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敦煌小眾,與西安共命運!很不甘肅的甘肅第二城,愛咥更愛疊

2023-06-05     走吧自駕游

原標題:比敦煌小眾,與西安共命運!很不甘肅的甘肅第二城,愛咥更愛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世人多以為《詩經》秦風的《蒹葭》說的是江南水鄉一帶,實則是指天水這一帶的「隴上江南」。

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兩條母親河,聯手賦予了天水「隴上明珠」的美譽:

黃河支流的渭河,自西向東橫貫天水全境;長江流域的西漢水,則自北向南縱穿天水南部。

圖/渭水落日

同時得兩條母親河厚愛的天水,一舉打破人們對大西北乾涸的印象,多的是青山草木,甘泉碧湖。

圖/天水市南大橋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為在天水發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01

八千年文明看天水

有這麼一句話廣為流傳:

說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看西安,八千年的文明看天水。

如今的天水雖聲名不顯,但她卻在華夏文明的伊始參上了一腳,留下了眾多燦爛的文化物質遺產。位於天水秦縣東北的大地灣文化遺址就是一處有力的佐證,大約八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造就了許多項「中國之最」從這裡考古而出。

走出大地灣博物館,「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彩陶、繪畫、漢字雛形、宮殿式建築、「混凝土」地面等在這裡展出,也正是這些發現將華夏文明往前推進了3000年。

圖/大地灣博物館官網

傳說中的「人祖」伏羲也誕生在天水(生於古成紀),他在此創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制嫁娶......華夏彝族由此告別蠻荒。

八千年後,天下華人來天水伏羲廟尋根祭祖,瞻仰人文始祖的樸實面容。

天水也是中國縣制初始地,天水市甘谷縣就有「華夏第一縣」的美譽,三國時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曹魏時,便是在此處布下軍壘,收服了「涼州上士」姜維(今甘谷縣人)。

由此開始,天水顯現出了其在軍事上的戰略意義。

圖/大象山石窟,甘谷八景之一

天水一地還見證了秦人的崛起,這裡是早期秦文化的搖籃。

從中潏保西垂(古地區名,殷、周時對約今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一帶的泛稱),到非子受封秦邑,再到莊公獲封西垂大夫,秦人的活動無不與西垂有關。

秦人在此崛起,一路向東,入主關中,最後一統天下,定鼎咸陽。

圖/天水張家川秦家塬牧場

至西漢時,漢武帝因「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賜名這座城市為「天水郡」。在那以抗擊匈奴為主線的年代,天水作為河西走廊有力的臂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圖/天水凈土寺

天水作為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要地,在輝煌而漫長的絲路歷史中,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彼時,文人墨客、使者商人用「過隴坂」、「發秦州」形容天水的絲路樞紐地位。

如今,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的麥積山石窟,仍在彰顯著絲路耀眼的文明。

而如果你對唐詩略有心得,亦能在天水尋到蹤跡。

杜甫流寓秦州時(今天水秦州區),留下百餘首詩篇,在隴右第一名剎南郭寺更是詩興大發,「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至今詠流傳。

圖天水南郭寺塔

相傳,詩仙李白也曾登臨南郭寺,並發出了「老僧三五眾,古柏幾千年」的深情詠嘆。

圖/天水胡氏民居,明代四合院落

天水,以8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文字記載史、2700年的建城史,以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以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等沉甸甸的過往繪就華彩篇章。

02

舌尖上的天水,疊字!

歷史上,天水孕育了長安的輝煌,長安反哺了天水的繁榮;到如今,這兩個同樣說著關中方言的地方,依然在共命運。

圖/傳說中的媧皇故里-天水秦安

王朝顛覆,歷史隨風,從王都到故都,到古都,再到「廢都」,長安早已不是盛唐的長安,而天水這座「長安城的後花園」,更是沉沒在西北的風沙里。

但在徹底褪去「龍興之地」的光環後,天水反而變得靈動可愛起來,成為了「美食寶藏之城」,制勝法寶是一眾疊字小吃。

初聽到「呱呱」這個名字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會發懵,而後緩緩發出疑問,青蛙?

其實,呱呱是一種美食,是天水人「命根子」般的存在。

對於天水人來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起的呱呱。

從觀感上而言,呱呱極具「肉感」,但實則是由蕎麥澱粉製作而成。經過熬煮等工序後,出鍋放涼,冷卻完畢,呱呱成形。吃的時候切下一小塊,直接上手捏碎,拌上油潑辣子、芝麻醬、蒜泥、鹽醋等調料,來上一口,香辣綿軟。

通常來講,賣呱呱的地方還會配套售賣「嘫嘫」

嘫嘫和呱呱一「鍋」同生,是製作呱呱時最上面的那層精華。在天水,也有的嘫嘫是用土豆澱粉製成。嘫嘫和吃法大體上也差不多,只是調味偏酸辣,口感更軟綿一點。

圖/企鵝吃喝指南

除了嘫嘫,呱呱還有一個喚作「皮皮」的黃金搭檔。皮皮實則是蕎麥鍋巴,呈琥珀色,就像被煎過的皮凍一般。

處在陝、甘兩個「澱粉大省」的交界,天水可謂糅百家之長,化澱粉為神奇。蕎麥、玉米、土豆,不同的澱粉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切法有不同的叫法。

圖/正在熬煮的蕎麥澱粉

就拿蕎麥而言,除了呱呱一種形態外,還有「撈撈」「削削」

同樣經過熬煮成為涼粉,用漏勺打著圈兒從頂上刮下來的細條就叫「撈撈」,用刀沿著邊緣削成薄片的就叫「削削」。

此外,天水還有諸如扁食、饃饃、鍋鯫、漿水面、羊肉泡、牛肉麵、臊子麵、打滷面和搓魚面等諸多碳水美食代表。

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天水還盛產水果,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櫻桃和花牛蘋果。

每年5-6月是天水櫻桃的成熟期,屆時「全城儘是櫻桃紅」。

花牛蘋果的大名可謂享譽全國,或許有人不知道天水,但卻知道花牛蘋果。

天水,這座在中國早期風雲際會的老城,如今頂著尷尬名頭的「甘肅第二城」,見證過太多浮沉,有著說不出的失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21a0af5e9be864dc88df51488dd4d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