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5000億營收,湖北將實施六大行動發展紡織服裝產業
紡織服裝產業是湖北傳統支柱產業,是民生基礎產業、時尚消費產業、國際比較優勢產業,也是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中10個營收要過5000億元的產業之一。
10月1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進『鏈長+鏈主+鏈創』機制 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介紹湖北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鏈相關情況。
數據顯示,2022年,湖北省紡織服裝產業擁有規上企業1651家,實現營業收入3358.6億元,位居全國第5位,比2021年前進1位,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為6.7%,是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主要產品紗、布的產量分別為342.5萬噸、51.36億米,均居全國第3位。
以「三鏈」機制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高地,是推動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任務清單
2023年以來,湖北深入實施「鏈長+鏈主+鏈創」工作機制,統籌謀劃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現代紡織服裝列為9條新興特色產業鏈之一,加快推動轉型升級。
通過「三鏈」融合,創新機制,由分管副省長擔任產業鏈鏈長,領銜推進;愛帝集團、華紡供應鏈公司等作為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中紡聯、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作為鏈創機構,科研支撐。
同時,湖北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出台《湖北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
在發展目標上,《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上紡織服裝企業營業收入達到5000億元,其中,棉紡織業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服裝服飾業營業收入達1500億元,產業用紡織品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
《方案》已明確未來三年,湖北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工作舉措。
一是招商引資匯智行動。制定招商地圖,實施精準招商。重點支持荊州、黃岡等對口江浙的印染和化纖,襄陽等對口江蘇的家紡,十堰、仙桃、天門、荊門、孝感等對口廣東的服裝,陽新、雲夢等對口福建的皮草、製鞋,開展精準招商。
二是空間布局優化行動。打造江漢平原「一大產業集群」,武漢「一個龍頭」,孝感、襄陽「兩個千億市」,荊州、黃岡「兩大印染基地化纖基地」,聚力發展15個以上「塊狀經濟」的「11223N」地區產業布局,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協同發力。
三是供給鏈體系重塑行動。以華紡供應鏈公司為重點,建設供應鏈平台,整合產業上下遊資源,實現互惠共享。以黃陂區為主陣地建設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在荊州建設化纖及針織面料交易市場,在潛江建設紡織服裝面輔料物流市場,將仙桃建成國內最大的產業用紡織品國際交易市場。
四是漢派服裝重振行動。將武漢建設成服裝創意設計策源地、營銷展示平台和品牌服裝企業總部聚集地。在武漢周邊市縣布局發展時尚女裝、商務男裝、嬰童裝、戶外服等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城名鎮,打造優勢產能集聚區,支撐漢派服裝提質擴容。定期舉辦中國服裝大會、漢正街時裝節、武漢時裝周等時尚活動;定期舉辦漢派服裝品牌發布推廣會,樹立一批漢派服裝品牌標杆。
五是技改煥新行動。用三年時間實施1000項紡織服裝重大技改項目,遴選100項省級示範項目,帶動湖北省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六是技術創新驅動行動。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龍頭企業提升研發能力,建設一批公共技術創新服務機構和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發揮科技創新
引領支撐作用
當前,供應鏈對促進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作用愈加凸顯。樹立供應鏈思維,大力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是發展壯大湖北紡織服裝產業的思想基礎。
為進一步推動湖北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良性發展,構建「互生、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格局,湖北以華紡供應鏈公司為重點,建設供應鏈平台,整合產業上下遊資源,實現互惠共享。
華紡鏈致力於以湖北為核心,在全國、全球範圍內開展紡織服裝產業相關業務,承擔著打造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鏈主」企業的重要責任,為湖北紡織服裝供應鏈提供補鏈、強鏈、延鏈支持,促進全省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
湖北華紡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志平介紹,目前華紡鏈重點圍繞智能交易、數字工廠、智慧供應鏈三個方面開展服務。
智能交易方面,不斷加深對湖北各地市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現狀及難點的感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結合當地產業特質針對性開展相關業務。
數字工廠方面,持續發力做好傳統工廠智能化數字系統的升級改造,探索數字化場景的創新運用,提升企業數據平台化實時管理水平。
智慧供應鏈方面,聯合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融資解決方案,並基於不同企業的業務場景,推出供應鏈產品,助力企業提升融資效率,實現業務有效運轉;與中紡聯檢、國家紡織面料館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建設成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武漢)與國家紡織面料館武漢分館,致力於成為華中地區最高標準的紡織服裝檢測基地,厚植延鏈補鏈力度。
與此同時,以推動湖北品牌發展為信念,打造有影響力的湖北品牌馳名形象為目標,華紡鏈還推動設計師合作業務落地,提升「漢派服裝」設計創意能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將「科技、時尚、綠色」確定為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對此,《方案》提出,要實施技術創新行動,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圍繞高性能纖維、功能性纖維等新材料加強研發攻關與產業化應用,推動延鏈強鏈,打造未來紡織產業創新的策源地,建設未來紡織產業的先行區。
來源:長江商報、 紡道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