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會不會成為「騙局」,讀懂此文,你就讀懂中國股市

2019-07-25     主題獵手鴻飛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乾貨源源不斷。

股市中步步是陷阱

股市到底有沒有規律?股市的理論很多,其中又有多少理論具有實際操作價值?我們知道,僅分析股票的工具就多達百種,什麼拋物線、勻加速線、江恩線、黃金分割線、神秘數字線、螺旋曆法線、等比坐標線、音階坐標線,還有諸如四度空間、非物質性規律等,但從未聽說有誰學習股市理論或掌握炒股工具後,很快就成為投資大師的。

炒股之所以會很累人,是因為你不可避免地想去預測股價明天的走勢。今天漲得再好的股票,你沒買,沒用,可是,一旦你買了,明天它還會漲嗎?它會漲多高呢?這些問題無時不在困擾著你。股票一跌,你又要研究,是震倉嗎?是出貨嗎?人們一直想認清股市的"廬山真面目",又仿佛陷入"望山跑死馬"的困境,竭盡雪雨風霜,卻曾經滄海。於是多數人選擇退出,留下的人也未必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股市裡流傳這樣一句話:10個人炒股,7人輸,2人平,只有1個人賺錢。從2005年年底到2007年的這波牛市中,上面這句話好像已經不適用了,因為牛市讓不少散戶[1 散戶:就是買賣股票數量較少的小額投資者。]1也嘗到了甜頭。但是即使10個人炒股有9個人好像賺了錢(只是市值),並不表示散戶的命運得到了改變!只要你的錢還在股市,只要你不把錢取出來,你在股市所賺的錢,都是個虛擬的數字。真正考驗的時候,是在牛熊轉折期,只有少數股市高手能夠見好就收,及時保住利潤。而大多數股民會將賺的錢全部吐回去。如此幾經反覆下來,投資者不禁要問:為什麼被忽悠而受傷的總是我們?細細數來,內在的和外部的,形形色色的"忽悠"比比皆是,可說是一步一陷阱,下面一一列舉。

忽悠之一:估值投資

並不是估值本身不對,而是不要過於迷信。因為估值主要是基於未來的預測,而對未來的預測,註定是無法精確測算的。另外,估值中最重要的幾個參數無法觀測,比如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考不考慮期限結構?風險溢價如何確定?所以精確估值不能直接使用,而且多數投資者不具備專業能力、經驗以及資金規模去做價值投資(對上市公司進行價值調研)。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市場主力的策略大多是以估值為方法來講故事,讓股民相信了,股票就上漲了。這就是4000點以上發生的事情。而忽悠的最大問題是,聽眾的智商必須不太高也不太低,太低了聽不懂故事,太高了又不相信講的故事。

忽悠之二:直觀規律

經常有朋友對筆者說,讀了報紙,看了電視,聽了股評,感覺很有道理,好像是那麼回事,能掌握股市規律。比如"金叉買進,死叉賣出"技法,就是基於這種對"賺錢規律"的認識。其實贏的一方,必定賺取輸的一方的錢,那在這場"金叉買進"過程中,誰將賺誰的錢?請問此時主力機構應該怎麼辦,讓你們賺錢而他輸嗎?

網上看到各種投資理財師轉行做了培訓,例如「某某操盤,穩賺不賠」,「跟某某老師一起學習炒股,一個月賺100萬」之類的內容,在現今牛市的大環境下,做的是風生水起,各種吹噓各種灌水,各種忽悠!每當看到這類廣告時,我想說,不要吹了,快來看看這些有名的大師他們是怎麼死的吧!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後在1931年抄底,結果破產。(失敗原因:抄底)

2、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費雪已經預見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但是還是買入自認為是便宜的股票,結果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一貧如洗。(失敗原因:認為優秀企業可以穿越周期不計價格買入)

3、索羅斯1987年前認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結果慘敗,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羅斯在華爾街評論上鼓吹美國股市會堅挺,日本股市將會崩盤,而結果正好相反:美國股市崩盤了,日本股市卻堅挺。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當年損失了32%,與他唱反調的孔逸夫卻讓科爾基金贏利了70%,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數字,因為當年幾乎所有的對沖基金都虧損了。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後卻用量子基金高位買入科技股,最後大虧。(失敗原因:投機,對賭)

