉家常」「說家話」,引導居民落實綠色發展觀,幫助住戶清理小區內衛生死角、消防通道等,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溫馨提示小區住戶嚴禁私拉電線用於車輛充電。在社區網格員的帶動下,群眾積極參與,共清理衛生死角15處,拆除高樓「飛線」8戶。
「我在附近做環衛工作已經6年了,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幫助我打掃衛生,減輕了我的工作量。」工作人員的熱心舉動讓環衛工人張延琴很是感動。「我沒有文化,大字不識幾個,社區工作人員幫我給孫子輔導作業,填寫各種表格,雖然都是些小事,但確實幫了我很多忙,讓我感到很溫暖。」張艷琴說。
踐行雷鋒精神,要從娃娃抓起。北苑社區黨總支還聯合延安希望小學團工委,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實踐活動,孩子們主動拿起清潔工手中的掃把清理衛生,清除野廣告。在社區網格員的帶領下,孩子們指導沿街商鋪將貨物規範擺放;在交警的引導下,孩子們指導車輛禮讓行人……通過各種實踐行動,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近年來,北苑社區先後獲評2020年度陝西省志願服務「四個最美(佳)」志願服務社區、陝西省學雷鋒示範點,讓雷鋒精神在轄區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我們社區將立足本職崗位,將服務居民放在第一位,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更好地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伍,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北苑社區黨總支書記野媛媛說。(記者 賀秋平 曹寧寧)
來源:延安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