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原著「與惡狗爭食」的魏無羨:人越是委屈,越要笑

2022-02-11     小梅趣圖

原標題:《陳情令》原著「與惡狗爭食」的魏無羨:人越是委屈,越要笑

文|公子逸

注|原著為《魔道祖師》

我時常在想,魏無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想來想去,總覺得幾個詞,或是幾句話,好像都不足以將我心中的他,闡述全面。

這一點,的確很奇怪。

若讓我說一說藍湛,江澄,聶懷桑,或是《魔道祖師》里除魏無羨以外的任何人,我幾乎都能輕鬆說出他們的特點。

唯獨魏無羨不行。

因為,魏無羨這個人,自帶「多面性」。

我知他洒脫不羈,但也看到了他洒脫不羈的背後,隱藏著不得不面對的宿命和惆悵;我知他很是達觀,但也看到了達觀的背後,是不得不面對的「悲情」現實;我知他最嚮往的生活,是田園隱居,樂在逍遙,可他又始終放不下「鋤奸扶弱,無愧於心」的赤子初心,於是,他將自己一次又一次置身於危難之中。

他表現出來的他,並非真實的他。他隱藏著的自己,也並非真實的自己。

於是,我不再試圖一定要看透他到底在想什麼,到底要做什麼,而是,通過他所做過事情,對他這個人進行進一步總結和分析。

我發現,魏無羨所有的不羈和洒脫,都並非他本性,而是他面對生活里艱難險阻的一種方法。這樣的他,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能開出花來。

一,笑對童年的不幸。

魏無羨為何那麼怕狗?

因他小時候流落街頭,常與惡狗奪食。

原著里這樣說的:

「幼時流浪的許多事他都記不清了,唯一記得的,便是被一路追趕的恐慌、犬齒利爪刺入肉里的鑽心疼痛。那時根埋在心底的畏懼,無論如何也無法克服、無法淡化。」

這是魏無羨唯一落下的童年陰影。

魏無羨不僅是在自己流浪的時候過得苦,其實,他到了雲夢江氏以後,過的日子也是喜憂參半的。

他九歲來到江家,那時候的他,就懂得:寄人籬下,最怕的就是給人添麻煩。

魏無羨不敢輕易給江楓眠夫婦添麻煩。江楓眠給他買的鞋大了,他說合適,因他不想麻煩江楓眠再為他買一次。

江澄最初不接納魏無羨,於是嚇唬他,要叫一群狗來咬他。於是,魏無羨連夜跑出蓮花塢,爬到一棵大樹上坐了很久。當他被江厭離背回去後,他反而安慰江澄:「你放心,我不會告訴江叔叔的。」

雖然江楓眠對他很好,但他依舊逃不出「寄人籬下」的宿命。

魏無羨和江澄一起在蓮花塢調皮搗蛋時,挨打的,一定是魏無羨。就連虞夫人也不喜歡他,經常對他惡語相向,甚至聽信傳言,說江楓眠真正喜歡的人是他的母親藏色散人,以至於江楓眠才會如此喜歡他。

但魏無羨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依舊錶現出了巨大的包容。

他最在意的,並非自己的感受,而是江澄的感受。他怕江澄聽到後感到難過,於是,趕忙開解江澄,說:「那些亂七八糟的鬼話你可千萬不能相信。我爹媽都是有名有姓的人,我見不得別人給我瞎落戶。你別瞎想了,那些嘴碎傳謠的我見一次打一次,打得他們媽都不認識。咱們攤開了說,不要別彆扭扭的心裡藏著東西。你是江叔叔的親生兒子,未來的江家家主。江叔叔對你自然是要更嚴厲的。」

這段話,足能看出魏無羨有多麼在意江家的人。

他始終念著江楓眠一家對他的恩情。所以,他自己受些委屈無妨,卻不希望給別人添堵。

我真的覺得魏無羨這個角色特別令人心疼,他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幸運。他從童年時期就已經開始承載太多重壓,可他卻僅僅記住了生活里的「甜」。

張小嫻說過:

緣起緣滅,緣濃緣淡,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在因緣際會的時候好好的珍惜那短暫的時光。