4、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當初是從中國台灣地區股市1000多點開始進入的,一直做到10000點,入市50萬的資金滾到了8000萬,其實她在10000點的時候,就把股票全部拋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現金。因為擔心股市過於瘋狂,所以她還是相對比較理智的,最後台灣股市上衝到12000點之上,三年多時間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後的結局還是很慘,在台灣股市由12000點跌到7000點時,已經跌去5000多點了,按道理該反彈了吧,她又進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點,她不得不全部認賠清倉,三年的財富又都化為灰燼。(失敗原因:博反彈,做波段)歸其原因,我們客觀地說,她還是非常聰明的,但是為什麼後來又進場了,她當時自己就以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過是她的超級提款機而已。在此,我勸告大家,現在股市好,可能未來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失敗原因:高估自己)

5、香港有個知名股評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災前1200點看空,結果差點被公司解僱。1973年港股達到1773點後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 400點,老曹躲過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點後認為可以撈底,拿全部積蓄50萬港幣抄底和記洋行,該藍籌股從1973年股市泡沫的 43塊一直跌到5.8。老曹全倉買入。結果後來5個月,港股再度跌至150點。和記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後斬倉,虧損80%以上。(失敗原因:全倉買賣)

6、徐興博年近半百,是南京市一家藥材公司的普通職工。1992年,我國證券交易市場還剛剛起步,許多單位和個人在這片領域裡淘一桶金。徐興博的確在這裡面淘得了第一桶金,憑著豐富的投資經驗,不管股市如何漲跌,他總是能及時嗅出大盤行情,事先作出調整,讓自己的投資穩定增長。2001年10月,形勢急轉,而他仍認為能象以前那樣安然度過低谷,接受委託資金超過100萬元。2005年6月,滬指跌破1000點大關,一夜間回到了13年前,徐興博和朋友委託給他炒股的財產,在這次大跌中損失殆盡。(失敗原因:加槓桿,借錢投資)

在股市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常勝將軍,也沒有永遠的王者!告誡大家,記住一點, 錢是自己的,該買,還是該拋,自己慢慢掂量一下!


我喜歡把市場看作一個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大概是這樣的:

1陽光,水,空氣:社會財富,社會生產。

2大地、草原、海洋:交易所、平台。

3植物,比如草、藻類:社會上不斷被吸引近市場的新資金與群體,投機資金-傳說中的普通散戶。

4小型食草食肉動物:職業、半職業,專業,半專業投資人和私募。

5大型食草食肉動物,大型植物:專業公私募、基金等機構、個人,上市公司等。

6寄生蟲,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證券公司,交易所的部分職能,部分低水平公私募管理人,培訓機構,股評、分析專家,財經媒體等。

這個系統大概是這樣運行的。1是大道,天下,對應社會生產創造財富。2是1中的一個局部生態系統, 比如草原,對應股市。3-6中的每個個體都是在這個系統中博弈。他們中的每一個,看起來都很自私,有意或無意,他們想做的都是損人利己的事,覺得自己明智的不得了,卻很少想到,這一切全在道內,完成天道循環,財富也最終轉個圈後回補社會。

從2說起。大地草原-交易所作為平台,只要風調雨順-社會環境不要太差,在各種生物的循環滋養下,土質自然是越來越肥的,交易所一年輕輕鬆鬆盈利一兩百億。要是沒做好監管,讓草被啃的太狠了,那土地也就荒漠化了,市場將再無生機。平台被玩壞的例子不少見,比如以前的國債期貨,個別妖股,現在的股指期貨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算。

既然是問散戶的,4、5、6就只簡單說一下。散戶們一般認為,自己虧了,所謂莊家或是什麼機構賺了錢,其實你提供的熱量更多情況下也只是作為中轉。刀光劍影的博弈一刻不停,不明白就去看動物世界,獅群獵殺象群;猩猩獵殺猴子,侵略同類並食其肉;鬣狗吃幼獅,搶豹子食物,吃草的乾死吃肉的,無奇不有;沒誰是絕對安全的,成住壞空,生老病死,誰都跑不了。倒是6這些寄生蟲,微生物比較安全,誰來都可以扒層皮,不痛不癢,但市場絕不能少了他們,他們是市場可以流程運行的潤滑金,用種種傳說。理論,不斷給韭菜送去養分,帶來新韭菜,培育市場。

太囉嗦,終於說道散戶了。

一般散戶是3植物,草,草,草,大量的。

這個系統中草的職責是能量轉化-把系統外能量(比如太陽能)轉化到系統內,為動物們提供可供利用的能量,甚至其他植物都會等你化作春泥更護花。在市場中的作用就是把市場外的資金帶到市場裡面來,如果一個散戶把自己在社會中積累的財富虧到了股市裡,那他就非常完美的完成了它的使命。

如果一根草沒被連根拔起,他甚至可能不斷的為系統產生新能量,相信有些散戶深有體會。

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來融資的,專業投資者、機構無不有自己的利爪尖赤,散戶作為一棵棵只會光合作用的草,覺悟是應該有的。

這就是散戶的位置。

都說到這了就再多說幾句, 再多說幾句,為什麼散戶還是這麼多,不死心?

