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周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2017年人口已超過14億,聯合國已發布預測,未來30年人口將進一步增加20億。人口眾多仍然是我國的主要問題。雖然中國的人口已經進入了低增長時期,但未來20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將更加緩慢,但由於龐大的人口基礎和增長的慣性,總人口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增長。
按道理,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礎上,「就業難」現象很可能會在我國出現,但奇怪的是,所謂的「就業難」還沒有「用工荒」和「招工難」現象多。工廠也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除了一些年長的務工人員外,年輕人根本不願意進入工廠。
著名的實業家曹德旺曾經說過,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去送快遞和外賣,也不願去工廠。因此,如今許多工廠都在抱怨勞動力短缺和招聘困難,就連富士康這樣的大型製造商,基本上全年都在招聘員工,甚至沒有提供任何補貼來「拉」和「留」人。
至於中小型工廠,雖然一年四季都在招人,但依舊是出多進少。為了能夠招到更多的人,這些工廠還費盡心思打出了高薪的口號、和中介合作、和大學生合作等。甚至有時候,一個勞務介紹一個人過來,就能拿到2000-3000元的獎勵。
農民選擇工作的原因是為了用更多的收入來補貼他們的家庭。在糧食價格低迷的一般前提下,農民靠耕種土地賺不到多少錢,家庭在各個方面的支出也不少,因此許多農民希望通過在外務工來增加收入。
然而,事實是,許多工廠提供的實際工資並不高。大多數工人的基本工資通常只有兩三千,即使加班,他們每月也只能掙四千多。現在物價飛速上漲,這個工資在很多農民看來還是很低的,在老闆沒有開出更高工資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太願意工作。
一次反推,想要解決用工荒的問題,實際上很簡單,那就是給員工增加工資。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工廠更願意用這些錢與勞務中介合作,也不願意給工人漲工資。那這是怎麼回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聽聽那些已經離職的工人怎麼說的。
勞務中介更有「手段」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勞務中介本身就是做這一行的,所以在招人方面,更為專業。通常情況,勞務中介會選擇和學校、村鎮機構等合作,所以不愁招不到人。當然,這些人也不會在工廠工作很長時間,因此工資要求也不會很高。例如,大學生在寒假和暑假期間,往往通過勞務中介在工廠工作。工廠給這些學生的工資也相對較低。
簡單地說,工廠把錢交給勞務中介,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招人。雖然可能留不住人,但來來走走,只要整體不缺人就行。這樣,比直接給員工加薪更有利可圖,也更穩定。此外,通過勞務中介招聘員工,除了任何事情,都是勞務中介的事情。因為工人通過勞務中介進入工廠上班,他們都與勞務中介有勞動合同關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派遣工」和「合同工」。
相信在外工作都知道勞務中介這個詞,自己到工廠找工作或者工廠自己招工始終有限制(自己需要一家一家去面試,而企業也很難一直舉辦一定規模的招聘會和演講),所以勞務中介公司就誕生了。
現在一些公司不會直接招聘,而是交給勞務中介招聘,企業直接和勞務中介公司簽訂合同,工資打給中介公司,最後中介公司把錢給員工,這種類型的員工也被稱之為「派遣工」。對於公司來說,省去了招聘的麻煩,並且也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也不需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所以很多企業都選擇通過中介公司去招工,而不會提高工資去招工。
勞務公司,能使資源合理配置
要知道,工廠並不總是有訂單要做,也有旺季和淡季一說。當訂單大的時候,工廠需要更多的工人。相反,少量的訂單,或者根本沒有訂單,就不需要很多工人。因此,如果工廠自己僱傭員工,它就無法應對淡旺季的變化。此外,如果所有的工廠都簽訂的是正式工的話,每個月在人工成本上的支出是不少一筆。但是勞務公司是不同的,隨時要人隨時有。在不需要人手的情況下,只要讓勞務公司和員工解除勞動關係就行了。
事實上,用工荒的問題本身不能歸咎於年輕人。年輕人不願意進入工廠工作的原因是因為工資低、待遇差,如果工廠願意給出高薪,年輕人還是願意去工廠打工的。現在的主要矛盾是,工廠老闆想要招一堆義工,來免費打工。但問題是,求職者工作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如果不缺錢,誰願意工作?這就是工廠和求職者之間最大的矛盾。工廠希望儘可能多地招募義工,年輕人卻看不慣這種行為。
資本都是逐利的,在工廠仍舊能夠維持正常運營之下,大部分企業就不可能大力拔高員工的薪酬待遇,對於老闆來說,給員工的工資越低,能夠拿到的利潤就越多。所以說現在的「用工荒」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荒」。等到有一天,「用工荒」真的來了,薪酬提升的時刻也就到了。你願意去工廠工作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