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新規下「撤單」量創新高 年內超200家企業終止上市

2024-06-12     第一財經

[ 202家IPO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均值為24億元、凈利潤均值為1億元。有13家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虧損,其中11家來自科創板,1家來自上證主板,1家來自北交所。 ]

「撤單潮」愈演愈烈。6月以來,滬深北三交易所已有24家企業終止IPO。

第一財經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年內,已有超200家擬上市企業終止IPO(包括撤回、審核未通過等,下同),數量創歷史新高。

對此,深圳大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諮詢專家譚格非對第一財經表示,受業績表現、發行上市新規等因素的影響,較高的終止審核數量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常態,這也是IPO新秩序重建的過程。

終止審核數量創新高

2月份以來,擬IPO企業的撤單量悄然增加,並呈現出逐月遞增的態勢。截至6月10日,年內已有202家企業終止IPO,遠超2023年上半年的122家,以及2022年上半年的136家。

從終止企業的擬上市板分布情況來看,上證主板41家、深證主板29家、科創板34家、創業板53家、北交所45家。

在這202家企業中,有3家排隊已超1000天,分別為深圳市景創科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景創科技」)、東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六淳科技」)、寧波博菱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菱電器」)。

值得注意的是,這3家企業此前均已過會。比如,景創科技於2022年8月過會、六淳科技於2022年7月27日過會、博菱電器於2022年11月4日過會。但過會後,這3家企業一直未提交註冊,直至終止審核。

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已過會企業主動撤回IPO材料的案例逐漸增多,除了上述3家外,華一股份、浙江控閥、歌爾微、先正達、聚合科技等也屬於類似的情況。

來自東莞的思索技術創造了全面註冊制實施後最快撤回紀錄,從2023年12月28日獲交易所受理到2024年1月26日申請撤回,前後僅短短29天,被稱為IPO最快「閃退」。

對於終止審核企業數量的明顯增加,譚格非表示,經濟環境對企業經營狀況影響較大,業績表現作為企業重要的基本面之一,是監管關注的重點。營收、利潤不穩定,業績無法保證持續增長,是當下企業主動終止IPO的主因。

隨著發行上市新規的頒布與執行,審核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如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將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一些存在瑕疵、不符合新規要求或者在新的審核環境下需要增補、調整的企業也只能撤單,不排除部分企業後續會擇機再度申報或轉道IPO。」譚格非說。

新規實施,部分企業未「達標」

4月30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發行上市新規,內容包括強化嚴把市場入口關,提高發行上市財務指標,完善板塊定位要求,強化財務真實性審核,加大現場督導力度,規範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壓緊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等。

其中,在發行上市財務指標方面,主要是將主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最近三年累計凈利潤指標由1.5億元提高至2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指標由6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指標由1億元提升至2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指標由10億元提升至15億元;將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最近兩年凈利潤指標由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並新增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等。

從財務業績來看,上述202家IPO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均值為24億元、凈利潤均值為1億元。有13家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虧損,其中11家來自科創板,1家來自上證主板,1家來自北交所。

主板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值為1.69億元,其中,有23家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低於1億元。創業板終止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值為1.2億元,其中,有8家企業最新一會計年度的凈利潤低於6000萬元。

例如,5月8日撤單的唐興科技選擇創業板上市標準一,但該公司最新會計年度(2022年)扣非後凈利潤為5970.24萬元,低於6000萬元。

6月10日撤單的元澄科技最新會計年度(2022年)扣非後凈利潤為5065.57萬元,同樣低於6000萬元。而且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扣非後凈利潤僅1437.67萬元,與全年6000萬元的門檻相去甚遠。

對擬上市企業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行為的監管是本次發行上市新規的一大亮點,事實上,在此之前,已有個別擬上市企業因大額分紅行為而引起市場爭議和廣泛討論。

根據上市新規明確的突擊「清倉式」分紅的具體標準,即: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80%;或者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50%且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億元,同時募集資金中補流和還貸合計比例高於20%。

在新規發布後,多家企業或因觸及了該「紅線」而撤單。比如,5月9日終止審核的英特派,報告期內累計現金分紅3.52億元,凈利潤合計3.94億元,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的比例高達89%。另外,該公司計劃IPO募資10.96億元,其中有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占比達到27%。

6月3日終止審核的中智股份,報告期內現金分紅35.37億元,同期累計凈利潤僅31.72億元,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的比例已達到111.50%。同時,該公司計劃IPO募資37.42億元,其中有8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占比21.38%,同樣觸及了分紅「紅線」。

另外,4月24日終止審核的捷翼科技,報告期內現金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之和的95%;4月26日終止審核的長城精工,報告期內現金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之和的8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e1aed73e6dff8c3e18dabf67cf1a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