天道上看,草(散戶)作為一個物種、群體是非常成功的,從中國股市不斷擴大的規模和不斷增加的客戶數就看得出來。草的生存策略就是皮實+數量+生生不息,基本地方有點陽光就好了,就和股票開戶一樣,有身份證就行,如果你居然會下單,你就稱得上一名合格的散戶了,如果你一直小打小鬧,並且有其他收入來源,那你可以成為成熟老草。

當然草作為個體,長期看是比較悲情的,因為有僥倖的理由,很多時候沒割到你,你還茁壯成長了,但那一刀是遲早會來的,就算沒來,大環境會變,所謂一歲一枯榮。每個個體都看似利己,疲於本命,到頭來自己又得到什麼?一場空而已。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道好就好,草原好就好,你一棵草愛怎樣怎樣,你不也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挺牛逼的嗎。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有了股市,農業稅都不用收了,每個人都投資投的倍兒高興,逼格高的不得了。

散戶怎麼辦?

我覺得先承認自己是草吧,之後有兩條路走。

1改變角色,散戶的職責就是虧錢,不要又當散戶,又怪專業投資者賺你錢,不賺你錢賺誰錢?想賺錢就變成專業投資者,別想著三心二意的就能進來撿錢了好嘛?

2安心的做一棵草。怎麼講?不要再裝模作樣的研究股票,反倒可以研究一下農業、畜牧業,研究一下什麼環境下適合草的生長。比如看到新聞,今年公私募80%虧損,其中的50%解散,也許你去買股票比較合適,因為吃草的少了。比如連續兩年乾旱,最近開始下雨了,生意連著兩年不好做,最近開始有單子了,周圍的草都死差不多了,也許你可以做點。

我扯淡的,如果你認真了,那也很好。


散戶首先必須明白這5點:

1、炒股最困難的不是選股,也不是買賣,而是等待;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2、下跌清洗浮躁,上漲考驗涵養。炒股可以使我們不斷成長,而成長是痛苦的,這種痛苦並非來自成長本身,而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要面對那麼多改變和刻骨銘心。

3、有自律性的人在股市,痛苦也是歡樂;有希望在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

4、在股市中,散戶總是放棄未漲的而追入已漲高的;在生活中,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所擁有的。

5、炒股之所以虧錢不是因為想的簡單,而是要的複雜;人之所以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散戶如何才能做到不虧損呢?務必死記「五個數字」:10、20、50、60、721

一、20%——最佳止盈點

20%,股票交易的最佳止盈點。在股市中沒有常勝的將軍,被套、虧損總是難免的,同時也要意識到也並不可能所有的股票都會不斷上漲。來自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目前70.8%股民都是一個「貪」字在作祟,由賺變虧,由小虧反倒變成了大虧。所以股票投資「貪」字要不得,建議投資者在買進股票時就要設定一個止盈點,股價上漲20%後堅決賣出股票,如今華爾街不少資深投資人還仍在堅持此比例。另外一個是止損點,低於買入價7%-8%堅決止損。

二、50%——持倉黃金比例

50%,即股票留50%的倉位,資金留50%的倉位,便於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操作風格制定不同的倉位控制策略。所謂持倉比例,是持倉品種的市值占整個資金總額的比例,不過此比例是動態的。打個比方,比如某投資者的初始資金為10萬元,將5萬元購買股票,此時持倉比例為50%;雖說隨著股價上漲,總資產和股票市值會不斷變動,比如,股價上漲20%,總資產就為11萬元,股票市值增至6萬元,此時的持倉比例就變成了54.5%,但是剛入市時50%的持倉黃金比例仍要記住。

三、60%——低價圈判斷

60%,低價圈一個判斷比例,是指股價相對前期高點,個股跌幅在60%以上的都可以視作為低價圈。當股價出現漲幅靠前、量比靠前情形,此時股價處於低價圈時,說明主力有意圖拉高股價,此時股民參與的風險較小。相反,此時若購買那些高價圈個股,那麼風險很大,陷阱較多。所以,股民可以參考此「60%,低價圈判斷」的比例,基本能避免盲目追漲個股而被套的慘劇,從而也能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四、721——股市「魔咒」

