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坦誠中美會晤目標,希望中美危機時刻也能通話,確保軍方聯繫

2023-11-16   軍事評論

原標題:拜登坦誠中美會晤目標,希望中美危機時刻也能通話,確保軍方聯繫

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美聯社等多家外媒15號發布的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對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有何期待時,拜登宣稱「希望恢復包括軍事聯絡在內的正常交流,讓中美兩國就算遇到危機也能進行通話」。而在提到兩國經貿時,拜登稱中國普通民眾安居樂業可以讓所有人收益,「但是美國不會為了追求對華投資而交出商業機密」。

不難看出,拜登這次打的算盤依舊是「既要、又要、還要」,刻意追求面面俱到卻又沒有能力,更沒有誠意拿出足以讓我們信服的舉措。拜登如此大張旗鼓的邀請我國元首參加今年的APEC峰會主要有兩個用意,一個是為了彰顯自己有能力管控大國關係,另一個則是尋找機會繼續構建所謂的「護欄」。前者是為了確保在明年的選舉過程中,不會被共和黨拿來大做文章。後者是華盛頓決策層的基本共識,即中美競爭絕不能走向直接軍事對抗。只不過,白宮的這點小心思早就被我方看穿,所謂的「護欄」無非就是要求我們面對美西方的挑釁時「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必須依照所謂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行事,翻來覆去還是平日裡他們掛在嘴上的那套說辭。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我方在行前已經明確提醒拜登政府,繼續搞說一套、做一套的把戲無益於中美關係,必須以切實行動貫徹中美兩國元首在巴厘島達成的「四不一無意」共識。

事實上,對於拜登政府有多少誠意去重啟中美關係,我國其實是心中有數的。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在拜登上任之後發起的對華經濟制裁一項未減,甚至連特朗普執政時制定的對華關稅政策也是紋絲不動。這種最容易體現誠意的舉措都被拜登政府故意忽略,可見對方的誠意究竟有多少。於是這就會誕生一個疑問,既然美國如此缺乏誠意,我們為何還要應邀參會並且與對方進行直接會晤?首先,中美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是靠一次對話就能解決的,否則就不會延宕到今天。其次,東升西降是一個整體大趨勢,東弱西強是一個擺在眼前的客觀事實。

中國需要爭取足夠多的時間專注於經濟建設,這就意味著中國不能依靠情緒化去做出決策。退一步講,作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直接受益者,我們也希望能夠與美國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和平相處,這也是國際社會上絕大多數國家共同的希望,畢竟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在任何領域的直接碰撞,都將給世界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

因此,我們必須向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證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理性、進退有據的大國。就算拜登政府又一次言而無信,其責任也是在對方而非我方身上,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中國同美國爭奪國際輿論場的道德高地。況且,如今中美正在進行的一系列高層對話,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回到2022年8月2號,也就是佩洛西竄台之前的狀態。

那麼當短期目標只能維持在「脆弱穩定」時,中美關係就算再恢復也是極其有限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為一次直接見面就會出現「讓步」。我們必須認識到,今天的美國已經無法通過極限施壓徹底壓垮中國,但是中國的反制也不足以完全衝破對方設置的各道封鎖鏈,那麼在雙方都處於僵持狀態時,就要利用一切機會為積蓄力量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