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里,心有它對應的軀體和經絡,中醫的可貴就在這兒,它能把無形虛妄的東西落在實處。你說你傷心了,那我要檢查你與心相關的經絡和穴位,如果沒有反應,那我就得懷疑你的訴說是否真實。前些日子我看了幾個得抑鬱症的病人,其中有個人說:「沒事,我挺高興,活得挺開心的,您看是不是啊?」我說。「你說你很開心,但據我的診斷,你抑鬱得很,活得很不開心。」說完,這人眼淚「嘩」地一下就出來了,我給他點穴的時候,眼淚都止不住。我說:「別裝了,戴一個面具活著多累,是吧?」因為我檢查到他的心對應的經絡和穴位時,發現有問題,所以他說不抑鬱我不信。
治療到最後,我說:「你好了,不用來了!」他說:「我真好了嗎?我說:「真好了!」為什麼我這麼說?經過治療,他的肉體和經絡已經沒問題,那剩下的就是慢慢調了。這個病人繼續問我:「我還會不會再犯?」我說:「除非你再傷心,而且是傷一次大心才會再犯,要知道,普通人想得個抑鬱症也不容易。」這跟做花花公子不容易是一樣的。對啊,你受一次刺激,一天想十遍,反覆加這個刺激,你才會得抑鬱症。而中醫治療這種痛症,就是用針影響到氣,然後讓氣達到最隱秘的、我們都無法想像的那個部位,從而觸及人的心神,乃至魂、魄,最終消除人內心難以言表的痛苦。所以說,調病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先調神也可以,先調身體也行。
我有一個口號,叫「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調心。這就是說,雖然病人向大夫主訴的是生理問題,比如說胃潰瘍、高血壓、糖尿病……但治療時,大夫一定要考慮到疾病成因背後的心理問題。只有先把病人的心理問題解決了,甚至要改變他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他的病才能徹底治好。很多人都在追名逐利,認為自己的生命沒名利值錢,這連名逆利,認為自己的生命沒名利值錢,這種人患了病,如果不先把錯誤心理調整過來,就算治好了肉體上的疾病,以後還是會再犯。
高壓力之下,人什麼病都可能得。現代醫學認為,胃潰瘍其實也是一種身心疾病。高壓力之下,人什麼病都可能得,這是我說的身病。那怎麼調心呢?心病要治身,如果病人表現出來的是抑鬱、焦慮、幽閉症,就要先給他調身。什麼叫幽閉症?比如說,我到了一個黑乎乎的屋子或電梯里,恐懼的要死,本能地要叫、跳、逃。慮、幽閉症,就要先給他調身。我有一個病人患的就是這種病,他以前是個飛行員,身體素質非常好。但有一次做生意,他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受到了驚嚇,從而就落下一個毛病,不敢獨自進電梯,不敢一個人呆在屋子裡。就連我給他扎針,身邊都必須有另外一個病人躺著,他還得不停地跟那個病人聊天,才能緩解他那種恐懼。
這種病沒著沒落的,看起來像是神經病。其實,他不是神經病,而是精神病,是傷了神了。治心病,要先給他調身,先把他身體里的瘀血、痰塊、寒氣等東西通通去掉。「心病先治身,身病要調心。」我理想中的中醫,應該是一個TEAM(團隊),病人一來,「咵咵吟」先整形。好多人得的病都是「形」病,比如說脊柱側彎、小關節滑脫,然後壓迫脊椎的十二對神經,造成了臟腑的疾病。還有些人一腳高一腳低,走路都不平,臉一邊大一邊小,眼睛也是一個大一個小,這完全是形體不正造成的病啊!
這個中醫團隊里,第一個接診大夫先給病人整形,如果整形好了,下次就不用來了。如果還有問題,那就是氣病了。再上一個針灸大夫,「咵咵」一紮針,以針引氣,形氣都解決。如果這兩步都治了,這個人還有病,那就是神的問題了接著找一個大醫,幾句話一聊,看你一眼,「嘩嘩」一流淚,出去吧,肯定好了。
《黃帝內經》上說,「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為什麼叫九針呢?針刺的發明其實比艾灸要晚一些。相傳,艾灸這種代表母愛的治療方法是女媧發明的,再往後,代表父愛的治療方法就比較嚴厲一些,就是扎針。九針據說是伏羲製造的,他做了九種不同規格的針具,有大有小,有粗有細,還有三棱的,最大的針跟小刀子一樣。這九種不同形狀的針具,適用於不同的病症。比如說這個攣痹,「治宜微針」。
微針也叫芒針,就是像麥芒一樣細的針。這種針顯然不是在調形,那這個微針是幹嗎用的?它調的不是有形的東西,而是引無形的氣。所以,《黃帝內經》上說攣痹治宜微針。九針里的小針刀,主要用於割斷粘連,挑開東西,或者說切開排膿,都是在調形,當然同時也在泄氣。關於九針的發明,相傳也是從南方傳來,就是湖南、湖北這一帶。如果在北方,碰到了類似的病,也可以用微針,以針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