721,就是常被投資者說起的股市魔咒「七虧二平一贏」,是股市盈利的機率,是說90%股民都是虧損的。股民要想打破此魔咒,理財師表示關鍵還是投資者要改變投資觀念,改變一夜暴富的錯誤觀念。股市不是賭場,而是一門大學問,關係到宏觀經濟學、政策敏感度、心理學、股市技術、綜合素質等。不是只靠運氣,卻沒有學習的態度。所以在入市之初要認識這點,注重合理配置資產,一方面可以參與一些年收益10%左右的宜盛月月盈等穩健類投資,能保障有穩定的收益來源;另一方面參與股票和期貨等高風險投資,能來獲得較高的回報,多元化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

五、10——股票不超過10隻

10,有風險承受的投資者購買股票最好不要超過10隻。因為據專家統計,股票超過10隻的組合,其最終收益並不可觀,投資者根本忙不過來,還不如配置上述提到的宜盛月月盈了。普通投資者如果對於自身高風險投資比例究竟多少合適,可以參考「100-自身年齡」的公式。當然,都需要看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實際財務情況和風險偏好來做投資。

當然,這也不是萬能的,以上股市投資法則仍要因人而異,投資比例做出及時調整。另外,在平時的生活中,投資者還要多加註重相關專業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投資理財技能,利用各種投資理財渠道和工具,讓自己的財富獲得保值增值。


交易五部曲

在做單交易時候,我們把步驟分成幾個部分:一看,二做,三拿,四加碼!五休息;這五個步驟是一個整體,相互銜接的!在這些環節裡面,如果有一個環節出問題了,我們交易到最後都會出問題,大問題還是小問題罷了!因此交易者可以根據這些環節去找問題,對症下藥!

1

第一個是看:就是對市場要會看,直白說就是市場下步走勢,你根據自己認識,對市場研究,(包括技術分析,基本面研究,博弈研究)認為市場下步將怎麼走機率比較大!這個你必須會看,這個環節容易嗎!不容易,你必須打好基礎,學會累積交易知識過程!需要沉澱自己知識。

2

第二個是做,也就是說你要會去做,敢去做,這個是實戰環節,把你所學和積累會看技能基礎上開始實戰環節,這個部分包括認識自己;(包括自己性格特徵,經濟實力,等)這個環節是告訴你,當你認識市場有一定基礎後,你還必須學會認識你自己!很多人以為認識自己很容易,其實這步還真不容易,一個能誠實認識自己交易者不容易做到的,你對自己交易誠實不誠實,一下子就能檢驗出來!因為你在做時候,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恐懼,包括你交易時候虧損時候恐懼!所以有投資者覺得自己看對行情,但是不敢去做!

3

第三個是能拿,你學會看和敢做了,你還必須有勇氣去拿,這個拿是在你做對行情時候,要能拿住,也就是說做對情況下要敢拿,儘量放大你交易利潤!在這個環節裡面(你要克服人性恐懼和貪婪)也是很考驗人的,敢拿並不是說你做進去就不動,如果錯誤情況下,敢拿就會死翹翹!所以這個是把握好分寸技能,直接考驗你敏銳性和對矛盾心理處理能力!

4

第四是要學會加碼,因為金融交易存在機率性,再厲害交易者他也並不是每次都對,根據我們了解統計,在這個市場交易厲害人,他特徵是控制虧損範圍;放大利潤原則特徵,因此在我們交易過程中,你可能很多次失敗交易而止損,但是做對情況下,敢拿,敢去加碼,一次就把之前虧損賺回來,甚至賺更多,這種策略就是好的策略!(這個過程要考驗你勇氣,信念,耐心品質)

5

第五要學會休息,金融市場環境很複雜,周期性強,這部分沒處理好,你即使前面幾個步驟都成功了,一樣會失敗,(這個環節是考驗你自控力,紀律性,執行力問題,敬畏市場品質)

寫了這麼多口水話,是告訴你:交易需要累積的,首先你要會有看到機會能力,然後敢去做,然後做對情況下要拿得住,拿得住還不夠必須有勇氣去加碼,然後賺錢了要低調休息,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樣子,要敬畏市場!容易嗎?還真的不容易,這些環節我們都必須要去面對的!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李玲瓏(k63078),每日更新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tmBN2wB8g2yegNDdRcp.html