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到中東土豪的投資,總共分幾步

2023-11-06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要拿到中東土豪的投資,總共分幾步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全球主權基金前10名中,中東國家就占了四名,阿布達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和卡達投資局赫然在列。

得益於石油的收入,截至2022年,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3.64萬億美元,占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總額的三分之一。

中東資本對新能源的投資,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直接參股;二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但如果將這兩種情況拆開來說,會發現這其中並不簡單:認購股票會附帶一些協議要求,戰略合作的標準和條件就更是五花八門。

例如在中東當地建立合資公司就是被中東土豪們頻繁提到的要求之一,這也最能體現他們的意圖所在——為國內電動化和新能源事業鋪路。

合資建廠

理論上,建立合資公司確實是有利於受資方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但這背後除了建廠的漫長時間帶來的巨額消耗外,還有著被資本全盤收購的風險。美國新勢力電動汽車公司Lucid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最新持倉統計前三十中,美國電動汽車公司Lucid位居榜首,持倉占比24.48%,狠狠甩開第二名的9.38%。可見沙特資本對新能源車的厚愛。

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簡稱PIF,是沙特最主要的主權財富基金,在小薩勒曼執掌該基金前,該基金幾乎98%的資金都投在國內的能源、電信、電力等領域。

而有著豐富西方生活經歷的新掌門人並沒繼續這個方向,而是將投資轉向了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新能源等新經濟。

在Lucid上市之前,沙特就提供了10億美元的融資,截至到目前,已經斥資約20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超過60%的股份。甚至一度出現沙特將收購Lucid的傳聞。

豪擲千金的沙特自然不是慈善家,他們將Lucid的生產基地引進本國,進一步推動其電動化進程。

今年9月27日,Lucid表示已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開設了首家國際製造工廠。自2018年9月份以來,已經是整整五年的時間了,首家工廠才得以落地。

在對我國新能源的投資中,沙特對天際汽車如出一轍,「在當地成立合資公司」也是獲得投資的要求之一。

去年,天際汽車宣布完成與沙特的合資合同簽訂,雙方將分兩期投資共5億美元在沙特當地成立合資公司,設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製造和研發基地。

同是去年,天際汽車浙江工廠傳出已停產;並且從今年4月開始,湖南工廠也被爆停工停產,員工工資以最低標準發放。

7月份,天際汽車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慈溪市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冠上了「老賴」的名頭。種種劣跡都在指向天際汽車正處於「生死存亡」。

如此境況的天際汽車活下去都是問題,又何來海外建廠一說?

曾有媒體稱:「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對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投資,是沙特政府對該基金的重要考核之一」,為沙特的廣撒網找好了原因。

比如沙特在今年宣布沙特投資部與某新勢力簽署了一項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協議,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

但據相關人士向每日汽車電訊透露:「沙特和該新勢力簽署戰略協議的錢,並不是那麼好拿的,達到某個標準和條件,就會放一筆款項下來。這些條件中就有在沙特當地建立合資公司,很多條件並不好達到。」

一位接近中東地區政府機構的人士稱,目前沙特國內媒體並沒有就此次投資展開進行廣泛報道,沙特決策圈也沒有流傳出就此問題進行商討的消息。

從國內相關報道來看,除開成立合資公司以外,沙特投資該新勢力的詳細附加條件目前還不得而知。就在沙特當地開設合資公司這點,實際上並非那麼容易,上述講到的Lucid和天際汽車就證明了這點,建廠永遠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

而想拿到更多錢的話,就需要達到更多標準和要求。

至於「更多標準和要求」是什麼,我們也許可以從紐頓集團投資恆大汽車的這個案例中窺探一二。

門檻頗多

8月14日,恆大汽車宣布獲得中東資本紐頓集團5億美元戰略投資,另外還會分三次到帳6億元過渡性資金。所有資金將用於車輛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預計在2023第四季度完成交易。所有交易完成之後,紐頓集團預計持有恆大汽車股份的27.5%。

據財聯社8月21日報道,紐頓集團首筆戰投過渡資金以入帳恆大。

此次的投資,不僅解決了恆大汽車的燃眉之急,另外還罕見的拉升了恆大汽車的股價,漲幅一度超過45%。

紐頓集團為何投資生死攸關的恆大汽車?紐頓集團雖為中東資本,背靠阿聯王室,但其創始人吳楠卻是個中國人。還和許家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2016年,吳楠在天津創立愛康尼克——紐頓集團前身,經營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

