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杯飲風月,同醉與何人?

2023-09-27     觀歌觀舞

原標題:舉杯飲風月,同醉與何人?

舉杯見月便與月共飲,側耳聽風便與風同醉。高士、雅士之飲,應當如是。酒為天地自然偶得之妙物,人乃天地精粹、萬物靈長,人與酒的相遇,本就是一件無需他物參與就可以相得益彰的妙事。

但是從古至今漫長歲月,一幅「飲酒圖」上若是只有一人獨舉一酒杯,難免顯得有些寂寥冷清。而酒恰恰又是極具包容海納品質的,舉凡自然萬物、世間萬事,皆可入酒。無論是清風明月、花鳥魚蟲,還是炎涼世態、悲喜哀樂,都可以成為「飲酒」這一幅千古畫卷上最為引人注目的的註腳之一。

醉酒聽風,是雅致絕倫的雅士之行。風來自自然山林之中,是天地萬物的呼吸。它天然得不帶有任何俗世的名利氣息,億萬年以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天地間最為乾淨的事物之一。酣醉的酒客在臥眠之際聽著風聲和雨聲,這是莫大的安寧。

恰如現代詩人戴望舒那一句:「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口腹之中仍然殘留著美酒的醇香滋味,身旁和耳畔又有絲絲縷縷清風拂過,即便是飲酒未到深處,得遇此等閒適寧靜之景,又焉能有不醉之理?

酒客之所以舉杯,是為了撫慰自己內心的不平;而酒客在大醉之後選擇落杯,大多時候是為了讓自己更深地沉浸在自己身側飄拂過的淡淡微風中。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醉之後,酒客的身心都會陷入一種舒緩而安定的狀態中,不同於飲酒之時的暢快和狂放,此時酒客的內心在經歷了飲酒前的不平與憤懣,也經歷了飲酒之時的意氣縱橫,身體和精神都由高度緊張和亢奮轉向了重重的疲憊和睏乏。

他們需要休息,需要享受飲酒帶給自己的最後一種享受:舒緩、麻醉、放鬆、沉睡。在一種全然放鬆警惕的坦蕩中慢慢睡去,忘記自己昨日的憂愁,也忘記酒桌上的酣暢與疲憊,心神仿佛回到了孩童時期,仿佛是剛剛被母親放到安全舒適的搖籃之中。

他們需要的只是閉眼,然後慢慢忘記眼前和心中的一切煩憂苦悶,只需要沉沉地睡去,就那樣不帶著一絲憂慮地進入夢鄉。所以,也可以這麼說:醉酒臥眠才是酒客飲酒時最想要達到的目的。

酒客舉杯,是解開自己身上束縛著的沉沉負擔,想要在酣醉中讓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清風明月之中、萬物自然之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154fce7767ddee97a5947aba1511c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