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大摩財經
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多年來一直穩坐中國乃至亞洲女首富的寶座,但隨著地產市場和地產股從去年開始進入下滑曲線,她的地位開始動搖。碧桂園股價在2021年下跌31%的基礎上,今年再度大跌約57%,一年多時間損失七成市值, 楊惠妍的財富也由2021年6月的340億美元大幅縮水至百億美元。
官網資料顯示,恆力集團主營煉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紡織等產業, 2021年營收高達7323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67位,中國企業500強第2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位,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化工企業。恆力集團擁有全球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纖維生產基地和織造企業之一,員工達12萬人。
2021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范紅衛和陳建華夫婦以2600億元的財富,問鼎江蘇首富。最新的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上,范紅衛家族以160億美元財富,在全球富豪中排在第108位,也是中國最新女首富。龍湖的吳亞軍、碧桂園的楊惠妍以113億美元、106億美元財富緊隨其後。最新的彭博億萬富豪實時排行榜上,范紅衛以113億美元略超過楊惠妍的110億美元,吳亞軍則以97.7億美元再次之。
白手起家女強人
陳建華、范紅衛夫婦積累財富的經歷非常傳奇。
現年55歲的 范紅衛年輕時曾是一家紡織廠的會計。上世紀90年代, 范紅衛和陳建華夫婦接盤了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工廠,不斷擴大紡織廠規模,逐漸成為當地的行業領頭羊。新世紀初,范紅衛夫婦又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成立了化纖廠。
2003年, 陳建華、范紅衛夫婦將旗下產業整合組建了恆力集團,逐漸做大煉油石化等生意。2016年3月,恆力化纖借殼「 大橡塑」上市,並於2018年將大型石油煉化項目和PTA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恆力石化就此誕生。
與許多民企夫人隱居幕後不同,范紅衛一直活躍在恆力集團業務一線,在「恆力系」核心上市平台恆力石化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6年,陳建華一度傳出失聯消息。彼時還未完成更名的大橡塑收到上交所問詢,要求公司就「有媒體報道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建華協助調查是否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進行核實。 大橡塑回應稱,陳建華僅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同時表示範紅衛全面負責上市公司生產經營。
恆力集團由陳建華、范紅衛夫婦共同持有,恆力集團進一步持有恆力石化29.84%股權,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范紅衛通過恆能投資持有恆力石化21.29%股權,個人持有12.59%,加上其他一致行動人持有的股權,陳建華、范紅衛夫婦共持有恆力石化74.73%股權。
恆力石化最新股價19.89元,較2021年初的歷史高價已跌去50%多,最新市值1400億元。但相比之下,碧桂園股價下跌更為慘烈,這也是范紅衛反超楊惠妍登頂中國女首富的核心原因。
恆力石化上市後,加速擴大產能,特別是2019年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帶動了恆力石化業績的迅猛增長。
2019年至2021年,恆力石化營收分別為1007.8億元、1523.7億元和1980億元,同期歸母凈利分別為100.3億元、134.6億元和155.3億元。
不過,恆力石化所屬的石化和煉化行業周期性較為明顯,盈利能力受上游的原油和煤炭價格影響較大,且市場競爭加劇,從去年開始業績增速明顯下降。2022年一季度,恆力石化營收534億元,同比微增0.31%,歸母凈利潤42.2元,同比增2.71%。
恆力石化完成借殼上市後,多年來一直大手筆分紅,累計現金分紅約110億元。2022年5月披露的最新分紅方案顯示,恆力石化將拿出71.1億元進行現金分紅,占年度凈利潤的45.2%,范紅衛夫婦今年可到手50多億元。
不過大手筆分紅的背面是恆力石化的流動性壓力。按照2021年財報,恆力石化總資產2100億元(占恆力集團總資產超過七成),有息負債約1134億元,其中短期負債約610億元,但帳面貨幣資金僅約160億元,流動資產合計652億元。
資本布局
恆力集團在主業之外,近年來頻頻展開資本和金融布局。
松發股份主要產品是各種日用陶瓷,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8月,恆力集團從松發股份創始人林道藩手中受讓了29.91%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陳建華、范紅衛夫婦成為松發股份新的實控人。 截至目前,松發股份市值22.7億元,恆力集團持有松發股份30.14%股權。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上遊行業之一,隨著房地產行業整體進入調整期,松發股份業績也隨之下滑。2018年至2020年,松發股份營收分別為5.91億元、5.8億元、4.63億元,期間歸母凈利分別為3763萬元、2841萬元和161.9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松發股份在2017年進行了多元化轉型,年內增資了增資凡學教育,參股明師教育,控股醍醐兄弟,在線上線下教育進行了多個領域的布局。此後,線上教育業務在營收中占比逐漸加大,成為僅次於陶瓷業務的第二大業務線。
2021年受「雙減」政策影響,校外培訓基本停擺,松發股份對醍醐兄弟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損失2.11億元。由此也造成松發股份當年由盈轉虧:2021年營收4.03億元,凈虧損達到3.09億元。
2022年,松發股份的業績依舊低迷,預計上半年凈虧損3450萬元至4285萬元。松發股份將今年的業績虧損歸因於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直接成本上升,以及疫情影響產品運輸等。
A股分拆上市潮中,「恆力系」也不甘落伍,拋出了分拆旗下康輝新材上市的計劃,但暫時還未成功。2022年4月,恆力石化公告表示欲分拆康輝新材,與A股上市公司大連熱電重組上市。假設完成,恆力石化將成為大連熱電的控股股東。不過,大連熱電 由於存在資金被控股股東占用情形,該交易公布不到兩周就宣告夭折。
恆力集團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也較引人關注。
2020年4月,無錫錫商銀行作為江蘇第二家民營銀行正式開業,恆力集團旗下的恆科新材料是發起人之一。當年底,恆力集團旗下恆科新材料耗資2.8億元,通過司法拍賣競得錫商銀行2.8億元對應股權,這部分股權原本由江蘇澄星集團持有。恆科新材料原本持有錫商銀行9.99%股權,為並列第三大股東,接盤澄星集團持股後,將成為錫商銀行第二大股東。不過,恆科新材料目前仍處於股東資格監管報批程序中,工商變更尚未完成。
恆力集團還有一家小貸公司「蘇南小貸」。蘇南小貸成立於2009年,主要面向「三農」發放貸款、提供融資性擔保、開展金融機構業務代理以及其他業務。恆力集團持有蘇南小貸40%股權,為第一大股東。
從恆力集團層面看,其2021年末總資產約2800多億元,有息負債約1400億元,當年營收由不足1800億元增至2037億元,但凈利從156億元下滑至1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