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外長代表團11月20日訪華,王毅與代表團成員會見。中方將與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各方就降溫巴以局勢、保護民眾、促進問題解決進行溝通,並協調立場。訪華人員包括沙特、約旦、埃及、印尼、巴勒斯坦五國外長與伊合組織秘書長。此前的11月11日,伊合組織推動下,阿拉伯、伊斯蘭57國在沙特首都召開峰會,會後通過決議呼籲立即停火、保障加沙民眾安全及人道需求、將為加沙提供資金支持。
此次多國外長訪華,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繼續落實峰會成果的關鍵步驟,以擴大呼籲停火的輿論影響。從去年年底中阿峰會召開,到今年3月中國促和沙伊。到今年8月金磚擴員、10月「一帶一路」吸引151國與會,中國在區域及全球的話語權持續增大。中國工業能力、軍事能力、技術水平的提升,也使中國有能力保證輿論主權。對相較於西方國家當下處於弱勢地位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而言,中國平台頗為關鍵。
中國也是沙特等國外長集體外訪呼籲促和的第一站,俄羅斯、英國或是其後續將前往的國家。阿拉伯、伊斯蘭多國外長訪華之際,土耳其外長費丹向媒體指出,與以色列斷交是土耳其的可選項。費丹向卡達媒體半島電視台指出,土方認為,伊斯蘭及全球各國應立場一致作出決定,以擴大影響力。外交領域,土耳其能夠、也實施過與以色列斷交的做法,不過需伊斯蘭各國集體施壓才能達成預期,當下不應聚焦這一問題。
費丹警告稱,土耳其尋求以外交手段施壓以色列終止封鎖加沙,而如果外交手段無法奏效,土耳其也或採取其他方式。土方正同區域國家建立應對巴以問題的聯盟,也尋求與亞非拉各國合作,也或包括中俄兩國。費丹抨擊稱,除以軍在加沙實施殺戮外,美西方國家保持沉默是最大的危機。土方呼籲全面停火,美國則不予支持。土耳其目前已召回駐以色列大使,土總統埃爾多安則多次抨擊以色列。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訪華
此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初,埃爾多安指出,以色列的做法不像是國家所為,而同恐怖組織類似。以方應明白,如果它表現得像恐怖組織,最終也會得到恐怖組織的待遇。埃爾多安11月15日在土耳其議會上指出,以色列強制加沙民眾從家園撤離,並在撤離途中實施轟炸,這是國家恐怖主義做法。當下能夠說以色列就是恐怖主義國家。以色列領導人犯有戰爭罪,應被審判。埃爾多安為哈馬斯辯護稱,哈馬斯並非恐怖組織,是贏得選舉的政黨。土方將推進工作,以保證侵占巴勒斯坦領土的以色列定居者得到「恐怖分子」的定義。目前,土耳其正尋求在國際法院對以色列發起戰爭罪訴訟。
當下以軍進攻加沙導致的平民死傷越來越大,已有1.3萬以上加沙人死於以軍攻擊。聯合國方面警告加沙糧食系統面臨崩潰,抵運的援助僅能滿足加沙每日所需能量的7%。
中方主持會議下,安理會則於11月15日通過巴以決議,決議由馬爾他提出,呼籲在加沙實施長時期人道暫停,以便於進行人道救援。以色列拒絕執行安理會決議。顯然,各國需擴大聯合行動遏止加沙局勢的繼續惡化。中國正為此凝聚共識、匯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