魏無羨,正是如此。

二,心甘情願「剖丹」給江澄。

江澄被化丹手溫逐流化去金丹後,滿心不甘,生不如死。

魏無羨看到這樣的江澄,真是難過至極。

他想到了虞夫人臨死前對他的囑咐:「魏嬰,你給我聽好,好好護著江澄,死也要護著他。」

他也想到了江楓眠臨死前對他的託付:「阿澄,你要多看顧。」

可江澄,卻變成了這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沒有前路可進,也沒有後路可退。

實際上,魏無羨的不甘心,不比江澄少半點。

最終,他決定拜託溫情,要將自己的金丹,給江澄。

於魏無羨而言,江楓眠夫婦對他不僅有養育之恩,更有再造之恩。所以,當他九歲時被江楓眠帶到蓮花塢後,他這一生,都和江家剝離不開了。

江家的榮辱,就是魏無羨的榮辱,而身為要繼任家主的江澄的未來,比魏無羨自己的未來,更為重要。

心中有大義,肩上就有重壓。可在重壓之下,又怎麼可能做到真「洒脫」?

當魏無羨親眼看著自己與靈脈相連的金丹從身體中被剝離,感受到洶湧的靈力漸漸平息,並且再也興不起波瀾時,那時候的他,該有多麼無助?

可他依舊沒有絲毫怨言,而是學著開導自己。

原著里是這樣寫的:

「每當夜深人靜時輾轉反側,不得入眠,想到自己此生都無法再以正統之途登頂、永遠也不能使出那令旁人瞠目結舌的驚艷一劍的時候,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江楓眠沒有把他帶回蓮花塢,可能他這輩子都和這些仙門世家無緣,根本不會知道,世上還有如此玄奇瑰麗的一條道路,只不過是個流落街頭見狗就逃的小混混頭子,或者在鄉下放牛偷菜,吹吹笛子混混日子,無從修煉,更不可能有機會結丹,心裡就會好受很多。就當是報答,或者是贖罪。就當從來沒有得到過那顆金丹。」

魏無羨開導自己的話,都是那麼的瀟洒不羈。

可他真的能看得開嗎?

不可能的。

只是,他若不這樣開解自己,又能如何呢?

怨天尤人,誰又會可憐他?

自暴自棄,那江澄該如何?江楓眠夫婦的仇,該如何?被「血洗」的蓮花塢,又該如何?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哪能容魏無羨有絲毫的退縮。他唯有不顧一切地往前沖,才有可能衝出黑暗的禁錮。

魏無羨之所以剖丹給江澄,是因為他無路可走了。

魏無羨斷然不會忍心江澄成為廢人,就像江澄不忍心看到他被溫家人抓走,而犯險去引開溫家人,最終被化了丹,是一樣的。

他們之間,有著家族大義的羈絆,更有兄弟情誼的羈絆。

所以魏無羨,即便是因為失去金丹而不得不修習鬼道,甚至被天下人唾罵,他也從未後悔過將金丹給了江澄。

三,修詭道術法,是絕處逢生後的不得已而為之。

魏無羨人生中很艱難的兩段時光,都是在夷陵亂葬崗度過的。

第一次,他剛失了丹,就被溫晁抓住丟進了亂葬崗,九死一生。若不是機緣巧合得到了鎮壓屠戮玄武的陰鐵劍,他恐怕在那時,就形神俱滅了。

他用陰鐵練出了陰虎符,從而開啟了「邪魔歪道」的餘生。

第二次,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救岐山溫氏五十多口人置於亂葬崗,過起了不容於正統仙道的孤獨生活。

可魏無羨無論內心有多麼彷徨,他依舊在積極地活著。

陽關大道,誰都想走,但不是誰有那個命去走。魏無羨也想走陽光大道,可惜,他眼前只有一條陰溝里的獨木橋。

魏無羨問過藍忘機:「有沒有人能給我一條好走的陽關道。一條就算不用修鬼道,也可以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的路?」

沒有。

魏無羨只能靠他自己。

江厭離說魏無羨:「天生就是一張笑臉,一副笑相。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都還會開開心心。」

的確如此。

沒有陽關道,那麼,就認了這獨木橋,總比沒有路好。於是,魏無羨又萌發了「管他熙熙攘攘的陽關道,我偏要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感嘆。

這樣的魏無羨,無論在何種逆境中,都能開出花來。

他,真的既叫人心疼,又叫人喜歡。

因為,他自身就帶著一股強大的力量,敦促了自己,也引領了他人。

莫言說:

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的那些人,在寬容中壯大自己。

願我們,也能如魏無羨那般,能夠接受生活里的種種無奈,然後從逆境中開出花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4f87483d57a6291b03ec8366096ef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