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學生李莉:因多次預判美軍陰謀,被中情局列入重點關注名單

2024-05-28     文史風雲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提起「局座」張召忠,你最先想到什麼?

是在軍事節目上大談「中國沒有研製出殲20,只是殲10改」的「戰忽」成果?還是針對各國最新軍備武器的犀利點評?還是談及各國發展時的獨到見解?

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他的不同身份,但卻總會忽略掉他的一個看似不起眼,卻也十分重要的職位——國防大學的教授。

作為教授,張召忠也為我國培養的許多軍事人才,而李莉,正是其中的翹楚。

「我當軍人既是自己選擇,也是命中注定」

李莉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和爺爺都是軍人,常常外派,很少有顧家的時間。

李莉出生前幾天,正好趕上部隊派下任務,急匆匆的趕赴邊疆地區。

這一走就是大半年,等到回家,李莉已經學會走路。

年幼的李莉一臉茫然的看著面前的高大男子,像是看陌生人一樣。

每當提到那段幼年時光,李莉總會說:「在我的童年時光里,很少看到父親,就算看到,父親也是急匆匆的回來,急匆匆地離開。」

雖然很少見到父親,但絲毫沒有影響父親在李莉心中的偉岸形象。

母親經常帶著李莉看一些父親在軍隊的照片,和一些關於戰爭的電影。

嚴陣以待的士兵,熱血沸騰的戰歌,一觸即發的戰爭......

這些讓普通人談之色變的場景,卻讓年幼的李莉嚮往不已。

李莉指著父親的照片,對母親說:「父親這是在做什麼?」

母親摸著李莉的頭,對她說:「你的父親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乾的是保護我們的職業。」

年幼的李莉點點頭,說道:「嗯,那未來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李莉母親微笑道:「好啊,媽媽支持你。」

李莉母親並沒有多想,只是覺得這只是小孩子隨口一說罷了,也沒有當回事。

但隨著時間流逝,李莉逐漸長大,她並沒有放下成為軍人的願望,反倒愈發強烈了。

她還將自己成為軍人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父親雖然對李莉的想法十分欣慰,但卻並不支持李莉成為軍人。

他雖然自己為國家奉獻了一生,但卻希望家人們過上平淡的生活,特別是李莉作為女兒身,參軍實在是困難和危機並存。

然而,女兒的願望如此強烈,自己也不好澆一頭冷水。

無可奈何的他只好對女兒說:「你現在先不要想那麼多,如果你想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那就好好學習,爭取考上軍校。」

李莉點點頭,激動地說道:「我一定好好學習。」

又是幾年過去,李莉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可以報考多數的軍校。

興奮的李莉拿著成績單去找父親,父親看到她如此優秀的成績,也是犯了難:事到如今,到底要不要支持李莉報考軍校呢?

心思電轉之下,李莉父親想到了一個妙招。

他假裝嘆息一聲,對李莉說道:「孩子,我知道你從小就想成為軍人,但是現在是和平年代,很多軍校就算考上,畢業後成為軍人,也很難在一線參與國家對抗的。」

李莉低下頭,失望地說:「啊?為什麼會這樣?」

「我的話還沒說完。」李莉父親又趕緊說道,「多數軍校是這樣的,但更厲害的軍校里有更重要的軍種,如果你考上那個,未來一定會成為戰場上的,比如西安二炮工程學院。」

二炮,也就是現在的火箭軍,可是說是現代戰爭中最重要的兵種,若是李莉能夠考上,未來可是說是前途無限。

可是,以李莉的成績,距離西安二炮工程學院還差了十幾分。

在李莉父親的設想中,李莉報考西安二炮工程學院,必然不會被錄取。

軍校報考落選後,依然可以報考普通院校,那樣就可以打消李莉參軍的想法。

聽了父親的話,李莉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堅定地說:「那我就報名西安二炮工程學院試試。」

巧合的是,西安二炮工程學院那一年恰好報的人少,分數降了十幾分,李莉剛剛好被錄取了。

看著最後的結果,李莉父親嘆息道:「也許這就是命中注定,我也沒理由去阻止她了。」

之後,他便全力支持女兒的夢想。

很多年以後,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了李莉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是什麼讓你最終走上火箭軍這條路的?」

李莉回答道:「熱愛和運氣,我認為我當軍人既是自己選擇,也是命中注定。」

深入基層,得遇恩師

進了學校之後,李莉認為軍事信息化、電子化將是大勢所趨。

因此,除了學習常規的軍事知識,她選擇攻讀軍事計算機專業。

在校幾年,她學習優異,拿下了無數獎項和研究專利

在外人看來,她已經是十分成功了。

但是越是學習,李莉就越是迷茫,自己雖然拿下了無數獎項,但這些真的可以為解放軍做出貢獻嗎?如果做出貢獻的話,又能做出多少呢?

在李莉看來,自己的研究總是處於一種「徒有其表」的狀態,看似頗有成果,但卻沒有發揮出想像的作用。

每當回憶到那段時光,李莉總會說:「這就好比是做菜,我做了一道十分精緻的菜肴,也被別人稱讚,但這道菜味道怎麼樣?有沒有營養?我是不知道的。」

困惑的李莉找到了父親。

父親聽後,對她說:「其實你的感覺是對的,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嗎?」

李莉搖了搖頭。

父親接著說道:「你進入了軍校之後,只是在搞研究,卻沒有真正的深入基層,也是自然不知道基層是什麼情況,基層需要什麼,就好像是領兵的將軍在千里之外遙控指揮,這樣是不行的,畢業後,我建議你先去基層歷練幾年,再回學校深造。」

李莉點點頭,將父親的話聽到了心裡。

畢業後,李莉主動要求下放到基層部隊,從最普通的新兵開始做起,鍛鍊自己的同時也了解著軍隊基層的情況。

李莉在基層一待就是五年,在這五年里,李莉從新兵做到連長,了解了基層軍隊里的所有常規裝備的優缺點和士兵的訴求。

在了解的同時,李莉也不斷思考著一個問題:返回學校後,如何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基層相結合呢?

