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說明,《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草擬始末

2023-05-09     延安發布

原標題:權威說明,《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草擬始末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明艷的底色,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展現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將《條例》宣傳「活起來」,才能真正讓《條例》走進群眾心裡。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踐行《條例》,模範遵守《條例》,營造人人知文明,人人講文明的濃厚氛圍。

現將《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草擬始末作如下說明:

立法必要性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是一個城市重要的軟實力。延安作為革命聖地,文明城市建設重要性日益凸顯,促進文明行為立法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和現實意義。

一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制定《條例(草案)》是落實中央依法治國要求的具體行動,是充分運用法治力量,將其融入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並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實現良法善治的具體實踐。

二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儘管市民文明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亂貼野廣告、亂穿馬路、車窗拋物、亂扔垃圾、犬類擾民等不文明現象。制定一部綜合性文明行為地方性法規,對於增強全民文明觀念,促進文明行為養成,提升城鄉文明程度至關重要。

三是鞏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的迫切需要。2020年,延安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成功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我市積累了寶貴經驗,通過立法對創建成果加以固化,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對實現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規範化、法治化非常必要。

起草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4.《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5.《陝西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 

6.《陝西省愛國衛生條例》;

7.《延安市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條例》;

8.《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同時,參考借鑑《西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荊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漢中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銅川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寶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地方立法成果和經驗。

起草過程

2022年初,市人大常委會將《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列入立法計劃後,法制委員會高度重視,及時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積極開展前期各項基礎工作。

一是開展調查研究。在起草人員調研的基礎上,5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高俠帶領由法工委、市委文明辦和法規起草人員組成的立法調研組,先後深入黃陵等五個縣區的部分學校、醫院、街道、社區、集市、鄉鎮及村莊等多地、多單位,對文明行為促進情況進行了立法調研,並進行座談討論,了解掌握情況,明確立法思路。

二是落實起草任務。成立立法領導小組,做好法規委託起草工作,壓實起草責任,明確起草時限、任務,確保按期形成法規草案初稿。

三是專題論證評估。法規草案初稿形成後,將初稿發給大學法律專家學者提出書面建議,邀請立法專家與相關部門、起草單位對草案初稿座談評估,對法規適用範圍、規範事項、法規結構、章節布局、條款設置等方面深入論證研究,提出進一步修改意見。

四是廣泛徵求意見。法工委向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工作辦事機構,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發放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並針對意見建議進行了修改。已經2022年7月12日市六屆人大法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7月13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主任會議審議,7月19日《延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立法領導小組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條例(草案)》。

主要內容

《條例(草案)》共六章四十四條。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則,共七條(第一至七條)。主要規定了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工作機制、政府職責、主管機構、分工協同、社會責任等事項。

第二章文明行為規範,共十六條(第八條至二十三條)。主要規定了文明行為的基本要求、社會正氣、生態文明、市容文明、公共秩序文明、公共衛生文明、公共運輸文明、市場文明、餐飲文明、旅遊文明、社區文明、鄉村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醫院文明、網絡文明等事項。

第三章職責和管理,共九條(第二十四條至三十二條)。主要規定了文明委職責、主管部門職責、部門職責、目標責任制、文明引導、重點治理、人大監督、政府監督等內容。

第四章參與和激勵,共七條(第三十三條至三十九條)。主要規定了公眾參與、社會組織參與、基層參與、文體引導、參與保障、獎勵制度、禮遇志願者等事項。

第五章法律責任,共四條(第四十條至四十三條)。主要規定了各類主體違法責任。

第六章附則。共一條(第四十四條),規定了施行日期。

修改情況:《條例(草案)》向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部分法律專家徵求意見建議,經法工委反覆研究討論,對草案修改稿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定稿(即條例正文)。

來源:延安宣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dbd43bccc3994dab38419576ef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