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女子土地被親戚私自登記名下,稱男人才有繼承權,法院判了

2022-07-14     歷史戰爭

原標題:廣西女子土地被親戚私自登記名下,稱男人才有繼承權,法院判了

法治宣傳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建設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當一個人不受道德所約束的時候,還可以用法律來約束,這也是普法的目的所在。通過普法,喚醒公民的權利意識,提高公民法律素質。

讓公民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什麼時候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就比如說此前廣西發生的一起遺產糾紛,如果說他們懂得法律就不會說出這樣荒唐的話:女子土地被親戚私自登記名下,親戚稱男人才有繼承權,法院判了

被搶土地的是阿芳、阿瓊、阿玲三姐妹,原本她們有一個幸福的六口之家,三姐妹的父母老張夫婦。在三十多年前結婚,婚後十分恩愛,先後生下三女一子。三女也就是阿芳、阿瓊、阿玲,還有一個兒子則是阿華,因而當時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張家占了六個人土地,萬沒想到就是這土地,讓三姐妹在日後看清了人心險惡。

2001年,三姐妹的兄弟阿華不幸因為意外去世,中年喪子給老張夫婦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他們陷在悲痛中難以自拔,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第二年也先後離開了人世。此時原本熱鬧的家,頓時只剩下的三姐妹,叔叔與同宗的一眾親戚看她們家裡沒有了男人。覺得三個女孩好拿捏,在她們身上打起了主意,借幫忙強行霸占了本該屬於她們的土地。

當時三姐妹還年幼,也是看在親戚的面子上,沒有計較他們幾十年拿自家土地耕種的事。沒想到她們的忍讓,反倒是讓這些人得寸進尺,越發過分。2020年,張家的土地被有關部門徵收,徵收後會下發一筆補償款以及安置地。結果為了得到這筆錢,此前霸占土地的親戚竟然稱地已經是他們的了,私自把土地登記在自己名下。

三姐妹氣得不行,找上門理論,沒成想這幫人還振振有詞:「你們都是女孩,早晚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就是別家的人了,男人才有土地的繼承權,你們沒有!」受了這麼多年的欺負,到頭來該有的補償款還拿不到,三姐妹一氣之下把親叔叔與這些親戚全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們償還前款與安置地,那麼法院是怎麼判處的呢?

首先,張家的土地是六個人的,本來就有三姐妹的份。其次,男人才有土地的繼承權,那是封建舊社會的事。新時代有了新法律,早在1985年10月1日,我國便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以後,繼承法廢止了,但裡邊大致法律還是沿用了下來的。

而在法律中有明文規定,《繼承法》第九條:繼承權男女平等。也就是說自繼承法出台以後,便沒有隻能男性繼承一說,女性也是有繼承權的。繼承開始後,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沒有遺囑、遺贈、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法定繼承,也就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人範圍、繼承人繼承的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以及遺產分配原則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種繼承方式。根據《繼承法》第十條,法定繼承的順序分為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

當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時候,才會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那麼按照這個規定。阿華去世的時候,三姐妹沒有繼承權,阿華的遺產由張家夫婦繼承。可當張家夫婦去世的時候,三姐妹是第一順序繼承人,親叔叔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三姐妹尚在的情況下,他們是沒有繼承權的,所留遺產應當由三姐妹劃分。

也就是說,此時不管是阿華還是張家父母的土地使用權,都到了三姐妹手裡。一般來說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均等的,如果有繼承人生活有特殊困難有缺乏勞動能力會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卻未盡扶養義務的,應當部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不管怎麼分那都是他們三姐妹之間的事。此案的糾紛是三姐妹與親戚之間的糾紛,對這些土地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都應該徵得三姐妹的同意,親叔叔與親戚在沒有徵得她們同意的情況下耕種本身就是錯誤行為。私自把土地登記在自己名下,拿走徵收款和安置地,更是錯上加錯。

所以無論怎麼看,三姐妹是女性也好,三姐妹出嫁也好。親戚都不占理,《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因兩人出嫁而喪失。最終,法院認定阿瓊、阿玲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阿芳因為出嫁早。

且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時,還屬於張家家庭承包戶成員,已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缺乏法律依據,不能認定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款歸阿瓊、阿玲享有。這筆錢包括408238.6元征地補償款,47157.6元生活扶持獎勵款,733平方米安置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10d9fc0a647d27276341ed309f7b4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