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要知道:小朋友幾歲前,最好要戒掉奶嘴?

2019-11-13     幼兒說

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已經上幼兒園中班,喜歡每天叼奶嘴,上幼兒園也不例外,否則就會哭鬧不止。經過幼兒園老師的頻繁提醒,這個家庭的爸爸媽媽下定決心要給孩子戒掉安撫奶嘴。在與小朋友談了半小時後,小男孩終於答應把奶嘴丟進垃圾桶。但是,沒想到!十多分鐘後,孩子的媽媽驚訝地發現,孩子把奶嘴從垃圾桶撿起來洗乾淨,重新放進了嘴巴吮吸!

近段時間,有一些家長有戒不掉寶寶安撫奶嘴的困惑,也有不少父母擔憂,如果孩子繼續使用安撫奶嘴,恐怕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為什麼那麼多家庭使用安撫奶嘴?

1、降低嬰兒猝死機率

寶寶出生後,沒有父母能承受寶寶發生意外的悲劇。如果有什麼辦法能大機率地保證寶寶安全成長,爸爸媽媽一定會給寶寶使用。美國家庭醫師學會有數據證實,新生兒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降低SIDS(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的機率。所以,嬰兒安撫奶嘴便流行了。

2、緩解寶寶焦慮

我們很多父母發現,有些寶寶會自發地吸吮手指,為什麼?吸吮手指能安撫寶寶的情緒。可是長期吸手指,會給寶寶嬌嫩的手指帶來傷害,皮膚破損或指骨變形是常見的結果。有研究者發現,寶寶吸母乳或吸奶瓶時,也能幫助穩定情緒。所以,安撫奶嘴就成了不錯的替代物。寶寶在吸安撫奶嘴時,能獲得自我安撫、緩解焦慮,收穫安全感。很多媽媽也常常發現,如果寶寶哭鬧不止,有時往小嘴裡塞一隻安撫奶嘴,寶寶就能安靜下來,還幫助入眠。

為什麼到年齡了,小朋友最好戒奶嘴?

戒掉嬰兒奶嘴的年齡,出於不同原因的考慮,研究者們的建議時間也不同。其中,有建議最早的戒奶嘴時間為半歲,最遲的為4歲。

1、中耳炎的機率上升

芬蘭曾經有一項針對0.5-1.5歲大的寶寶進行對比調查,發現半歲後繼續使用安撫奶嘴的寶寶,他們患中耳炎的機率明顯上升。為什麼?因為長期的吮吸動作,會妨礙咽鼓管的正常發育,繼而增加了中耳炎的發病率。

2、齙牙率上升

在這方面,美國牙醫學會的建議是4歲前要戒掉,美國小兒齒科的建議是二歲,為什麼?原因是安撫奶嘴塞在嘴巴里,長期來說會給牙齒和牙藏持續的壓力,與矯正牙齒的原理相同,牙齒會為了適合「外物」而生長,所以,齙牙便發生了。

3、影響語言發展

我們知道,寶寶幾個月大,就開始陸陸續續有牙牙學語的傾向。如果吸安撫奶嘴,孩子想說話時一張嘴,安撫奶嘴就可能會掉。所以有些寶寶會為了含住安撫奶嘴而不學話。即使孩子有想說的意願,但由於安撫奶嘴塞在嘴裡,舌頭和口腔肌肉也不能活動,結果語言滯後就發生了。所以,在這方面,研究者們的建議是,寶寶有牙牙學語的跡象時,就要戒掉奶嘴。

所以,最理想的戒安撫奶嘴的年齡,大概就是半歲到一歲了。

安撫奶嘴戒不掉?看一位聰明媽媽的做法,快借鑑

有一位小女孩,3歲了也沒戒掉安撫奶嘴。

一天晚上,媽媽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牙仙子是專門收集小朋友乳牙的仙女,但現在牙仙子也開始收集小朋友的安撫奶嘴了。到了晚上,如果有小朋友把所有安撫奶嘴收起來,放進大信封寄給牙仙子,牙仙子就會給小朋友寄回一份禮物,表示對孩子勇敢行為的嘉獎。

聽完媽媽的故事,孩子很興奮,一下子就找出了自己所有的安撫奶嘴,還讓媽媽找來一個大信封,把奶嘴放了進去,還用膠水粘好信封,最後興致勃勃地放進了家門口的信箱。

第二天早上起來,小女孩迫不及待要去信箱看是否收到牙仙子的禮物。一出門就看到門外掛了一個不小的袋子,打開一看,竟然是自己最想要的芭比玩具!「牙仙子真的很懂小孩」,小女孩興奮地對媽媽說。就這樣,小女孩接受了不再使用安撫奶嘴的事實。

溫馨提醒:如果你也想給孩子做這樣的安排,那麼就要提前準備好禮物、信封或小袋子,家門口沒信箱的,可以採用掛窗前的方式;還要記得半夜起來把東西替換好。提前準備,事情會更順利哦!

所以,育兒有時看起來感覺就像一樁不大輕鬆的事,但有時也很有趣。

關鍵字:安撫奶嘴、戒奶嘴、母嬰、育兒方法、親子互動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6kRbW4BMH2_cNUg-j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