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提高生育率成為全球性政策課題

2024-11-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11月3日刊登文章,分析全球各國政府採取的鼓勵生育的措施,以及何種措施對提高生育率是有效的。文章編譯如下:

全球大多數地區的生育率正在下降,而人口正在老齡化。曾經富裕國家首當其衝,如今這也正在成為低收入國家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採取措施鼓勵生育。

早在20世紀70年代,許多富裕國家的生育率就已下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2.1個孩子,甚至低於這一水平。如今,連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生育率也低於這一水平。根據聯合國今年公布的數據,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25。韓國的情況最糟,平均每名婦女生育約1.1個孩子。

中國直到不久前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曾經將出生率上升而非下降視作問題。但到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60年來的首次減少。到2023年,印度已超越中國成為人口第一大國。然而,新晉人口第一大國也有人口問題。到21世紀20年代初,印度的生育率已低於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北非和中東的人口數據也在下降。在地區層面,事實上只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例外。但許多專家認為,那裡的情況也將扭轉。人口變化其實已在發生。該地區的平均生育率從1990年的6.3下降到2019年的4.3。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在該地區採取現代避孕措施的婦女已達34.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赫蘇斯·費爾南德斯-比利亞韋德說,人口寒冬即將來臨。據聯合國預測,到21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將達到103億(目前約為82億)的峰值,之後開始趨於減少。

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對這種形勢感到擔憂。畢竟出生率下降導致勞動力減少和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人口老齡化,養老金制度的負擔會加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預測,到2050年,歐洲和東亞一些國家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40%左右。

不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家拉起鼓勵生育的旗幟,出台旨在刺激出生率的措施。根據聯合國2021年的報告,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家(55個國家)採取此類措施,尤其是在歐洲和亞洲。

日本可能是在嘗試刺激生育率方面經驗最深厚的國家,但並不太成功。匈牙利在扶持家庭方面的總支出約占GDP的3%,而這一比例在未來幾年可能上升到5%。儘管匈牙利受到廣泛讚譽,但相關措施的效果也不理想。

全球各國政府採取的主要積極措施可分為三類:提供福利和優惠、低貸款利率、生育津貼;建立幫助父母在繼續工作的同時撫養子女的基礎設施,如託兒所、幼兒園,鼓勵父親休陪產假可算在此類;開展生育宣傳活動。

對於全球各國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專家沒有統一的解釋,他們也不清楚究竟什麼措施對提高生育率是有效的。但是,許多專家指出,生育率受經濟蕭條、年輕人失業率高以及年輕人長期與父母生活等因素的影響。

科學家和公眾將生育率下降歸咎於各種原因,包括關於何為正常的生活質量和應當多麼嚴肅地對待養育孩子的新觀念、城市化、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年輕人對性和人際關係的興趣普遍下降。

生育率問題是各國在政治層面進行激烈辯論的焦點。保守派政治家將指標下降歸罪於「自由個人主義」。許多左翼人士說,當今世界的不穩定和不平等加劇,人們對未來的信心下降,因為就業不穩定(即沒有長期勞務合同)、租房居住和退休前景堪憂的現象蔓延。

非政府組織全球老齡化研究所負責人理察·傑克遜指出,一旦生育率下降,社會價值觀就會發生變化。而影響這些進程是非常困難的。他說:「在你的同事、同齡人和鄰居中,你看到的孩子越少,整體社會氛圍的變化就越大。」

許多人口學家認為,有些措施還是能夠產生積極影響。例如,為生育第二個及更多孩子直接發放獎金,總體上有些用處。

在這方面法國是榜樣。它是生育率最高的歐洲國家(每名婦女生育1.8個孩子)。從生育第二個孩子起,國家就開始提供補助,如果有三個或以上的孩子,這筆費用和各種福利會增加。但是許多人口學家承認,法國採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與其他歐洲國家大同小異,因此出生率較高的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謎。

專家認為,與鼓勵生育相關的種種謎團和矛盾並不能成為放棄它的理由。即使有看似明確的數據表明,刺激生育率的措施沒有令生育率上升,也不一定意味著這些措施完全不起作用。(編譯/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