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多次被美「挖坑算計」,為什麼仍站隊美國,要與中國對著干?

2023-07-18   軍事評論

原標題:德國多次被美「挖坑算計」,為什麼仍站隊美國,要與中國對著干?

德國是歐洲的「經濟火車頭」,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堪稱世界級的工業強國。

在默克爾主政16年間,中德建立了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中德貿易額屢創新高,占中歐貿易額1/3以上,中國連續5年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的工業製造享受了中國新一輪擴大開放的紅利。

朔爾茨

2021年11月24日,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閣成功,親美反華的綠黨主導對外關係,中德關係迎來重大調整。

今年7月13日,朔爾茨領導的德國政府發布首份64頁的「中國戰略」文件,主基調是與中國打交道要「去風險,不脫鉤」。有外媒評論,該戰略意味著德國同此前中德關係、中德經貿發展態勢的「決裂」。

這份文件被視為「未來一段時期內德國在各領域對華行動的指南針」。文件把中國定義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在經濟上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去風險」,在人權上老調重彈,批評中國;在台灣問題上號稱在一個中國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德國將加強與台灣的聯繫,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軍事上,對中國的軍力發展有一些異議;此外,這份報告對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提了很多批評。

汪文斌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這是以「去風險」降依賴之名、行競爭和保護主義之實,將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以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劃線,鼓譟所謂制度、利益、價值觀競爭更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只會加劇世界的分裂。

中德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合作基礎紮實,發展動力強勁。歷史證明,中德關係好兩國受益,中德關係不好兩國受損。

當前,在俄烏衝突、地區動盪、資金抽逃、復甦乏力情勢下,德國為什麼冒著與中國「決裂」的風險,出台如此負面、對華強硬的戰略文件呢?究其根源,其背後是美國在作怪。

近年來,美國沒少給德國「挖坑使絆子」。比如,在援助烏克蘭「豹2」主戰坦克上,德國就被美國「擺了一道」。「豹2」坦克是德國研製的最新主戰坦克,價格不菲,在國際軍貿市場很搶手,歐洲很多國家都採購裝備了這款坦克,而且沒有德國授權採購方無權提供給第三方。

豹2坦克

德國從本意上是不願意給烏克蘭提供「豹2」坦克的,一是害怕戰事升級,二是怕被俄羅斯收繳破解技術,壞了「戰神」的名聲,影響對外銷售。

但在美國授意下,丹麥荷蘭「逼宮」德國,稱願意與德國協議同時向烏提供豹2坦克。德國沒辦法,就找了個藉口說,如果美國為烏克蘭提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德國可以考慮提供「豹2」坦克。

美國說沒問題。

德國信以為真,很快將第1批14輛「豹2」坦克運抵烏克蘭。但美國的M1坦克卻遲遲不見動靜,美方稱,美軍的M1坦克貧鈾裝甲有污染,要重新改裝,還要把燃氣輪機更換為柴油機,起碼要兩年。

最早聯合美國逼宮的丹麥找理由說「豹2沒有庫存了」,倉庫里還有「豹1」,修好後再給烏克蘭。要知道豹1是老掉牙的坦克,上了戰場就是活靶子。荷蘭說,我的豹2是租的,沒有權利提供給烏克蘭。

這等於美丹荷合起伙來算計了德國一把。

北溪管道被炸

最近美國曝料稱,北溪管道是經過德國政府同意後才實施爆炸的。

北溪管道被炸被俄羅斯定性為「恐怖主義襲擊」,徹底切斷了歐洲特別是德國從俄羅斯獲得低價能源的念想。受傷害最大的是德國。

德國是個工業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約有三分之一的天然氣消耗來自俄羅斯。德國的汽車、機械、化工等行業都是世界級的領導者,而這些行業的發展與穩定的能源供應息息相關。

在美國的「道德綁架」下,美國聯合西方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並親自下場炸毀北溪管道,致使歐洲出現「能源荒」。美國藉機以4倍的天價對歐出售天然氣,同時美聯儲瘋狂加息,致使歐元大幅貶值,一度達到1:1的比率,歐洲的地區動盪加劇了資本抽逃,僅德國資本外逃達到驚人的1250億歐元。德國面臨著大規模的去工業化進程,逐漸從一個出口超國轉變為一個進口超國。隨著資本的外流,德國的工業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這又是美國打壓德國的陰毒詭計,更是美國出賣盟友的又一實錘。

中德關係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國三番五次地「算計坑害」德國,德國還和美國穿一條褲子,掏空家底也要援助烏克蘭,甘願「自損一千」也要制裁俄羅斯,寧可與中國「決裂」,也要出台對華強硬戰略?

這個問題說到底是德國的安全上受制於美國。德國是美國駐軍數量最多的歐洲國家,大約有35000名美軍駐紮,境內有174個軍事基地。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被美軍看得死死的,德國既沒有核武器,也沒有航母,軍費開支俄烏衝突後才提高到2%,曾經不可一世的德國只能心甘情願的成為美國的僕人。

生存是最大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小命被人攥在手裡,其他「神馬都是浮雲」。

再加上德國三黨組閣,意見不統一,關鍵是朔爾茨缺之默克爾那樣鋼硬的、有戰略自主執政風格,所以才有出德國不友好的對華戰略。

由此可見,國家安全掌握在自已手裡與擁有戰略自主權,對一個國家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還有,美德矛盾再大,也是「內部矛盾」,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中國與美西方矛盾,是「外部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美西方在對華問題上,既使內部有矛盾,也會齊心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