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往往有些人看起來很平庸,甚至連他們身邊的人都覺得他們這輩子也不可能活得出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卻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完成了「屌絲逆襲」。
俞敏洪,1977年頂替了一個退學的女生上了高中,第一次高考,英語成績只得33分,高考落榜的他,唯有回家繼續務農。然而一次失敗並沒有對他造成打擊,接下來他再接再厲,分別參加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高考,最終考上了北大。
俞敏洪畢業後,選擇在北大當老師。在校任教幾年期間,因為想湊夠出國的費用,私自到了校外的培訓機構教書,違反了北大的教師紀律規定,被學校處分,被迫離開了學校。
離開了學校的俞敏洪,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北京新東方學校」,接下來的日子,憑著從北大練出來的腦瓜子和嘴皮子,俞敏洪把學校搞得有聲有色,早就賺夠了可以供他出國的財富,但是這個時候他卻做了個一生中的最重大的一次決定:自己留在中國,讓更多的學生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
從1995年起,隨著新東方進入快速的增長期,旗下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多,每年招生的遞增率都達到百分百以上。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學生人數由1994年的3500人,到2001年達到25萬人,接著到了2004年,全國的招生人數達到了足足75萬人。
俞敏洪說:「新東方精神就是這麼一小塊磚頭,使得每一個學生,在他奮鬥最艱難的時候,最疲憊的時候,我們給他墊上一塊磚頭,他不至於在一跳的時候掉到溝里去。我們就是這塊磚頭,這塊墊腳石,讓他們可以順利地跨過這個溝坎。」此時,他名下的學校已經建立了各種基礎外語培訓和出國考試培訓,並且完善了相關的出國留學服務體系。
隨著這支「跨國艦隊」規模日漸壯大,終於跨越了太平洋,在美國東部時間2006年9月7日上午九點二十五分正式上市,一個通過教育產業成功在遙遠的彼岸上市的範例誕生了。
如今,這支「跨國艦隊」依然在徐徐而行,而其背後的「新東方」精神依然激勵著無數的學生和老師,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被這種精神影響過呢,歡迎在下方進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2e005f86b94c5d0967fb35578e8f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