1995年,李莉離開部隊,考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研究生。

不同於本科的計算機專業,李莉轉而攻讀作戰模擬專業。

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就,李莉的心中還是有點驕傲的。

但很快殘酷的現實,就打破了她的驕傲。

由於她是跨專業攻讀作戰模擬,在之前自己的專業知識並不算多,而身邊同學的知識儲備要遠多於自己。

在第一次研討課上,其它同學都在侃侃而談的時候,李莉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讓李莉十分受挫。

這次經歷讓李莉記記猶新,李莉打定決心,要加倍努力追上身邊的同學。

努力也要講究方法,顯然李莉自己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還要尋找專業教授的指導。

於是,李莉找到了影響自己一輩子的恩師——張召忠。

當時的張召忠事務繁忙,原本沒想多花時間教授學生,但李莉的堅持最終感動了他。

因此,張召忠最終收李莉為自己的學生。

在張召忠的傾囊相授和自己的努力下,李莉飛速進步,很快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的軍事理論家。

鋒芒畢露,震撼美國

而隨著李莉的飛速進步,她在軍方的名聲也越來越大,逐漸對她委以重任。

事實證明,李莉也沒有辜負軍方的信任。

隨著美國挑起南海爭端,南海的形勢愈發緊張起來。

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美國動用自己最新型號的隱形戰鬥機,時不時的在南海巡視。

這讓當時的中國十分頭疼,以當時中國的探測器水平,只能做到兩分鐘捕捉到一次隱形戰鬥機的位置,但這遠不能鎖定戰鬥機的路線。

但是一個月之後,中國卻精準鎖定了美國戰鬥機的路線,直接向美軍戰鬥機發出最後通牒:「我們已經發現了你的飛行軌跡,速速退出中國領土範圍,否則我們將動用火力打擊。」

這讓美軍大為驚恐,也十分不解,為何中國能發現美國隱形戰鬥機的飛行路線?

原來,這都是李莉的功勞。

早在幾年前,通過美軍在菲律賓行動的蛛絲馬跡,李莉就已經洞察出美國將對南海動手。

在這幾年裡,李莉鑽研各項資料,找尋出美國海軍和空軍的作戰習慣,加以分析和模擬。

同時,她也充分發揮自己本科學習的計算機知識,與軍事研究所合作,通過計算機計算去分析自己對美軍路線的推斷是否正確。

而在美國剛進入南海的一個月里,通過探測器斷斷續續的探測數據,李莉完全確定了美軍的行動路線。

因此,才能在一個月後精準的發現美軍隱形戰鬥機,並及時發出警告。

當美國得知,洞察出自己隱形戰鬥機行動路線的,居然是一名女軍官,也是震驚不已。

美國海軍部長更是感嘆道:「如此天才的軍事理論家,足以讓美國海軍集體後退100海里。」

如果說這次李莉的精確分析,只是讓美國震驚的話,那李莉在另一件事情中的未卜先知,則是讓美國感到深深的恐懼。

在美國和伊拉克交戰前夕,李莉和其它軍事理論家,坐一起討論中東局勢。

其他軍事理論家普遍認為,美國兵強馬壯,根本不會將伊拉克放在眼裡,必然會發動全面戰爭,徹底擊潰伊拉克。

然而,李莉聽後卻搖了搖頭:「美國不會這麼做的。」

「哦?李莉同志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

李莉解釋道:「從現代戰爭角度來講,制空權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對伊拉克這種彈丸小國來說,美國首先會派出戰鬥機,掌握完全的制空權。」

「之後,美國會對伊拉克的重要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精準打擊,破壞伊拉克的軍事和經濟命脈,讓伊拉克陷入恐慌和內亂中,伊拉克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聽完李莉的說明,其它理論家都十分震驚。

在這之前,他們和世界上絕大多數軍事理論家,都還停留在舊式戰爭的思維方式。

而李莉的猜想,給他們打開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李莉猶豫了一會,接著說:「在擊垮伊拉克之後,美國未必會停手,有可能繼續對整個中東地區下手。」

果不其然,幾個月後,美國挑起了伊拉克戰爭。

而整個戰爭走向,就像是為了迎合李莉提前寫好的「劇本」,與李莉所說驚人的相似。

而在伊拉克戰役之後,美國高層才得知李莉的推論,當時就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們想破頭都想不明白,為何李莉能夠提前預料到美國的行動。

幸好這是針對伊拉克的行動,如果是針對中國的,後果不堪設想。

從那以後,李莉被列為「重要危險分子」名單中。

在中情局內部,還專門有幾名經驗豐富的特工,收集分析李莉的資料。

李莉在軍方一直干到了2018年,這一年,滿身功勳的李莉選擇退休。

她總結自己的軍事生涯,感慨地說道:「我完成了兒時的夢想,用自己的一點光芒,照亮了國家。」

退休後,李莉返回了自己的母校——國防大學擔任教授。

同時,她還運營起了自媒體號,用通俗的方式向民眾科普軍事專業知識,用自己的行動繼續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參考網《李莉:巾幗亦能勝鬚眉》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05ad8a0530c0d6b56880ae8ad6bc8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