2019年,吳楠將愛康尼克更名為「天津天汽集團有限公司」,將註冊資金增至3933萬。並在當年的上海車展上發布了概念車。

直到2022年6月,公司品牌才從「艾克尼康」更換為「紐頓」,並將全球總部遷往阿聯。並於2022年11月1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

說到吳楠和許家印的聯繫,還得牽扯進一個人——王文銀。2021年,他和處於造車停滯期的吳楠聯合成立了正威艾康尼克(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並在這之後,兩人交集甚多。

而王文銀早在恆大汽車還未出世的時候,就已經和許家印相熟識。2017年,王文銀以50億元參與恆大地產的第三輪融資,這次融資,6家投資者共增資600億元。但有意思的是,此次出資並沒有位列前位的王文銀卻在簽約儀式上,就坐在許家印的右手邊,可見兩人的熟識度。

說完許家印和吳楠的聯繫,再來談談這筆給恆大汽車續命的投資。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紐頓集團共負債9197萬美元,所持資本約在2.12億美元。況且彼時的恆大汽車也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恆大汽車上半年凈虧損合計68.73億元,恆馳5的銷量也只有760輛。

紐頓集團並不是白送錢。恆大汽車想要拿到5億美元並不簡單。

紐頓集團雖然聲明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但同時提出諸多條件:恆大集團債務重組生效、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若干債權人確認債務償還計劃以及獲得相關監管機構和股東批准。

此外,紐頓集團有權提名3名董事會成員候選人,且其中包括一名董事有權擔任董事會主席。

明眼人都知道,這些要求的背後是代表著怎樣的資本運作。隨著許家印的倒台,一系列的投資合作也戛然而止,故事也結束了。

開拓市場

相比於上述講到的建合資公司和設立各種門檻才能拿錢來說,阿布達比對蔚來的投資是實打實的給錢,看起來似乎更加洒脫。

6月20日,蔚來發布公告宣布和阿聯阿布達比政府旗下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簽訂股份認購協議。CYVN Holdings是一家由阿布達比政府持有多數股權的投資機構,主要專注於先進的、智能的移動出行領域進行戰略投資和布局。

據協議內容,CYVN Holdings買入蔚來8500萬股新髮型A類股,同時還從騰訊控股收購了4013.76萬股股票,一共獲得蔚來7%的股權,金額約為11億美元。李斌透露,從頭至尾,這場投資合作僅用了3周的時間。可見雙方對此次合作的急切度。

蔚來的持續虧損,大家有目共睹,阿布達比的投資確實給蔚來下了場及時雨,但絕對談不上是「雪中送炭」。

據悉,自去年以來,蔚來股價持續下跌,阿布達比此次投股的認購價為8.72美元,算是蔚來三年以來的股價冰點。

當然,阿布達比看上的並不是這麼點短期效益,而是將目光鎖定在蔚來的國際業務上,據蔚來的公告,雙方將在蔚來國際業務上進行戰略合作。

7月20日,蔚來在NIO Power Day上宣布了Power Journeys絲綢之路加電路線正式打通。並計劃面向海外開啟布局,穿越歐洲德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五國。這或許就是阿布占比看到的國際化業務之一。

另外,根據協議,若阿布達比持續保持至少5%的股份,還可以向蔚來董事會提名一名董事。

當然,除開直接的入股給錢,和沙特一樣,阿聯也擅長戰略合作這一套,具體用什麼方式,只不過「看菜下飯」罷了。

10月9日,阿聯財團本奧米與北汽藍谷簽署合作協議、據協議,本奧米爾將採購其旗下極狐車型,並完成海灣認證。同時還開發海灣緊急呼叫系統和進行高溫環境適應性驗證。

目的在於聯手開拓阿聯和沙特兩大中東新能源汽車市場。直至目前,本奧米爾已確認採購600輛極狐作為首批訂單。

10月11日,聚焦於汽車發動機零部件領域的西菱動力也和本奧米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備忘錄》。備忘錄中也不乏西菱動力需和本奧米爾共同出資設立新平台公司,在中東地區成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合資公司SPV2。

這些拔地而起的合資公司,也許很快就將在中東形成一條完備的新能源產業鏈。

寫在最後

在電動化上,中東地區無疑是落後於我國的,但雙方在電動化相關合作上卻有著一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

這並不奇怪,畢竟人家有錢,阿布達比商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莫妮卡·馬利克就曾說過「他們沒有必要從零開始建立什麼,他們可以買買買」。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77f2ce6350aa74ae87e14f87ee42a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