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寶寶的到來給家庭帶來歡樂之餘,往往也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黃疸,上火便秘,腸絞痛……要說這其中最讓人無奈的,腸絞痛絕對首屈一指。
因為它動靜太大,影響範圍太廣,持續效果太強,如果哪家娃出現了腸絞痛,附近的鄰居們基本上就要遭受池魚之殃,很久……
新生兒腸絞痛挺常見的,我們家大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因為我們是新手爸媽,喂養不當導致她脾胃虛弱,腸絞痛更是家常便飯。
在坐月子的後半個月里,寶寶晚上總是會莫名其妙地哭,怎麼哄都沒有用,一哭就是幾個小時。
一開始我也不理解這是為什麼,怎麼哄都沒用,就是一直哭,最嚴重的時候哭得滿臉通紅,就要背氣一樣,需要一直抱著入睡。(後來還養成了她抱睡的習慣,我和孩子爸爸一直抱到七個月才給改掉。)
而且孩子哭聲還很嘹亮,那段時間家裡人外出,鄰居見了都要問候一下,你家娃還好吧……
後來沒辦法,孩子爸就讓我喂奶,哭了就喂,也因此導致寶寶腸絞痛越來越嚴重。
我媽就說這孩子像我,我出生後也是一到晚上就哭,生生哭了一個多月天,直到家裡一位過世的親戚辦完了七九我才不哭了……
雖然我一直不知道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不過我信了我小時候很難帶這句話。
不過現在我知道了,腸絞痛是因為新生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再加上喂養不當,寶寶到晚上就會不舒服,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好辦法,只能幫助孩子緩解不適感,同時按需喂養,找到孩子的喂養規律,慢慢就好了。
還是當時上門的通乳師教我們飛機抱,這樣才讓孩子沒那麼難受,我跟孩子爸也終於鬆了一口氣,對鄰居的愧疚感終於沒那麼強了……
說實話,沒當媽媽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養育孩子會這麼難!
腸絞痛基本在寶寶六個月以前頻繁發生,這個階段屬於高發期。
因為出生後的寶寶,由於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腸道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喂養不當和吸入大量空氣都會導致腸絞痛的發生。
那如何判斷孩子一哭鬧是不是因為腸絞痛呢?
所以作為過來人我總結以下幾點:
1.突發性的大哭,伴隨著不斷蹬腿,雙手緊握;
2.哭的時候臉逐漸變紅,但口周蒼白;
3.肚子腫脹,比較硬挺;
4.嘗試各種方式都不能緩解,最後以排氣、排便或力竭睡著停止;
3.多數發生在晚上定時哭鬧;
導致腸絞痛的原因是多樣的,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的研究,而且除了在剛出生時期比較常見外,在之後也會因為喂養不當、受涼引起腸絞痛。
所以說,嬰幼兒喂養一定要定時定量,一點點加不要一次性加多,像我們家老大剛出生當天,醫生說喂30毫升,喝完了孩子還是哭,醫生說沒吃飽,我們就直接按照奶粉桶的標識弄了60毫升,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需要一點點加,例如40、50,奶粉也同樣放一勺多一點點。
1.奶粉喂養可以間隔3-4小時,寶寶喝完之後一定要拍嗝;
2.母乳大多數醫生都會說按需喂養,但是那是在寶寶沒有吃完就睡著的情況下,基本母乳喂完寶寶可以間隔1-2小時不吃奶;
3.混合喂養的寶寶先母乳後奶粉,觀察孩子的狀態,如果拿她的小舌頭開始玩奶嘴了就要拿出來,因為他吃飽了,不要覺得浪費,大人可以喝,孩子腸胃壞了後期調理更貴。不要因小失大。
孩子奶奶就覺得奶粉那麼貴浪費了,就餓了也往裡兌,孩子不得不喝。
我一個寶媽朋友也曾經因為喂養不當導致寶寶脾胃壞了,孩子曾14天沒排便,去醫院灌腸開塞露都沒用,還是拉羊屎蛋樣的便便,後來甚至拉出血,後來去推拿調理,花了小一萬的開銷。
所以從根本上解決喂養問題,腸絞痛發生的機率就會降低,脾胃問題也會緩解。
如果寶寶發生腸絞痛時我們可以選擇:
1.飛機抱,就是讓寶寶趴在我們的手臂上,摁壓著肚子;
2.選擇讓她趴著睡覺,家長時刻盯著以防窒息;
3.平時經常給寶寶做排氣操,順時針按摩肚子幫助寶寶把腸道內的氣體排出;
如果在吃飽的情況下,飛機抱不好用,依舊哭鬧那可以考慮是否著涼了,孩子穿少或者是肚臍著涼都會引發腸絞痛。
可以用艾蒿,乾薑片給寶寶進行洗澡,排寒祛濕,這是一個醫生寶媽告訴我的偏方,我感覺很好用。
現在我們家二寶也已經兩歲多了,有了之前的經驗,二寶就輕輕鬆鬆地度過了腸絞痛的高發期,現在腸胃也是很好,排便次數都能保證!
在育兒的這條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我們只有不斷地去學習,積累經驗,希望我們所有寶寶平安喜樂茁壯成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