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賣魚、合作社 特色農業靈活轉身

2020-03-25     中國水產養殖網

3月24日清晨6時,廣東珠海拱北口岸關閘開放通關,滿載著新鮮水產、蔬果、活禽畜的大貨車通過「鮮活產品綠色通道」檢驗,輸入澳門市場。

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疫情期間,特色農業——水產養殖業一度受到影響。如何讓魚兒順利「游」上人們餐桌?網際網路零售、「抱團取暖」……珠海「養魚人」轉變思路,在危機中迅速轉身,尋找新市場。

魚兒融入電商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珠海斗門白蕉鎮是著名的「中國海鱸之鄉」,受疫情影響,海鱸魚銷售一度跌入低迷。「超市、批發市場、餐飲連鎖,這三大渠道往年春節正是銷售高峰,今年幾乎沒動。」珠海海鱸魚龍頭企業廣東強競農業集團董事長劉強表示。怎麼辦?「開闢網際網路零售渠道,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將水產養殖產品加入電商行列。」劉強下定決心。

今年2月初,廣東強競農業集團迅速開發出「漁你分享」小程序,目前已推出3個版本。截至目前,每日訂單達到1000多單,日銷售額將近20萬元。劉強透露:「預計4月份訂單量將突破10000單,日營業額也會達到100萬元。」

除了開發自有小程序,強競農業今年一月份包裝自有品牌,入駐京東。旗艦店上線首月,銷售已突破10萬元,並以每天100%的增長率迅猛發展。

疫情讓傳統線下場景失靈,但是與電商相結合,強競農業看到了社區團購的新空間。他們開發的「漁樂到家」項目預計今年五六月份落地;計劃在各大社區投放冰櫃,每天定點配送,人們網上自助下單,社區定點取貨。

「放棄野味,漁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對於珠海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劉強懷抱信心。

合作社抱團取暖

珠海金灣是著名的「中國黃立魚之鄉」,疫情之下,黃立魚「養魚人」主動出擊,「抱團」加入合作社,合力在危機中尋找新生機。

3月12日早上7點45分,滿載著1千多斤黃立魚的水產養殖車從珠海金灣大林養殖戶朱宇的魚塘里駛出來,這是朱宇的第一車魚。十幾個前來幫忙的養殖戶,從早晨5點多就開始忙活。拉網,刮塘,撈魚,運魚,稱重,冰鮮……短暫的休息後,他們還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撈魚。當天上午,塘里6千多斤的魚將全部清出來,冰鮮後坐上開往福建、浙江的水產運輸車,游上市民的餐桌。

疫情影響下,單打獨鬥的養殖戶在養殖策略、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劣勢凸顯,所幸,朱宇的選擇是加入合作社。朱宇所在的悅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就是珠海金灣大林片區養殖戶抱團取暖的大家庭。該合作社成員現有53戶,養殖面積約3000畝,合作社通過技術、魚藥、飼料統一供應,積極對接銷售市場,指導養殖戶儘量在疫情下減少損失。

據悅農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小龍介紹,目前黃立魚水產養殖已經全面復工。「前景肯定越來越好。」朱宇分析。(出處:羊城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uj_EXEBfwtFQPkdqj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