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了幼小銜接,孩子依舊不優秀?這篇文章說透了

2023-06-24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為什麼上了幼小銜接,孩子依舊不優秀?這篇文章說透了

小寶幼兒園已經確定下周一開畢業典禮,要求家長和孩子盛裝出席。

是的,這是小寶人生中的第一個畢業典禮,值得慎重對待、紀念、珍惜和回憶,不過這段時間,小寶班級的家長群里,卻瀰漫著焦慮的味道。

父母們紛紛相互交流,這個假期是否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這個假期要怎樣帶孩子度過一段有意義的學習時光……

小寶回到家裡也懵懵懂懂的說,班裡的小朋友們日漸減少,有些小朋友直接去上小學的課,有些小朋友的興趣班很多,不到放學就接走……

而我接小寶放學的時候,感覺也非常明顯,過去需要站三四排的小朋友們,如今一兩排就搞定了;過去烏泱泱的家長隊伍,如今也是稀稀拉拉的在陽光下排成一排……

幼升小,對孩子來講,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歷程,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場莫須有的煎熬。總是擔心這個小小的傢伙能否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總是焦慮這個小小的人兒能否在新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唉,真的是天下可憐父母心啊!

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已經上了幼小銜接卻完全沒有成效?

我們過去常常會說,要贏在起跑線上。可是起跑線究竟在哪裡呢?

很多小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已經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了小學一年級甚至二年級的各科知識,可是在小學生活真正開啟,卻發現孩子依舊無所事時,不像自己想像中那般美好;

而有些父母則在親自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因為方法的不得當,引發了孩子的逃避心理,欲速卻不達。

父母這麼努力,孩子卻依舊不優秀,問題在哪裡?

事實上,父母需要先判斷,孩子的幼小銜接,究竟在銜接什麼?是小學的學業知識,還是小學的課堂規則?用「搶跑」的步伐,在後面助推孩子,以犧牲孩子的遊戲時間和休息時間進行緊鑼密鼓的學習,這種是非常短視的做法,對孩子的發展完全沒有益處。

幼小銜接,之所以叫做「銜接」,往往是一個階段連接一個階段,上階段是下階段的基礎,下階段是上階段的延伸,這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與孩子的成長發育息息相關。

因此,上了幼小銜接,在小學依舊不優秀的原因不過如此:

1、讓孩子提前學小學的知識,而不是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品質。

知識的習得,是一種教授的過程,有人教,有人學,達成一種知識的傳承和延續。這種過程往往是沒有太多的延展性,就像鳥媽媽在哺育雛鳥,只需要把小蟲子抓過來放進小鳥的嘴巴里,小鳥吃了蟲子,得到營養,從而長大。

而學習品質,則是通過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持續性。好的學習品質,能夠讓孩子正向的、積極的發展。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品質就是「漁」,而知識則是「魚」,分清了這兩者的關係,才能更好的輔導孩子。

2、讓孩子熟悉、配合小學的課堂規則,卻忽略孩子自身的發展軌跡

孩子了解課堂規則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課堂規則,我們在沒有深入到學校之前,是沒有辦法完全和學校的要求達成一致的。

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根據自身的發展軌跡,做好自己,一個懂規矩、有禮貌的自己。

比如上課舉手回答問題,是一個課堂規則,同時也是一種規矩和禮貌,是對老師尊重的表現。因此當孩子知道遇到問題需要提問的時候,要提前徵得別人的同意,這樣他自然而然就明白上課回答問題或有其他需求,要先舉手示意老師。

這就是規矩和禮貌,而不僅僅是課堂規則。

至於什麼時候寫作業、如何交作業,這是課堂規則,留給老師具體安排和布置。而如何和同學和睦相處,如何更好的表現自己,就是為人處世的規則,也是做好自己的規則。

因此對於幼升小的孩子,單純的學習知識,不如在生活中探索和學習。

例如,時間的概念,從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開始,早晨幾點鐘上學,晚上幾點回家等等;

數字的概念,從孩子的身高學會尺度的衡量標準,從孩子的體重學會重量的衡量標準;從購物的過程中,通過錢的數字,了解到價格、價值、以及算術等等;

外出旅行,從不同的交通工具,了解不同的速度,從而有了時間與速度的關係……

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提升孩子的知識儲備。

幼升小,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實戰鍛鍊。但願我們的孩子可以勇敢的邁出人生這一步,贏得新的開始;也祝福我們的父母能夠如願以償,早日放下焦慮,放鬆心態陪伴孩子一路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ea555ce39adf34c5f5cea29a371c2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