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突變!一個重要信號落地,下周將迎「雷陣雨」?

2022-02-16     小梅趣圖

原標題:A股:迎來突變!一個重要信號落地,下周將迎「雷陣雨」?

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市場整體呈現強震的局面,保險、石油、數字貨幣、鹽湖提鋰等概念板塊領漲兩市,種業、幽門螺旋桿菌、雲遊戲等板塊開始走弱,兩市超過4200家公司處於下跌狀態,八哥認為目前的市場還不如指數集體回調,再進行超跌反彈更加靠譜,創指早已經進入到加速下跌的走勢,加上寧德時代、貴州茅台等一批價值公司都在下跌,感覺市場的避險賽道已經不復存在了。

截止收盤,北向資金凈流入10.05億,有粉絲說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板塊都跌成這樣了,後市還有機會嗎?八哥認為生物醫藥和醫療下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突如其來的利空把生物醫藥打蒙了,第二個是之前生物醫藥估值比較高,加上現在處於跌估值階段,所以直接就跌了,但是從目前來看,下跌的空間並不大了,行業的基本面沒有什麼變化,無非就是需要等下一個周期而已。

其實,目前市場上最大的風險就是高位的賽道和題材板塊,八哥認為一定要迴避一下,特別是當它們有效跌破年線時,一定要及時走,比如藥明康德就是賽道里跌破年線的代表,當它有效跌破年線時,你出來之後絕對比拿著到現在好的多,不然就只能用時間換空間或者是割肉了,所以要注意牛市末期熊市初期的牛熊分界線年線的止損。

醫保高層表示準備在骨科脊柱類耗材進行集中帶量採購,包括中成藥,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經組織聯盟採購的基礎上,今年要有序進一步擴大範圍,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品種提速,品種是真正反映臨床需要的,從品種提速來說,目前我們正在謀劃的是第七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

第二個就是集采覆蓋領域的擴面,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對群眾反映多、價格調整空間大的耗材品種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

第三個就是持續增效,擴大老百姓的受益面,目前在已經開展集采的品種,要逐步實行其他省份的跟進協同,使覆蓋面能夠迅速擴大到其他地區。

整體來看,創指受CRO、鋰電、光伏這三個板塊輪流下跌的影響繼續崩盤,導致滬指回踩力度也稍微加大,奈何寧德時代跌得太慘了,在創業板權重占比太大,完全綁架了創指,導致現在看空寧德時代就是看空創業板。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創指能夠漲這麼高,最大的功臣就是以寧德時代為首的新能源板塊、醫藥板塊、科技板塊等等,但經歷三年的持續上漲後,其估值也來到了比較高的位置,雖然這三大類品種業績增長還是槓槓的,但MLC收緊流動性,嚇尿了大部分內地機構,然後迎來了這三大類品種的全線下跌。

曾經,風頭無限的寧德時代已下跌近30%,直接帶崩了創指,更讓人不解的是,寧德時代下跌後首創證券還出來唱空,認為其調整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明顯的下跌空間,在調整的過程中可能有反彈,因此指出要逢高出貨,內地機構果然是趨勢性的投機者,寧德時代趨勢一走壞便牆倒眾人推。

同樣,CXO板塊指數近期也是下跌近30%,龍頭藥明康德4個交易日下跌21%,而這正是頂流基金葛蘭重倉的品種,這樣的下跌無疑會讓持有的基民心灰意冷,加上又有市場傳聞險資、理財子、FOF專戶等贖回葛蘭旗下產品金額達400億,儘管中歐基金立即出來闢謠,但其凈值一年內下跌30%以上,出現大額贖回恐也難於避免,如此必然會導致基金重倉股進一步下跌,這也是股民極為擔心的一幕。

之前,寧德時代風光的時候,就有券商推出寧組合,當前下跌的時候就看不見人影了,可見券商機構也如散戶一般情緒化,大家對券商的觀點看下就好,千萬不要當真跟著去干,否則大部分都只有虧損的份。

而現在,創指的三大主線跌起來感覺沒完沒了,導致其下跌趨勢也異常強烈,與之前創指下跌的那一波相類似了,去年創指從高位坍塌下來,短時間下跌的幅度是840多點,然後出現一波趨勢性反彈,本輪創指跌幅沒去年那麼狠,但幅度上也近800點了。

不過,兩者大背景有所不同,去年各地流動性泛濫,外圍反彈走勢強勁;而現在MLC加息板上釘,外圍市場也在高位搖搖欲墜,這也是創指本次下跌毫無反彈之力的原因,但是我們的貨幣措施較為寬鬆,社融增量達到6.17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八哥認為在內地流動性寬鬆下,創指下跌後將會逐漸趨勢回緩,當前是黎明前的黑暗。

因此,在各大指數年線三連陽下,加上海外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下的貨幣收緊,八哥覺得目前行情的主基調就是調整,而內地的貨幣寬鬆則孕育著強結構性走勢,因此目前市場的走勢不會像之前那樣出現系統性下跌。

之前,持續上漲且基金重倉的品種,都要注意持續下跌的風險,而過去幾年沒怎麼漲的,處於估值窪地與有中短期利好扶持的,比如新基建、金融等可適當留意,如果後市沒有突發利空的影響,加上有止跌信號確認後的情況下,創業板大機率將引領一波超跌反彈行情,後市值得期待。

八哥認為,指數的紛紛跳水,表現比預期的還要差,其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創業板上,後市重點留意創業板能否觸底反彈,形成大周期底部結構後止跌回升,因為這也關係到大盤反彈的持續性和高度,板塊上繼續以大基建、數字貨幣為主,留意年報業績增長100%以上、幾百家機構上門實地調研、超跌30%以上的低位龍頭公司,把控好市場的節奏即可。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部分官方數據來自網絡公開數據,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指導,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0339ae3b75ec42254d3b0d3d40bf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